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春秀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行冠心病介入术老年患者68例,按照是否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与试验组(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APTT各项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安全性较高.

  • 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轶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2组患者均行PCI手术并置入支架,于术前使用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其他常规辅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其后调整剂量并持续服用治疗6个月.2组AMI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准确记录随访过程中发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上消化道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MACE的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AMI患者在PCI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加用泮托拉唑能既能有效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出现,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 三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0天内的作用

    作者:张伟;孙中华;米杰;罗欢;樊瑞娟;张健;齐向前

    目的 探究三联抗血小板(小剂量替罗非班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较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和氯吡咯雷)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30 d内支架内血栓(ST)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2004年3月到2010年1 1月因ACS就诊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并植入DES的患者2904例,部分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组,n=1145),部分患者采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三联组,n=1759),通过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ST、MACE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虽然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病变狭窄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比率有差异,但通过Cox分析发现以上因素对终点事件的发生无影响,两组患者其余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联组主要终点事件ST的发生率低于双联组(0.11% vs.1.05%,P=0.0036),三联组较双联组相对风险降低89.52%.三联组次要终点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低于双联组(0.17% vs.1.48%,P=0.0005),三联组较双联组相对风险降低88.51%,其中三联组心源性死亡、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低于双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均无严重出血事件;三联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8例(0.45%),双联组发生4例(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720).三联组急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8例(0.45%),双联组发生1例(0.0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 与双联组相比,三联组ACS患者PCI术后30 d内发生ST和MACE的风险明显降低,而出血风险及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增加.

  • 电话随访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严腊梅;陈建宁;孙炜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出院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电话随访组与对照组各110例,随访组患者出院后1,3,6,9,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12个月后采用抗血小板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随访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97.2%,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7,P<0.05);随访组的累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7%,对照组为1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4,P<0.05).结论 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教育,有助于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

  •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出血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肖帅真

    目的 以2012年6月~2016年2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并发症情况.方法 首先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年龄≥75岁者为高龄组,年龄<75岁者为低龄组;随机将高龄组再分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负荷量组和非负荷量组.入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高龄负荷量组急诊入院时给予阿司匹林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300 mg;高龄非负荷量组急诊入院时给予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低龄组(<75岁)急诊入院时给予阿司匹林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300 mg.3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 1次/d.观察患者住院7日内出血事件.结果 观察各组7日内出血情况:高龄负荷量组患者94例,消化道出血11例,血尿3例,口腔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例,下呼吸道出血1例,皮肤出血1例,脑出血1例,合计20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低龄组患者183例,消化道出血6例,血尿2例,口腔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1例,皮肤出血1例,合计1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0%;高龄非负荷量组患者98例,消化道出血4例,血尿2例,口腔牙龈出血1例,下呼吸道出血1例,合计8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2%;高龄负荷量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负荷量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高龄非负荷量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急诊入院时使用非负荷量的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可能会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伟;张圳红;张圳平;崔岩霞

    目的 观察及研究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88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模式.记录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并计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参照组更低,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模式在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更具优势,其临床效果较好,应积极推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模式.

  • 冠心病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的研究

    作者:高阅春;玉献鹏;何继强;陈方

    [目的]:对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12个月后,继续延长治疗时间能否获益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按照DAPT的时间分为:DAPT12个月组和DAPT> 12个月组,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评价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以上各终点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平均(28.4±7.4)个月,共915例患者纳入分析,DAPT 12个月组362例,DAPT> 12个月组553例.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分别为3.6%和4.3%,Log rank P=0.87血运重建(TVR)分别为2.2%和2.5%,Log rank P=0.97,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各终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与12个月时停用DAPT仅使用阿司匹林比较,12个月后继续使用DAPT未能显示出优势,两者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停用氯吡格雷安全有效.

  • 置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晓玲;玉献鹏;何继强;高阅春;罗亚玮;吴长燕;陈方

