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再生 海奥引领:国内首款保留天然胶原成分骨修复材料面世
"既保留了完整的I型胶原蛋白,又保持了骨的天然结构,还能伴随骨改建同步降解,独有的脱细胞、脱脂工艺,利于吸附内源性生长因子,与自体新生骨融合更佳."这款独特的产品是什么?它的面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
中药对放化疗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现代医学对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研究,大部分人认为基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较好的疗效,但价格昂贵,仅用于粒细胞缺乏症,对血小板减少无效.而近的研究表明,外源性或内源性生长因子存在可抑制细胞毒剂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导致肿瘤细胞的持续存活及化疗药物的对抗性[1].因此,寻找安全、高效、低毒,既能促进造血,又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药物,成为中医药的研究热点.本文参阅近15年的有关中药治疗该病的文献,总结如下.
-
壮筋续骨汤对骨折大鼠血清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研究壮筋续骨汤对股骨骨折后大鼠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各24只.用低速牙科钻在股骨中段切断股骨制备骨折模型,应用壮筋续骨汤水煎液干预治疗7 d、14 d、21 d、28 d后取材观察,X线摄片观察骨折局部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痂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MP-7、IGF-1、bFGF和TGFβ1水平.结果:骨折7 d骨折断端被纤维性组织填充;14 d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成骨细胞增多;至21 d有钙盐沉着,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活跃;至28 d骨性骨痂形成,大量骨小梁形成.治疗组大鼠骨折后7~21 d骨痂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至28 d治疗组骨痂结构优于对照组,其皮质骨及髓腔可辨,成像更加清晰.血清BMP-7、IGF-1、bFGF和TGFβ1水平在骨折后7 d、14 d、21 d、28 d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0.46~21.07,P<0.05),在第28 d,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2,P<0.05)和假手术组(t=8.63,P<0.05).结论:壮筋续骨汤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BMP7、IGF-1、bFGF和TGFβ1降解,增强其活性,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骨折愈合过程中多种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产生与表达
近些年来开展了许多关于促进骨折愈合生长因子的研究.如今发现了很多种类的骨生长因子,并且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六种主要内源性生长因子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产生与表达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乌司他汀在非转流肝移植术中对胃肠功能的保护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制作非转流肝移植动物模型,探索在无肝期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汀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只.采用肝门阻断法制作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于阻断前注射乌司他汀,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肝门阻断前、后10、30、60min切取胃肠组织,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肠组织内TGF-β、VEGF、bFGF等内源性生长因子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大鼠胃肠黏膜组织镜下表现为瘀血水肿,实验组大鼠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随着无肝期时间的延长,损伤组织改变相差越大;实验组胃肠黏膜组织内TGF-β、VEGF、bFGF等内源性生长因子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汀在非转流肝移植中,通过对黏膜的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调整而起到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
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疗效及对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MP-7、IGF-1、bFGF、TGF-β1水平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BMP-7、IGF-1、bFGF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BMP-7、IGF-1、b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MP-7、IGF-1、b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僵直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 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膝关节僵直发生风险.
-
中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创面愈合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临床上尤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颇为棘手,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从大体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1],临床上可见到各类的生长因子已开始应用,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但是临床试用的效果并不好,其主要原因为慢性难愈性创面中有大量的包括金属蛋白酶在内的蛋白酶存在,后者分解了伤口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长因子和加入的外源性生长因子,从而导致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或停止[2,3];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很高,以自分泌的形式对组织修复起抑制作用,成纤维细胞产胶原作用减弱,创面细胞凋亡增多[4];然而,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却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探讨生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感觉神经肽P物质参与修复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