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试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地塞米松及含奥硝唑的壳聚糖膜修复兔口腔溃疡

    作者:韦舜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地塞米松及含奥硝唑的壳聚糖膜修复兔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患有口腔溃疡的新西兰兔60只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口腔溃疡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5组.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膜组的溃疡面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愈合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含奥硝唑的壳聚糖膜以及地塞米松可以加速兔口腔溃疡愈合.

  • 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实验研究概况

    作者:卓燊;秦海洸

    通过回顾近10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实验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金属蛋白酶、调节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调控创面修复过程中TGF-β1信号转导分子修复基因Smad3等的表达;提高纤维结合蛋白、创面氨基酸、溶菌酶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等.

  • 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促肾脏修复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作者:周瑾;涂晋文;邵朝弟

    目的动态观察中药复方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肾脏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予肌肉注射甘油造成ARF模型,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组予维拉帕米、中药组予肾衰合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1~5天肾功能、肾脏病理、肾组织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mRN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肾功能:模型组及两用药组第1天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但中药组、西药组大鼠SCr上升幅度较模型组低(P<0.05);中药组大鼠第3天时肾功能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P<0.01),至第5天时接近正常组.(2)肾脏病理:中药组大鼠各期肾组织病变均较模型组轻,尤其在第3天时(约中期)可见部分肾小管细胞再生,至第5天(约恢复期)肾组织重建良好,且明显优于西药组.(3)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中药组大鼠第3天时肾小管上皮细胞EGF mRNA、PCNA的表达显著增高,与同期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衰合剂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EGF mRNA的表达,促进肾脏组织的再生修复,缩短了ARF的病程.

  • 半四左方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建章;陈文;喻菁;王小平;杨永寿;傅斌

    目的:研究半四左方对慢性胃溃疡的愈合质量以及相关保护因子EGF和TG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胃黏膜下醋酸注射法建立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经半四左方治疗5周后,分别于第5周末和第15周末测定大鼠溃疡面积。并于第15周末取材切片观察测量再生黏膜厚度和炎细胞计数,测定胃黏膜愈合促进因子EGF和TGF-α含量。结果:在第5周末,半四左方两个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小(P<0.01)。在第15周末,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半四左方2个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均有显著减小(P<0.01),再生黏膜厚度明显提高,炎细胞数减少(P<0.01)。半四左方可显著提高大鼠胃黏膜组织EGF和TGF-α含量(P<0.01)。结论:半四左方对慢性胃溃疡愈合质量较高,有较好的抗复发作用。其机制与其提高胃黏膜愈合相关因子EGF和TGF-α的含量有关。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气管内给药减轻吸入性损伤引起的肺水肿

    作者:胡森;柳琪林;盛志勇;王谊冰;冀建超;陆江阳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吸入性损伤所致大鼠肺组织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吸入性损伤组(Ⅰ组)、单纯EGF组(E组)和吸入性损伤+EGF组(IE组),后3组分为24、48、72、120、168 h五个亚组(n=10).Ⅰ组和IE组的大鼠先造成烟雾吸入性损伤.E组和IE组(伤后立即)用特殊针头经气管喷入EGF(100 μg/kg).测定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liquid clearance,ALC)和肺组织含水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吸入性损伤后ALC显著降低,尤以24、48和72 h为明显,此时组织肺水量也显著增加.病理检查显示肺泡壁破坏,肺泡腔内液体积聚积,肺泡间隔水肿.EGF治疗组ALC在伤后48 h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肺水量显著减少,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EGF经气管喷入能提高大鼠肺泡液体转运能力,减轻或消除肺水肿.

  • 点阵超脉冲CO2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克云;黄丽丽;潘永正

    目的 探讨点阵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5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试验组使用自制冷水冰袋冷敷20 min,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连续使用7d;对照组不用,其余处理同试验组.3次治疗结束后观察萎缩性瘢痕改善积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改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点阵CO2激光联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外源性EGF促进吸入性损伤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增殖和肺水转运

    作者:柳琪林;胡森;陆江阳;王谊冰;杨毅;盛志勇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吸入性损伤大鼠的肺泡Ⅱ型细胞(alveolar typeⅡcell,ATⅡ)增殖和肺水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160~180g.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正常对照(n=10);Ⅱ组:单纯EGF给药;Ⅲ组:单纯吸入性损伤;Ⅳ组:吸入性损伤+EGF治疗.Ⅱ、Ⅲ、Ⅳ组各分为24、48、72、120、168h五个亚组(n=10).Ⅲ组和Ⅳ组的大鼠先造成烟雾吸入性损伤.Ⅱ组和Ⅳ组(伤后立即)用特殊针头经气管喷入EGF(100μg/kg).每组中6只大鼠用于检测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liquid clearance,ALC),4只用于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尿嘧啶脱氧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烟雾吸入性损伤可以导致各级支气管管壁水肿,肺泡壁破坏,肺泡腔内液体聚积,肺泡隔水肿.外源性EGF显著增加新增殖ATⅡ数量.正常大鼠ALC为(22.07±3.67)%.气管滴入EGF后48、72和120h的ALC显著升高,分别为[(43.37±11.04)%,(P<0.01);(41.75±7.02)%,(P<0.01);(35.86±4.09)%,(P<0.05)],168h后恢复正常水平.吸入性损伤后ALC在第24h下降36.7%,其他时间点ALC也有不同程度减少.EGF治疗可以使吸入性损伤大鼠的ALC在48h后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25.25±3.66)%].结论:外源性EGF经气管喷入,能有效刺激ATⅡ的增殖,提高肺泡液体转运能力,有助于修复吸入性损伤大鼠的肺泡组织,减轻或消除肺水肿.

