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耀勋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部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出生1、2、4周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出生3、6个月后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德宽

    目的:探讨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28 d的NBNA评分、12个月的MDI评分及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h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浆内皮素-1(ET-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患儿不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神经及运动功能,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6~12 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少波;杨春晖;彭嘉恒;赖春华;莫兆冬;王维琼;杨冰岩

    目的:研究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6~12 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6~12 h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NSE浓度、神经发育评分大运动DQ值、CR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1、2、3 d的NS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发育评分大运动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瘫率(27.5%)显著低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6~12 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燕飞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白细胞(WB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尿酸(U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神经发育情况和预后。结果治疗前,NSE、S100B 蛋白、WBC、MMP-9、UA 和 VEGF 等水平在2组患儿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 NSE、S100B 蛋白、WBC、MMP-9、UA 和 VEGF 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现脑瘫患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和死亡患儿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发育情况,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疗效。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长芹;徐雪莲;田春莉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2006年8月-200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了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生后6 h以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温度在34.0 ℃±0.2 ℃,直肠温度维持在34.5 ℃以上,持续72 h;对照组维持直肠温度37.0 ℃±0.5 ℃,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他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2 h、24 h、48 h、72 h、4 d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IE患儿生后14 d、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及神经评分的影响

    作者:唐萍;冯欢欢;刘莺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氧化应激因子及神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HIE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连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神经行为评分(NBNA),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4%)(x2=5.09,P=0.02);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IL-18及Caspase-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14 d、28 d,观察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脑部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效保护脑部神经,提高患儿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作者:张春慧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38例HIE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全部病例均按"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HIE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68~72 h测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测血糖、血生化,两组均于出生后28 d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于出生后2个月、12个月做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检查.结果:治疗后68~72 h治疗组心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血生化比较无显著差异,出生后28 d治疗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为36±3分,对照组为32±2分,P<0.01,有显著差异.出生后2个月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治疗组为90±3分,对照组为87±5分,P<0.05;出生后12个月检查治疗组为92±4分,对照组为(88±5)分,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HIE简便、安全,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对于减轻或预防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方法探讨

    作者:陈继昌;刘美煌;韦雪桦;林墨菊;冯秀英;廖燕玲

    围产期窒息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虽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但其预后不良率(死亡和后遗症)仍达30%左右[2,3].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脑温下降2~6℃,以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就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具体实施方法,现报告如下.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李健;黎瑞春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将2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13例和常温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呼吸、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及血压、血气、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进行神经状态评估及出生后28 d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于出生后6、12个月做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检查.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的病死率分别是15.3%(2/13)和18.1%(3/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治疗期间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不齐、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亚低温组治疗12~72 h心率减漫,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亚低温组停止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亚低温组呼吸、血压、血糖、血电解质与常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后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显示,亚低温组为(36±4)分,常温组为(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6、12个月Bayley婴儿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亚低温组分别为(92±3)分、(94±1)分,常温组分别为(89±2)分、(92±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贾晓红;危保松

    目的 观察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ICP)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ICP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对比两组预后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评估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张瑜;徐明;孙华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HIE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HIE患儿52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常温组26例,其中轻度13例、中度9例、重度4例)和常规治疗加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26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5例),常温组维持体温在36.0~37.5 ℃,亚低温组维持鼻咽温度在(34.0±0.5)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 h、48 h、72 h和120 h,采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对其进行微循环动态监测(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和微血管畸形率).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HIE患儿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均有显著改变,尤其是在24 h内为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而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这种微循环变化也会越显著.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患儿的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在恢复期下降得更快,细静脉流速恢复更快,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微血管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IE新生儿微循环发生障碍,且这种变化与HIE严重程度成正比;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有利于改善微循环.

  • 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附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贵红

    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可以降低脑的能量利用率和脑的氧耗量,增强对缺氧的耐受性,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不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病理生理改变,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收集我院近几年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与全身性亚低温性疗法共110例,比较两种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张春慧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HIE患儿分为2组,均按"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方案治疗,亚低温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后68~72 h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减慢(P<0.05),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2组呼吸、血压和实验室检查均差异无显著性,第28 d时神经行为评分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保护脑神经,预防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治华;张居柳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68~72h血糖、电解质和7d,14d及28d的NBNA(神经行为)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电解质经测定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7dNBAN为(36.7±2.3)分,对照组(34.9±3.3)分,4d后观察组(37.6±2.7)分,对照组(36.3±3.5)分,28d后观察组(39.8±1.1)分,对照组(38.2±2.1)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对神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血清NSE及NBNA评分影响

    作者:孙明昌;李利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入住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监测治疗开始后0、24、48、72 h外周血清NSE含量;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0、24、48、72 h NSE水平分别为(20.32±6.75) ng/L、(23.26±2.89) ng/L、(38.12±7.96) ng/L、(31.91±10.14) ng/L;对照组分别为(19.76±3.82) ng/L、(24.41±5.91) ng/L、(48.67±9.96) ng/L、(41.78±3.46)ng/L;两组血清NSE含量在0、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亚低温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4、28 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NSE水平,具有脑保护作用,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探讨

    作者:赵文华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出生28 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神经受损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