    目的:对置入国产雷帕霉素支架(Firebird)的冠心病患者,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DAPT)后继续延长DAPT时间能否获益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按照DAPT的时间,分为12个月停用DAPT组和>12个月DAPT组,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评价术后患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联合终点发生率,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1 073例,随访平均(29.4±6.2)个月,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共955例患者纳入分析,12个月停用DAPT患者410例,>12个月DAPT组患者545例.12个月停用DAPT和>12个月DAPT组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2和1.6,P=0.016,多因素校正后,12个月停用DAPT组仍较>12个月DAPT组显著增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HR=3.56,95%CI:1.18~10.8,P=0.025).结论:对于置入Firebird的患者,与12个月时停用DAPT仅使用阿司匹林比较,12个月后继续使用DAPT显著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 老年患者置入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杨靖;李毅;裘淼涵;王贺阳;徐凯;荆全民;韩雅玲;李晶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置入新型药物洗脱支架(BP-SES)术后,应用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I-LOVE-IT 2研究中置入BP-SES老年患者(≥65岁)627例,其中接受6个月DAPT治疗319例(6个月DAPT组),12个月DAPT治疗308例(12个月DAPT组).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的靶病变失败(TLF,包含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12个月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以及12个月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SYNTAX评分、靶病变个数、靶血管位置等基线造影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累积事件,6个月DAPT组主要终点TLF发生率(7.2%比7.1%, P=0.980),次要终点NACE发生率(14.1%比13.0%,P=0.726),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2.8%比1.0%, P=0.101)与12个月DAP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明确或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共5例,其中6个月和12个月DAPT组分别有3例和2例(0.9%比0.6%, P=0.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界标分析结果显示,在6至12个月随访期间,6个月DAPT组TLF(2.3%比1.7%,P=0.593),NACE事件发生率(4.2%比2.9%,P=0.392),出血发生率(1.0%比1.0%,P=0.961)与12个月DAP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接受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老年患者中,术后接受6个月DAPT治疗者,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接受12个月DAPT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EGASUS-TIMI 54研究对国人心肌梗死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启示和意义

    作者:肖宇杨;吴喆;李红晓;张乾;王文露;汪雁博;谷新顺;傅向华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流行病学资料及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头号死亡杀手.尽管临床中再灌注治疗策略不断改进、二级药物预防不断优化、心脏康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ACS仍然是为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之一.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致死率、致残率逐年升高,预后较差,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极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心脏事件.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研究和临床决策

    作者:王江友;苏晞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策略是基于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抑制剂(如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环戊基三唑嘧啶类药物:替格瑞洛),用于减少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血栓形成( stent thrombosis, ST)的风险和预防非支架置入血管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DAPT策略在减少临床缺血事件中取得成功,但延长DAPT时限将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何平衡DAP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开展的大量研究旨在找出佳的DAPT时限,达到大化的临床获益,但研究结果一直存在争议。长时间暴露于DAPT与更多的出血并发症相关,但降低了晚期ST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另外,相比较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 DES)及裸金属支架( BMS),新一代DES发生ST的风险显著降低。随着支架的更新换代,也许将对DAPT的时限及强度带来影响。目前,指南推荐的DAPT时限为6~12个月,将DAPT时限进一步缩短或延迟能否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本文主要基于当前的研究评估DAPT佳时限。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金标准"遭遇挑战——GEMINI-ACS-1研究解读

    作者:高霏;周玉杰;赵迎新

    早在1988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ISIS-2研究[1]揭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可以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下降23%,奠定了阿司匹林在ACS患者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金标准"地位.但随着更强效的血小板抑制药 ——P2Y12抑制药的出现,ACS患者的治疗迎来新一轮革命,步入了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药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代.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即使应用包含新型P2Y12抑制药在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有约10%ACS患者在未来一年的随访中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2-4].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ACS治疗方案.ATLAS-ACS 2研究[5]显示,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能进一步降低ACS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然而出血事件发生率亦显著增加.基于该研究结果,Magnus Ohman教授及其团队设计实施了GEMINI-ACS-1多中心、随机、双盲2期临床研究,并于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公布研究结果,或可对未来的ACS治疗奠定新的治疗方案?降低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血管残余风险?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庞思;贾海波;张瑶俊;石顺懿;潘道蓉;陈晓云;任晓敏;朱灏;吴文;陈绍良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之前公布随访数据的DES置入后≤6个月对比≥12个月DAPT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5378例患者,术后接受DAPT治疗≤6个月为7672例(≤6个月DAPT组),≥12个月为7706例(≥12个月DAPT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12个月DAPT组相比,≤6个月DAPT组可有效降低主要出血(比值比=0.58,95%可信区间:0.37~0.91,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全因死亡(比值比=0.90,95%可信区间:0.73~1.11,P=0.314)、心原性死亡(比值比=0.93,95%可信区间:0.70~1.24,P=0.617)、心肌梗死(比值比=1.13,95%可信区间:0.91~1.41,P=0.275)、支架内血栓(比值比=1.21,95%可信区间:0.79~1.85, P=0.382)、脑血管意外(比值比=1.00,95%可信区间:0.66~1.51,P=1.000)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DES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6个月DAPT组与≥12个月DAPT组在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个月DAPT组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更适用于新一代DES置入后,高出血风险、低血栓风险、服药依从性差和正常药物反应性的患者。然而≤6个月 DAPT组对置入DES的特定中国人群临床结局的影响仍有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去验证。