  • 雾化吸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初步研究

    作者:冀建超;胡森;曹卫红;柳琪琳;盛志勇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雾化吸入对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单纯雾化吸入组和雾化吸入+EGF组.腹腔麻醉后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5mg/kg),造成大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注射内毒素后1h分别雾化雾化吸入液(生理盐水100 ml,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0000u,糜蛋白酶4000u)或含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雾化溶液(2000IU/ml),于伤后及2h、1d、2d、3d测定肺组织含水量,和血浆ACE活性,同时观察肺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血浆ACE活性、肺组织含水量在注射LPS 8h后明显增加肺组织出现严重的炎性改变.EGF雾化吸入后1d血浆ACE活性和肺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结论:EGF雾化吸入可减轻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后肺水肿程度、血浆ACE活性和肺组织炎症,对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PCNA,EGF,EGFR在正常口腔粘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孙鹏;付小兵;陈伟;张建强;闫颖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NM)中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NA、EGF、EGFR在NM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NM的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基底细胞层细胞的细胞核;EGF的蛋白颗粒在NM中主要分布于基底层细胞和棘层细胞中,阳性表达出现在胞浆中;在NM中EGFR表达主要位于基底细胞层细胞的细胞膜.结论: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层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EGF、EGFR的表达与口腔粘膜上皮分裂增殖密切相关.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受体在胎儿肠道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葛世丽;付小兵;陈伟;盛志勇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21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小肠组织19例和成人小肠组织2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的定们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EGF及其受体在不胎龄的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都有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小肠组织中EGF和EGFR的蛋白含量逐渐啬,这一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到成人皮肤组织中,其中EGF蛋白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上能上能下细胞、粘腊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浆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EGFR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EGF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

  • 湿润烧伤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冬梅;黄飞;胡凤爱;刘洪付;于振海;张璐萍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创面.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MEBO+EGF组,B组:EGF组,C组:庆大霉素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每组各处死3只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计分标准进行评分,数据输入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各组的评分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EBO+EGF组为透明软骨样修复,而单纯EGF组和对照组为纤维性修复;对术后12周大体及各阶段组织学形态评分结果示,MEBO+EGF组明显优于EGF组和对照组(P<0.05);EGF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BO联合EGF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有修复作用.

  • 低分子肝素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吸入性损伤大鼠肺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付潇潇;刘群;耿辉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吸入性损伤后大鼠肺水清除及肺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致伤对照组、EGF组和EGF联合LMWH组.正常对照组不做致伤处理,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致伤后分别于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EGF液、EGF和LMWH混合液.各组大鼠气管内滴入的液体总量均为2ml/kg.各组大鼠分别于致伤72 h后取右肺做肺组织干湿比,左肺做组织病理切片和Brdu免疫组化观察肺上皮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致伤对照组肺泡壁破坏严重,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肺含水量升高.EGF组和EGF联合LMWH组的上述病理变化较轻,Brdu标记的肺上皮细胞数增多,肺含水量降低.与EGF组相比,EGF联合LMWH组肺泡壁较完整,有较多增生的肺上皮细胞(P<0.05),且肺含水量下降(P<0.05).结论 LMWH与EGF联合气管内给药可以减轻吸入性损伤后引起的肺水肿,促进肺上皮细胞增生,有利于伤后肺功能的恢复.

  •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吸入性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兴;刘群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低剂量组(100μg/kg)、中剂量组(150μg/kg)和高剂量组(200μg/kg)共计5组,气管内分别滴人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EGF(50μg/ml、75μg/ml、100μg/ml)2ml/kg,12 h后腹腔注射BrdU(100 mg/kg),观察吸人性损伤火鼠致伤后72 h的血气分析、肺系数、人体及病理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分类计数和蛋白浓度等指标,观察EGF的治疗作用;并进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GF对气道上皮细胞的增殖作川.结果 随EGF剂量增加,PH呈上升趋势,PaO2呈上升趋势,PaCO2呈下降趋势,趋近正常;与NS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肺系数和BALF中蛋白浓度指标随FGF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肺系数[(0.445±0.054),(0.403±0.029)]和蛋白浓度[(25.91±18.694),(18.836±15.678)]下降明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巾:治疗组与NS组相比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明显降低;红细胞、上皮细胞在中、高剂量组中明显降低;低、中、高剂量组肺上皮细胞标记指数随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剂量组(6.891±1.005)与NS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EGF可清除肺水肿,抑制气道炎症,促进损伤上皮的增殖和修复,恢复上皮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

