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头部癫痫发作中的痫性眼球运动

    作者:张玮;龙绮婷;郭强;陈俊喜;刘兴洲

    目的 研究痫性眼球运动在后头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2例以痫性眼球运动为初始临床征象的后头部癫痫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并记录发作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通过对痫性眼球运动症状学、发作期SEEG受累脑区的聚类和相关分析,获得眼球运动和受累皮层区的相关性.结果 脑皮层聚类分析显示,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POS)与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sulcus,PCC)、楔前叶后部(Posteriorprecuneus,PrCp)聚为一类,为内侧组;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IPS)与顶上小叶后部(Posterior partof superior parietal lobule,SPLp)聚为一类,为中间组;枕前沟(Anterior occipital sulcus,AOS)与颞叶后部、枕叶皮层聚为一类,为外侧组.内侧组和中间组皮层与强迫性眼球注视相关性显著;外侧组皮层与同侧偏转、双眼辐辏运动相关性显著.对侧偏转出现概率高,但与POS、IPS和AOS无显著相关性,与缘上回、前顶叶皮层具有显著相关性.强迫性眼球注视见于4例患者,且其中3例致痫区均包含IPS,另1例致痫区位于顶叶内侧面;强迫性眼球注视与IPS、枕内沟(Intra-occipital sulcus,IOS)、顶上小叶前部和后部(SPLa、SPLp)、POS、dPCC背侧部及腹侧部(dorsal and ventral part of PCC,dPCC&vPCC)相关性显著.同侧偏转、双眼辐辏运动与AOS及其邻近皮层相关.结论 强迫性眼球注视是后头部癫痫发作中重要的眼球运动症状,与IPS、POS受累关系密切;对侧偏转是在后头部癫痫发作中非常常见的眼球运动症状,目前尚未发现其与后头部眼球运动皮层的相关性,考虑为前头部眼球运动区受累所致;癫痫发作导致的同侧偏转、双眼辐辏运动为平稳跟踪性眼球运动系统受累,特别是AOS及其邻近皮层受累所致.

  • 起源于颞后-枕交界区癫痫的电-临床研究

    作者:张冰清;周文静;王海祥;孙朝晖;林久銮;贺晶;刘一鸥

    目的:探讨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及症状学在起源于颞后-枕交界区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经颅内电极证实发作起源于颞后-枕交界区的7例癫痫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发作,分析其头颅MRI、电生理及发作症状学特点及定侧、定位信息。结果(1)头颅MRI:3例患者致痫区同侧颞枕交界区、枕叶或颞顶枕交界区病灶,2例患者致痫区同侧海马硬化,2例阴性。(2)间歇期放电脑区:2例为致痫区同侧后头部,3例为累及额、颞及后头部等多脑区,其中致痫区同侧颞区著1例,致痫区同侧后头部著2例;2例为致痫区同侧半球弥漫性,颞区著1例,后头部著1例。(3)发作期脑电图:3例为致痫区同侧后头部起始;4例为弥漫性起始,致痫区同侧后头部著2例,致痫区同侧颞区著1例,同侧半球著1例。(4)发作症状学:6例患者视觉先兆,1例患者有头部先兆;5例患者有自动症发作,6例患者对侧肢体强直/强直-阵挛,其中4例患者既有自动症发作又有强直发作。结论与头颅MRI相比,间歇期VEEG、发作期VEEG及症状学提供了更多的定侧、定位信息,特别是症状学先兆及体征的定侧及定位信息更大。而头颅MRI在一定程度上可造成误导,往往出现致痫灶同侧颞叶内侧结构的信号异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