  • 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梅;姜铁民;田军;张建起;吴振军;陈少伯;赵鹏;董军亚;刘军翔;朱勇;赵季红;岳继华;梁国庆;柴晓红

    目的:分析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自2007-04至2008-06的所有支架内血栓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1例置入金属裸支架,其余11例均为药物涂层支架.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12例患者中,亚急性血栓5例;晚期血栓4例;极晚期血栓3例.分析病变特点及血栓形成原因显示:在早期血栓形成的5例中4例为原发性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膨胀不良、未完全覆盖病变;1例为糖尿病、长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在晚期和极晚期血栓形成的7例病例中3例因为停用了波立维;2例有支架内严重再狭窄;1例为正性重构、获得性贴壁不良;1例为糖尿病、小血管病变,且支架中段扩张不充分不除外贴壁不良的因素.结论:支架内血栓是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很少发生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急性的支架内血栓可能与贴壁不良有关.晚期支架内血栓在病因学上是多因素的,主要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李忠佑;卢长林;杨跃进;雷警输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其中,半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所致.现已经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致使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ACS发病的关键机制.因此,抗血小板是ACS药物治疗的基石.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试验的展开和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领域取得许多新的突破.

  •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双联抗血小板现状调查

    作者:张勋;齐大屯;程倩;高传玉;刘伟利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现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但未行血运重建的住院患者981例进行电话随访,统计记录此类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时间。结果92.35%的患者完成随访,建议阿司匹林终生服药同时氯吡格雷至少服药1年仅占15.56%,建议双联抗抗血小板治疗仅占42.71%;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中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仅占10.26%,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仅占28.14%。结论临床实践中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双联抗血小板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医师针对此类患者认识不足,患者依从性也不足。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2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朱玉菡;沈晓旭;江其敏;董昕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否优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2期)、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 Data、VIP、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DAPT时限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1月.检索采用MeSH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2个RCT,共41728例患者,其中≤12个月DAPT治疗组20768例,>12个月DAPT治疗组209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12个月DAPT与>12个月DAPT相比总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74~0.97,P=0.02);主要出血风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1,95%CI:0.42~0.90,P=0.01);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8,95%CI:1.19~2.67,P=0.005);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8,95%CI:1.48~1.91,P<0.00001);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TVR)和轻微出血风险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疗程(≤12个月)DAPT治疗可以降低PCI术后患者总死亡率和主要出血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短疗程(≤12个月)DAPT治疗较长疗程(>12个月)DAPT治疗相比并没有增加PCI术后患者心源性死亡、卒中、TVR和轻微出血的发生率.上述结论仍有待于更多高质量RCT加以验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1个月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尹培彦;胡舜英;刘长福;陈练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于2015年2月因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不适3个月余入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病史,无吸烟史,少量饮酒。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局限狭窄90%,第一对角支开口局限狭窄80%,回旋支及右冠脉未见明显狭窄。经球囊扩张后于前降支近段植入1枚支架。术后给予双联[阿司匹林( aspirin )+硫酸氢氯吡格雷( clopidogrel hydrogen sulfate )]抗血小板治疗(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 DAPT),未再出现胸闷不适症状。2016年1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1个月)为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入院。入院化验检查:大便潜血阴性,血红蛋白154 g/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4-6T 波低平,偶发室性早搏。患者于2016年1月15日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恶心,呕吐大量褐色胃内容物,急查胃内容物潜血阳性,大便潜血阳性,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45 g/L。立即停止DAPT,并预约胃镜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2016年1月17日突发头晕不适,全身大汗,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97 g/L。给予禁食水、输血、静脉泵入奥美拉唑( omeprazole )、奥曲肽( octreotide )、口服云南白药等治疗。次日患者预行胃镜检查时再次出现鲜血便,意识淡漠、面色苍白、全身湿冷,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05次/min,生命体征不稳定,未能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47 g/L。给予扩容、输血等治疗,2016年1月21日病情稳定后行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 A1期)。消化科会诊考虑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抑酸、静脉营养、输血等治疗,患者于2016年1月29日康复出院。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胃镜后服用波立维(进口氯吡格雷,imported clopidogrel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无胸闷等不适症状。

