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生态制剂佐治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默;吴惧;袁岚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影响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制剂的问世,为治疗小儿腹泻病提供了美好的前景.我科对66例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四联活菌制剂普乐拜尔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泽远;余志刚

    微生态制剂也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含活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和死菌、包括菌体组分和产物或是仅含活菌体和死菌体的微生物制剂.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

  • 利胆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会双;张秀敏;王文雅;徐静梅;田立学;王丽娟

    目的:分析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抽取入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利胆汤煎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R、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TRF、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煎剂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不仅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作用,还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 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78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国群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金双歧和乳果糖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短期疗效显著,值得推荐,且应注重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关注远期疗效.

  •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董沛晶

    目前在医药及食品保健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分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类.因益生菌对机体具有有益作用而使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然而微生态制剂使用不当或滥用也可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败血症.因此,不断更新理念研发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功效和安全性,规范微生态制剂的合理应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 服药时间对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的影响

    作者:马艳平

    目的 探讨腹泻患儿服用微生态制剂的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23例腹泻患儿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给药时间:18:00、00:00、6:00,对照组给药时间8:00、12:00、16:00.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泻患儿服用微生态制剂的时间对疗效有影响,18:00、00:00、6:00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显效率优于8:00、12:00、16:00服药.

  • 肠道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作者:张婧;程中

    目的 了解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和新研究进展. 方法 复习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综述. 结果 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其来重建人体尤其是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控制菌群失调及治疗与菌群易位相关的多种胃肠道疾病. 结论 尽管肠道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有关肠道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作用有待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证实和循证医学的评价.

  • 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娟;林芸竹;曹幼红;周凤;张伶俐

    综述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分类及其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的应用.

  • 12种常用中草药对微生态制剂常用菌种的药敏试验

    作者:王世荣;杨丙田;宋青楠;王延秋;王霞

    目的:探讨中草药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的途径.方法:将中草药制成煎剂,通过琼脂扩散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微生态制剂所用的5种乳酸菌对中药黄连都呈现中度敏感,对黄芩呈现微弱敏感;5种芽孢杆菌对黄连、黄芩、丹参、甘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结论:微生态制剂中所用的5种乳酸菌和5种茅孢杆菌对大部分中草药(包括有抗菌和抑菌作用的中草药)不敏感.

  • 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春;王明炽

    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而感染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病毒、细菌为主要致病原因.本文采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为主药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防治效果

    作者:姚爱敏;陈楠;孙学江;王叶青;郝亚平;郄学敏;郭战坤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分析84例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LBW)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选患儿分成观察组(服用微生态制剂,n=39)和对照组(未服用微生态制剂,n=45)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NEC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率、干预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NEC发病率(12.8%)低于对照组(33.3%)(P<0.05);两组患儿NEC分期及手术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细菌、球菌、杆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细菌、球菌、杆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防治早产儿NEC,稳定肠道菌群,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婴幼儿腹泻的微生态疗法费用与效果分析

    作者:谢桂清;史良俊

    婴幼儿急慢性腹泻是一种多发病,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及水电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从微生态观点出发,以扶植益菌,抑制害菌,保护生态平衡为中心,以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为目的.选用常用的三种微生态制剂整肠生、培菲康、妈咪爱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生态营养在结直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钱昆;万智;赵紫罡;郑亚民;伍晓汀

    目的 对生态营养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32例结直肠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每组16例.术后3d给予相应的肠内生态营养或普通肠内营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胃肠道症状、腹泻及腹泻评分、菌群比例、感染状况指标、免疫学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 ①术后两组患者总腹胀天数/总观察天数(5/80 vs 17/80)、总腹痛天数/总观察天数(5/80 vs 17/80)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总腹泻天数/总观察天数(2/80 vs 13/80)、总腹泻人数/总人数(1/16 vs 6/16)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态营养组术后第6d的腹泻评分低于普通营养组(13.25 vs 19.75,P<0.05).③生态营养组患者术后菌群比例(杆菌/球菌)均比普通营养组高,其中术后第2次检测时(术后5~6d)菌群比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感染状况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直肠术后患者治疗中应用生态营养可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严重程度;纠正菌群失调.

  •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微生态制剂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张帆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微生态制剂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道功能复苏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早期经肠内营养治疗的2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早期经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2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乳酸脱氢酶的情况及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1天,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淀粉酶、血脂肪酶、乳酸脱氢酶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淀粉酶均接近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肪酶、乳酸脱氢酶、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前l天,对照组[(1.34±0.76)分]与观察组[(1.46±0.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观察组[(0.37±0.18)、(0.29±0.06)分]均较对照组[(0.63±0.32)、(0.47±0.08)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加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的复苏.

  • 妈咪爱散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董小丽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问题日渐突出,造成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良好效果.我科应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散剂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及培菲康治疗慢性腹泻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一平;欧阳钦;王维;陈掌珠;冯萍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对人体有利的活菌来调节机体内的菌群,以拮抗有害菌或过盛菌[1].临床上有不少的慢性腹泻患者,其腹泻的病因往往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以前常常使用的乳酶生和促菌生都有调节肠道正常菌群和维持微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以达到缓解慢性腹泻的目的.本研究以金双歧片剂为试验药,培菲康胶囊为对照治疗慢性腹泻,考察两种微生态混合制剂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希诗;欧阳钦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其问世初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目前有关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日新月异,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在炎症性肠病(IBD)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03年我院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作者:张玲;雍小兰;姜云平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抽取2003年的内科出院病历600份,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的使用比率为63.78%(382/600);病原学检查比率22.51%(86/382);药敏试验比率19.37%(74/382);真菌二重感染发生率为6.81%(26/38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3.66%(14/382);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比率为0.52%(2/38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比率为21.43%(3/14).结论我院内科抗感染治疗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抗感染治疗方面仍应加强管理.

  • 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安民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4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一般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胶囊,15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及便秘的伴随症状等.结果 通过1疗程治疗,两组排便间隔时间较治疗前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76.9%,对照组45.0%,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更具显著性(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可在临床推广作用.

  • 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对抗生素诱发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杨大亮;罗丹;王蓉

    目的 探究益生菌制剂治疗对抗生素诱发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45例本院因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后腹泻的住院儿童,其中15例作为微生态治疗组,15例作为微生态+低聚果糖治疗组,15例作为常规治疗组.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三联双歧杆菌胶囊;微生态+低聚果糖治疗组在微生态治疗组基础上口服低聚果糖;常规治疗组则按症状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比较各组腹泻治愈时间及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结果 常规治疗组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微生态治疗组和微生态+低聚果糖组(P<0.05);腹泻时间长于微生态治疗组和微生态+低聚果糖组(P<0.05);大肠杆菌数高于微生态+低聚果糖组(P<0.05);微生态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微生态+低聚果糖组(P<0.05).结论 益生菌制剂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可提高抗生素诱发腹泻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降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愈时间,低聚果糖可加强益生菌的治疗效果.

903 条记录 40/46 页 « 12...37383940414243...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