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跟着感觉走步步有效验
在内丹修持中要能"跟着感觉走",就必须明确,静功修炼中感觉的含义:这里讲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因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内在感受,而是指在静坐修炼中,当进入虚极静笃之时,出现了先天气,而产生的动、热、空、光等各种感觉.实践证明:在修炼中找到先天气的感觉是关键的一环.找到了功夫就会突飞猛进,很容易进入功境,找不到就会停滞不前,炼功没有效验.所以在修炼中寻找自身内在的先天气感是非常重要的.
-
静以养神
《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元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神藏”、“静以养之”,乃指神静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是一种心态,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之静。这种静有助于神气的潜降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所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使人的元气在不知不觉中耗散消亡。
-
以静养生
"以静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以静养生"认为,保持精神状态的宁静祥和,对于维护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事情,体育运动与滋补品等是第二位的事情.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几乎都是用"以静养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几千年来,奉行"以静养生"的中国人,大多数都取得了健康长寿的养生效果."以静养生"的理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时代中国的先哲,特别是道家,极为重视"以静养生",他们对"以静养生"的理论作了较清晰阐述.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
-
玄关七解(二)
五、玄关的开启 太上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李道纯曰:"乾坤阖辟无休息,离坎升沉有合离.我为诸君明指出,念头复处立丹基."韶康节曰:"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水底何故却生金."石杏林曰:"神气归根处,身心复命时,这些真孔窍,料得少人知."
-
养性"四要"
一、要清静放心"天清地静可长久,神清心静可长寿"."致虚极,守静笃"."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老子>第十六章).<庄子·刻意>中进一步阐明"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把养生分为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而且要做到"形神不亏",关键在于清静.
-
用平常心对待欲望
老子《道德经》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庄子:"清静无为"就是指清心寡欲,指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管子养生思想认为"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