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表现的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
患者女,31岁,农民.表情淡漠、沉默不语3日,有幻觉、幻听,继而出现持刀四处走动,威胁他人安全并有自杀企图,被家人强行制止,于2000年2月3日送精神病院.入院后按精神分裂症治疗75日,病情稍好而自动出院,并于5月8日来我院求治.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13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 kPa/8 kPa,体重39 kg.
-
对371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用药现状调查结果
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用药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于2001年2月6日对我院9个病区住院的全部病例进行了调查。当天住院病人为503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371例,占住院总例数的73.8%。 1.2 方法对371例精神分裂症病例,按其性别、年龄、诊断类型及当天使用精神药物的名称、日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逐一进行统计和分析。……
-
试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模式转变——由群体治疗到个体化治疗
抗精神病药可分为二类: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氮平为代表).尽管疗效确实,但目前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两个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治疗个体差异和临床用药非理性化.本文将对上述两个问题出现原因作浅析,认为由于目前治疗模式(针对群体)导致治疗个体差异和临床用药非理性化,并对新的治疗模式(针对个体)及其理论基础(遗传药理学)作简介,预测个体化治疗模式将逐渐取代群体治疗模式,使临床医生能更为准确预测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个体基因型基础上理性用药,实现用药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