  • GRACE出院评分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远期院外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雪燕;李建新;唐晓芳;冼颖;许晶晶;宋莹;姜琳;许连军;陈珏;张茵;宋雷;高立建;高展;张峻;吴元;乔树宾;杨跃进;高润霖;徐波;袁晋青

    目的 评估GRACE出院评分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的远期院外冠状动脉血栓事件(CT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0 724例.常规方法置入支架.术后建议口服阿司匹林1 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推荐至少1年.除外未成功置入支架的患者,出院时未按医嘱接受DAPT的患者,置入裸金属支架的患者,院内出现主要出血事件的患者,院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内死亡的患者,以及失访的患者.终纳入患者9 782例进行统计分析.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TE定义为支架内血栓形成或自发性心肌梗死.所有入选者均通过阜外医院随访中心进行随访,分别在PCI术后1、6、12和24个月时通过电话、书信或门诊进行随访.入选患者中共9 543例基线资料完整,对这部分患者进一步行GRACE出院评分危险分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RACE出院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2年随访过程中,入选的9782例患者中出现CTE的95例(0.97%).根据是否出现CTE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即CTE组(95例)和无CTE组(9 687例).CTE组患者GRACE出院评分明显高于无CTE组[(82.98±27.58)分比(75.51±22.46)分,t=-2.57,P=0.012].根据GRACE出院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88分)组(6 902例)、中危(89~118分)组(2 298例)和高危(>118分)组(343例),发现中危组患者CTE风险是低危组的1.59倍(HR 1.59,95%CI 1.01~2.52,P=0.046),高危组患者CTE风险是低危组的3.89倍(HR 3.89,95%CI 1.98~7.65,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GRACE出院评分对于入选患者的CTE事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ROC) 0.576,95%CI 0.512~0.640,P=0.012].将研究人群迸一步划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 867例)和非ACS患者(3915例),发现GRACE出院评分对于ACS患者具有预测价值(AUROC 0.594,95% CI 0.509~0.680,P=0.019),但对于非ACS患者则未显示出预测价值(AUROC 0.561,95%CI 0.466~0.657,P=0.187).结论 GRACE出院评分对DES置入术后进行DAPT患者的远期院外C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可对其进行危险分层.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车千秋;吴强;梁宇博;孙润民;吕倩文;马俊丽;胡浩;林欣;许广莉;孙守刚;张春;王琼英;余静;白锋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联用与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荟萃分析.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至2017年9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共获文献977篇,排除重复文献193篇,排除综述、病例报告、书信、系统评价共74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又排除文献667篇,排除非随机对照、结局指标不相关文献34篇,终纳入文献9篇,包括患者共16 589例.运用RevMan 5.3软件比较PCI术后DAPT联用PPI和单用DAPT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卒中、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事件发生率.结果 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8篇观察了MACE,结果显示6 282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61例发生MACE,9 632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951例发生MACE,二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 0.88~1.51,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7篇观察了心原性死亡,结果显示6 45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172例发生心原性死亡,9 839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321例发生心原性死亡,二者心原性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 0.80~1.18,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8篇观察了再次心肌梗死,结果显示6 282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416例再次发生心肌梗死,9 632例单用DAPT治疗的患者中691例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二者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 0.89~1.16,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4篇观察了血运重建,结果显示2 17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64例发生血运重建,2 770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105例发生血运重建,二者血运重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55~3.24,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7篇观察了全因死亡,结果显示6 45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172例发生全因死亡,9 839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321例发生全因死亡,二者全因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 0.80~1.18,P>0.05).纳入的9篇文章中有3篇观察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显示2 99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99例发生支架内血栓,6 198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245例发生支架内血栓,二者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7,95%CI 0.83~1.37,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2篇观察了卒中,结果显示2019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例发生卒中,2 033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4例发生卒中,二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 0.29~3.49,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6篇观察了消化道出血,结果显示3 51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26例发生消化道出血,3 506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9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前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27,95%CI 0.17~0.41,P<0.01).纳入的9篇文章中有6篇观察了胃肠道事件,结果显示3 51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1例发生胃肠道事件,3 506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190例发生胃肠道事件,前者胃肠道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24,95%CI 0.14~0.42,P<0.01).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DAPT联用PPI与否不影响患者MACE、心原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卒中的发生率,而联用PPI则可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事件的发生率.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