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蝮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抗蝮蛇毒血清是治疗蝮蛇咬伤的唯一特效药,可引起少数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我院于1992~2004年共收治蝮蛇咬伤患者271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2358例,出现过敏性休克16例,发生率6.78%.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蝰蛇咬伤75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代替抗蝰蛇毒血清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患者75例.结果 75例患者中,治愈58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死亡1例.有效率94.67%.结论 在缺乏抗蝰蛇毒血清的情况下,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使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的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可能的预防手段.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的蝮蛇咬伤患者,常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法,其中6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血清病,采用抗变态反应治疗. 结果 65例患者均治愈.临床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7天以上的532例患者无1例出现血清病. 结论 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及时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其预后良好;蝮蛇咬伤后足量、全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预防血清病的有效方法 .
-
重危型蝮蛇咬伤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人院时测定的血清钾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有78.09%血钾异常和82.30%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关系密切,并影响病情变化.心电图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等,部分心肌损害严重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重危型蝮蛇咬伤易引起血清钾与心电图改变,病程越长中毒越重,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也越明显,在治疗期间注意及时防治血钾异常和心肌损害等,可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患者血清钾、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应用抗蝮蛇毒血清发生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抗蝮蛇毒血清是治疗蝮蛇咬伤的特效药,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如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蝮蛇咬伤56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517例,其中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有21例.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抗蝮蛇毒血清静脉输液速度对蝮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抗蝮蛇毒血清的使用以及其输注时间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1日-11月30日首诊于急诊科的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过敏试验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皮试阴性组和皮试阳性组.再根据两组患者输注抗蝮蛇毒血清时间的长短,将阴性组患者分为输液时间≤1.5 h组和>1.5h组;阳性组患者分为输液时间≤3h组和>3h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输注时间、以及输注抗蝮蛇毒血清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情况.比较输注抗蝮蛇毒血清前后以及不同输注时间对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阴性组和阳性组输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后,患者的PT、APTT、TT、FIB、D-Dimer均较输注前有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输液时间≤1.5 h组和≤3h组分别较输液时间>1.5h组和>3h组患者的上述凝血功能相关纠正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抗蝮蛇毒血清能够纠正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且输注速度越快对凝血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
蛇伤Ⅰ号及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1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蝮蛇咬伤后局部肿痛情况.方法将139例腹蛇咬伤患者入院后随机分2组,治疗组予蛇伤Ⅰ号加抗蝮蛇毒血清,对照组单用抗蝮蛇毒血清,对治疗中1天、3天、5天局部肿痛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蝮蛇咬伤必须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措施,才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