  • 获得性他莫昔芬耐受MCF-7细胞膜受体的变化及格列卫的逆转作用

    作者:王雄文;张积仁;沈雁;钟灿灿;郑刚

    目的:探讨耐受他莫昔芬(TAM)的MCF-7细胞膜受体等的变化及格列卫对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TAM对E2、EGF、Insulin刺激的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10-7 mol/L TAM孵育8周、16周后的MCF-7细胞ER、PR、EGFR及VEGF的变化,MTT法检测格列卫对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TAM抑制E2、EGF、Insulin刺激的MCF-7增殖;耐受TAM的MCF-7 ER、PR表达率由父代的93%、91%下降为41%、36%,EGFR由10%上升为39%,VEGF由36%下降至30%,对EGF刺激的增殖更敏感,格列卫可增强TAM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耐受TAM的MCF-7细胞ER、PR表达下降,EGFR表达升高,EGF/EGFR刺激的细胞增殖作用增强,格列卫可能作为对TAM获得性耐药后逆转用药方案或贯序用药方案.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作者:何忠杰;方驰华;马俊勋;杨丽萍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SC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l)+EGF(10mg/ml)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MSCs的AFP、Al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l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SC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 MSC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 bFGF,EGF,TGF-β异构体与其受体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孙同柱;周岗;赵志力;盛志勇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三种异构体(TGF-β1,β2和β3)及它们的受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学技术确定这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30例不同胎龄(13~31周)的胎儿皮肤和5例成人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bFGF、EGF、TGF-β异构体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外基质中,而其受体则主要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内.随着胎儿不断生长发育,这些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在晚期妊娠胎儿(胎龄29~31周)和成人皮肤中,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结论 bFGF、EGF、TGF-β的异构体及其受体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在妊娠早期胎儿皮肤中,这些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密切相关.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芥子气Ⅱ度皮肤损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毅;周景艳;李勇;齐云海

    皮肤易受到芥子气蒸气或液滴的侵袭产生损伤,因芥子气特殊的毒理作用,损伤的皮肤愈合较慢,往往遗留后遗症.Ⅱ度芥子气皮肤损伤创面能否尽快愈合,是影响芥子气中毒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 短肽支架纤维对创面表皮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

    作者:孟辉;陈立艳

    目的:探讨自组装纤维支架肽RADA16在皮肤烫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SD大鼠背部以电力机械方法制造深Ⅱ度烧伤模型,对照治疗组以0.9%NaCl溶液代替,烧伤后按时换药,并在不同时间段(伤后7、10、14d分别取烧伤修复创面的皮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表达,并以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记录生长因子表达的半定量检测.比较了短肽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的灰度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烧伤修复的不同修复期,短肽处理组bFGF和EGF均明显表达在新生表皮组织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组装纤维支架肽对烧伤皮肤生长因子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61 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明珠;谭诗云;郭芳;舒泳翔

    目的:评价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61 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月1日,收集EGF61 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计算合并效用量OR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其中有1502例患者,2762例对照者。 Meta分析结果发现,3个遗传模型中EGF61 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性模型:OR=1.31,95%CI:1.06~1.61;隐形模型:OR=1.27,95%CI:1.01~1.60;GG和AA:OR =1.39,95%CI:1.10~1.76),而在AG和AA遗传模型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23,95%CI:0.98~1.54)。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显示:EGF61 A/G基因多态性可增加亚洲人罹患胃癌的风险(显性模型:OR =1.47,95%CI:1.13~1.91;隐形模型:OR =1.37,95%CI:1.16~1.60;GG和AA:OR =1.66,95%CI:1.27~2.17),但与白种人群胃癌风险无明显相关。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EGF61 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相关,且EGF61 A/G基因多态性可增加亚洲人罹患胃癌的风险。

  •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建武;薛宏斌;高栋梁;高富成;张宏峰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联合应用在大白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在入选的10只大白兔背部制备4处深Ⅱ度烧伤模型(每只4个),每一块烧伤模型代表1个组别,分4组(10个/组,rhEGF组、rhbFGF组、联合用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分别用rhEGF、rhbFGF、两者联合应用及生理盐水处理创面1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的愈合率及创面愈合后的疤痕情况。结果外用 rhEGF和rhbFGF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在不同期表现出不同愈合速率,在创面愈合早期rhbFGF促进创面愈合率较快,而在创面愈合后期 rhEGF 促进创面愈合速率较快,两者在愈合后瘢痕的表现上 rhEGF 略优于rhbFG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应用两种生长因子更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且在各个时期的创面愈合率均较高,创面完全愈合后疤痕在外观、柔软度等方面效果均较好。结论 rhEGF、rhbFGF联合用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抑制疤痕生成及创面情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8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