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谢远利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将82例神经外科颅内压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工作,并且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其中,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颅内压检测时,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进行工作,而对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工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5.3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颅内压异常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之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颅内伤情及程度方面的情况,对于患者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持续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季勤;赵春芳;倪萍;宋小敏;王建芳

    总结了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准确监测及动态观察ICP数值的变化;呼吸道阻塞的护理;监护系统的护理;尿潴留及便秘的护理;体温护理;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颅内压监测预防并发症.认为持续监测颅内压能及时发现颅内血肿,并有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措施,同时正确掌握颅内压监测的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

  • 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观察甘露醇不同输注速度的降压效果

    作者:周秀红;黄水英;林御贤;刘利兰

    目的 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 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 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 min输完,观察3组:21-30 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 min、输完甘露醇后6 h记录颅内压(ICP)值,观察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患者ICP的变化.结果 3组输完甘露醇后30 min内患者的ICP都有下降,以观察1组变化的幅度大.6 h后患者ICP恢复至使用甘露醇前的水平.结论 使用甘露醇降压时,输注速度越快,其降压效果越好,建议甘露醇使用的间隔时间以6 h为宜.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汪黄美;胡玉英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n=29)根据临床医师经验调节引流量、应用脱水剂,研究组(n=29)则予以持续监测颅内压,并据此调整引流量与脱水剂应用方案,就两组患者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术后死亡率6.9%低于对照组的27.6%(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10.3%,低于对照组的34.5%(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借鉴.

  • 持续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脱水剂使用的指导价值

    作者:樊友道;尹海斌;张伟杰;马劲翔

    目的 通过观察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治疗中颅内压的变化,指导脱水剂的运用和调整,分析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基础治疗及甘露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内压监测,按照监测数值的变化及时调整甘露醇用量及治疗方案,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良好率为58.14%,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32.56%(x2=5.6770,P<0.05);观察组甘露醇的平均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及脑出血复发并发症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于HICH患者,持续ICP监测可以有效地指导脱水剂的灵活运用,并显著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在脑外科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元少鹏;肖伟利;李国锋;胡建军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比较颅内压≤40 mmHg、41~60 mmHg、>60 mmHg患者的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颅内压为41~60 mmHg和>60 mmHg患者的植物生存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0 mmHg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及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 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陈良平;卢仕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行必要护理干预,观察监测护理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对比监测前后GCS评分。结果部分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经对症治疗后均下降,随访3~6个月全部患者生活能够自理,有75例完全康复,监测护理后GCS评分、轻度昏迷比例及重度昏迷比例均优于监测护理前,<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压监测能够客观反映患者颅内压变化及病情变化,配合必要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及灵敏度分析

    作者:张禄波;遇旭东;傅继东;丁建军;王克辉

    目的 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及颅内压探头置放位置灵敏度差异.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颅内压探头置入患者45例,采用不同部位置入颅内压探头,通过释放脑脊液后颅内压变化比较其灵敏度,并根据颅内压波动范围,指导临床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死亡1例(2.2%),存活44例(97.8%);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14例(31.1%);Ⅱ级10例(22.2%);Ⅲ级11例(24.4%);Ⅳ级6例(13.3%);Ⅴ级3例(6.7%).出现肾功能损害2例,颅内感染2例,均经腰穿鞘内注射药物及更换抗生素后治愈.本组共41例应用甘露醇,人均应用5次,平均剂量125g(95%CI 91.96~158.04).放脑脊液后侧脑室组△ICP大[(15.22±0.63)mmHg](P<0.05),脑实质组[(9.60±0.68)mmHg]变化高于硬膜下组[(5.77±0.61)mmHg](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治疗,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明显减低甘露醇应用剂量,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颅内压探头放置于脑室灵敏度高.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文;夏欢;常丹燕;徐岁云;高炀;王金娟;韩艳;程格庆

    目的 总结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行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一般资料,评估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意义,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31例在我院行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手术均顺利结束,术后为患者颅内压监测平均为(102.4±5.6)h,28例患者颅内压水平<20 mmHg,3例患者颅内压水平>20 mmHg,复查发现存在颅内出血,二次手术予以清除血肿.结论 对脑膜瘤术后患者提供持续颅内压监测干预,有助于帮助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诊疗.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额叶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孟庆虎;孟华;丁璇;姜军;曲春城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额叶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选取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对13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并行持续颅内压监测,采用格拉斯哥恢复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4例患者平稳渡过水肿高峰期,康复出院;9例患者接受脑挫裂伤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的为7例,轻度残疾的为1例,重度残疾的为3例,死亡患者为2例。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患者争取安全的保守治疗;一旦病情变化,可以及时发现,争取佳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护理观察

    作者:余琳

    目的 探究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相关应用以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脑膜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动态ICP监测.并统计辛普森等级,生命体征与1CP检测情况,对术后持续监测1CP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结果 辛普森等级结果为:0级:23例;Ⅰ级:77例.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时间为83.5-152.4h.辛普森结果Ⅰ级别患者ICP指标为16-19mmHg,各项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标准;0级患者ICP指标均在20mmHg以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表明0级患者存在继发性颅内出血,其中行二次清除血肿手术者6例.结论 在术后对脑膜瘤患者实施持续ICP监测与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赵翠梅

    目的 分析讨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本院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ICP监测值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ICP监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92%和8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准确反映患者颅内情况,患者反映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甘露醇用量调控中的应用

    作者:冉光辉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甘露醇用量调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频率性给予脱水药物甘露醇,对照组患者GCS评分调整甘露醇用量,观察组患者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甘露醇用量.根据随访半年内的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介入时间、甘露醇减量时间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手术介入时间(15.02±3.22h)以及甘露醇减量时间(99.66±25.17h)均低于对照组(21.51±3.90h,127.92±31.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6个月后,观察组GCS评分为(5.1±0.8)分,高于对照组的(3.8±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甘露醇用量调控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3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