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与MRI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颈椎病中的特征比较

    作者:李彬

    目的:比较颈椎病诊断中CT及MRI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35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比较C T、M R I两种影响学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查出颈椎病阳性率为97.14%,显著高于CT诊断77.14%的阳性率(P<0.05);CT诊断颈椎病显示椎管狭窄及关节增生上由于MRI,MRI诊断颈椎病在呈现神经根受压上比CT检查更敏感.结论:对于颈椎病,使用CT及MRI诊断均有较高准确度及敏感度,这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CT、MRI 颈椎病 特征
  • 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对比分析

    作者:孙跃;毕鹤宇

    目的:观察及分析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予以全部的病例均在发病6小时之内展开颅脑CT以及MRI检查,对诊断的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应用CT检查方式得到的确诊率是67.50%,在此基础上实施MRI检查的确诊率是97.50%,应用MRI的检查方式明显的优势于CT,P<0.05,而且联合CT和MRI进行诊断,效果优,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而言,应用MRI诊断的方式效果优于CT诊断举措,能够良好的发现病变的位置以及观察其形态、大小.采取CT和MRI联合应用诊断的举措,具备更高的准确度,应用价值巨大.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

    作者:杨义军;翟跃杰;吉金钟

    目的 评价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和典型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位于幕上14例,幕下2例,脑外4例;直径<2.0 cm 16例,>5.0 cm 4例.脑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CT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 熟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探讨CT、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适应证选择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丽波

    目的 探讨CT、MRI检查与手术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影响.方法 为40例腰椎间盘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做3~3.5 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术后随访2~21(平均11.5)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占70%良,9例占22%,2例占5%,差1例占2.5%.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创伤减小、手术适应证相对放宽,疗效也更好.

  • 垂体脓肿的CT、MRI诊断

    作者:贾同乐;幸兵;佟建洲;郭艳萍;李冉;孙小虎

    目的:提高垂体脓肿的术前CT、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垂体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术前误诊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7例患者术前诊断垂体脓肿只有1例,诊断为垂体炎1例.表现各种垂体功能低下5例.中枢性尿崩5例.垂体脓肿的CT表现与脑脓肿无区别.垂体脓肿MRI表现趋向T2高信号,T1等或低信号,伴有环状增强.部分患者MRI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信号.结论: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诊断有赖于综合分析CT、MRI影像特征及脓肿的间接影像表现.垂体功能的减退及中枢性尿崩的出现对垂体脓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CT诊断脑实质囊泡型、慢性钙化型脑囊虫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黄路洋;黄雨农

    目的:探讨在脑囊虫病诊断中CT相对MRI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脑囊虫病病例,手术及免疫学诊断确诊,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囊性病灶、囊内头节钙化、多发钙化灶其主要改变.CT显示钙化灶明显优于MRI,MRI显示头节、小片状水肿优于CT.结论:CT及MRI均可诊断脑囊虫病,但CT诊断价值大于MRI,MRI可作为CT补充.

    关键词: 囊虫病 CT、MRI
  • 133例布鲁氏菌病脊柱炎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张鹏;张明香;杨军研;刘洪艳;宋继业;戴越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CT、MRI表现,为临床检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13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133例,男性多于女性,以腰椎发病多;多个椎体受累多于单个椎体受累;CT主要表现为骨破坏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周边见增生、硬化,累及椎旁可见椎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MRI表现骨破坏区长T1、长或混杂T2改变,椎旁及椎管受累者可表现椎旁或椎管内异常高信号改变,压脂序列呈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变部位可不均匀强化.结论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有特征性CT、MRI表现,MRI对椎旁、椎管脓肿观察敏感性要高于CT.

  • 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CT、MRI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道先;赵昌林;刘晋波;罗正益;周珂

    目的 探讨CT、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准备和已经接受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的中晚期宫颈癌5 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随机选择CT或MRI检查,由两位专家独立阅片,统计分析.结果 56例宫颈癌中,Ⅱb期1 3例、Ⅲ期32例、Ⅳ期11例;1例因侵犯宫体并致结肠瘘,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侵犯输尿管,导致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先接受双“J”管留置术;2 3例影像检查后改变了临床分期,其中2 1例分期升级,2例分期降级;9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检查对照.3例因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影响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期.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行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CT、MRI在肿瘤分期及治疗方式选择上有重要指导意义.

  • 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价值比较

    作者:赵国生;谢丽响;孟祥飞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中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CT组与MRI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组检出阳性20例,阳性率为66.67%,MRI组检出阳性27例,阳性率90.00.MRI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检查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各具优势,但MRI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CT,对软组织、关节积液有较好的分辨率,因此,MRI比CT应用价值更高.

  • 天津市CT、MRI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先泽;程淼

    天津市为了管理好大型医用设备,促进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提高对大型医用设备规范化管理水平,使其在医院医、教、研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几年来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执行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逐步解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CT、MRI管理中的体会作了较详细的评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