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截获病媒生物情况分析

    作者:虞天华;王新乐;杨锡佺;曹敏;邓耀华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携带病媒生物的规律和特点,为口岸开展入境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类统计,从入境集装箱病媒生物截获种类、重(空)箱分布、来源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及集装箱装载货物类别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截获病媒生物分为四类:蚊、蝇、蜚蠊、鼠形动物,共计44 711批次、60 061只,其中空箱35 857批次,占截获总批次的80.2%,重箱8 854批次,占截获总批次的19.8%.来源地区涉及124个国家或地区,7-8月为高发期,重箱中分拨货物疫情严重.结论 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中空箱携带病媒生物情况十分严重,空箱及重箱的疫情种类差异明显,病媒生物来源地区广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集装箱装载货物类别密切相关,口岸应当加强病媒生物风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 2016年青岛董家口港口岸病媒生物监测

    作者:于滢泉;张宝敏;滕新栋;赵磊

    目的 掌握青岛董家口港病媒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情况.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成蚊和蝇类监测分别采用灯诱法和诱蝇笼法.结果 经种类鉴定,共捕获鼠类2科4属4种,优势种为小家鼠、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捕获蚊类2科4属6种,优势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凶小库蚊,捕获蝇类5科12属12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结论 掌握了青岛董家口港口岸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季节消长的基本情况,为开展病媒生物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口岸 病媒生物 监测
  • 重庆市武隆区农村环境卫生监测与分析

    作者:叶建;刘忠惠;刘兴建;邬文琼;杨静;陈炼红

    目的: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为农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为政府制订农村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随机确定监测点、监测户,以调查问卷、实验室检测方式进行调查,用Excel2010和SPSS 19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重庆市武隆区环境卫生经费投入3年来持续增长,但农村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比例较低,不同的垃圾收集方式及污水排放方式对当地病媒生物有影响,生活饮水习惯对肠道传染病患病率有影响,养殖场对当地土壤蛔虫卵和铅、铬、镉重金属含量无影响.结论:该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居民生活习惯较差,农村地区养殖场管理较规范.

  • 2015年海宁市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评估分析

    作者:葛宗良;凌锋;丁丰;程茜

    目的:了解海宁市城区病媒生物密度情况,为制订四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迹法和粘鼠板法;蚊密度监测采用幼虫勺捕法和诱蚊灯法;蝇密度监测采用成蝇目测法、幼虫目测法和粘捕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目测法.结果:鼠密度:室内鼠迹阳性率1.8%,粘鼠板法粘捕率0.91%,室外路径指数2.39处/km;蚊密度:勺舀指数为0,诱蚊灯法蚊密度0.42只/(台·h);蝇密度:成蝇目测法蝇密度为0.015,粘捕法蝇类密度为0.023只/(条·h),室外蝇类孳生地阳性率0;蟑密度:目测法蜚蠊成若虫侵害率1.46%,活卵鞘侵害率1.1%,蟑迹阳性率2.1%.结论:通过以环境整治消除四害孳生地和栖息地为主,投放药物除灭害相结合综合防制措施,城区四害密度水平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控制标准要求.要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除四害意识,开展经常性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四害综合防制管理措施,推进重点行业、场所、重点单位的综合治理,有效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场所,控制病媒生物密度.

  •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执法

    作者:孙巍

    在新时期为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积极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可保障大众的健康.但是就目前而言,因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严重制约了效果与质量,所以笔者结合对其认识,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与研究.

  • 山岳型景区病媒生物特点及防制对策

    作者:肖中

    针对山岳型景区病媒生物特点,探讨和制定出该环境中的病媒生物防制原则、标准和对策,对于有效防控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维护景区良好形象,保障广大游客和群众健康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和必要的应急控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2011-2012年广西合浦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分析

    作者:刘沛明;莫军;詹传莲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提供基础依据和支持.方法 根据《广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对我县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结果 两年间共调查农户200户,土壤检测40份,蛔虫阳性检出率20%,铅合格率100%,镉合格率97.5%.结论 环境卫生及管理意识较差,基础卫生设施较少,需加大卫生经费投入,加强村民卫生教育.

  • 媒介生物控制面临的挑战与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

    作者:刘起勇

    病媒生物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对尚无有效疫苗控制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一个非常重要的防控手段[1],也是预防绝大多数媒介生物性疾病如疟疾等病原体传播的主要措施[2].尽管目前许多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类与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之间的斗争却无丝毫减弱之势[3].

  • 北京2008年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对策

    作者:曾晓芃;孙贤理;马彦;佟颖;钱坤

    病媒生物(如鼠、蚊、蝇、蟑螂、蚂蚁、跳蚤、虱子、蜱、螨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能严重影响运动员比赛和休息的有害生物.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突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至低,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防病工作的万无一失,有必要组织实施奥运会病媒生物相关控制工作.

  • 深圳国境口岸2 336个入境集装箱卫生状况监测

    作者:徐云庆;曾建芳;颜启东;刘启良;李通;王仲宇

    为了摸清深圳口岸入境集装箱的卫生状况及病媒生物传入的风险,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将200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工具:各类病媒生物捕捉、采集工具(如鼠笼、捕虫兜、捕虫网、吸蚊器、采样瓶采集箱、托盘、镊子、手电筒、放大镜、毛刷、喷雾器或喷枪、鼓风机、梯子等).

  • 如何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

    作者:佘建军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也不断出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减少其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 爱国卫生运动中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标准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勇;刘美德;钱坤;佟颖;曾晓芃

    本研究通过调查病媒生物监测国家标准在各级爱卫办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揭示了监测方法国家标准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被应用于爱卫系统单位对于病媒生物监测国家标准获知、 应用和对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促进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成以上的单位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四项密度监测国家标准的发布,四项监测标准在爱卫系统单位中应用的比例平均约为80%,而且四项监测标准的实施对爱卫办在病媒生物防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监测标准还大幅提升了爱卫办在创建国家卫生城(镇)、 大型活动保障、 灾害卫生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能力.研究也发现爱卫办系统中标准的培训率较低,自行组织过标准培训的比例更低(54.5%);标准中部分监测方法还需修订完善,以使病媒生物监测标准与爱卫系统现行的病媒生物控制评价标准相协调.本研究结果阐明了四项病媒生物监测国家标准颁布后在爱国卫生运动系统中应用及其对爱国卫生运动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也可以为监测标准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晨;刘冰;高志丹;宋世佩;郝永建

    本文针对病媒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抗药性、安全性、环境污染等问题,着重就近些年来已经研发和推广使用的信息素诱导、植物源制剂、微生物制剂、天敌培育、转基因构建、基因修饰等一些新型环境友好型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降低媒介生物种群密度、减少病媒生物性疾病传播提供借鉴和帮助.

  • 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其防制策略

    作者:马彦;曾晓芃;孙贤理;刘泽军;于传江;佟颖;钱坤

    目的 通过分析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制定并实施有效保障策略和控制措施,确保奥运会期间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北京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消长特点以及危害程度的分析,提出奥运会期间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性以及病媒生物可能造成的骚扰与不利影响;根据2005-2008年奥运会场馆及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病原与抗药性监测结果,以及安全、环保、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的筛选,制定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策略.结果 北京市存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造成骚扰的危险;健全的管理机制、全面的密度监测、科学合理的用药、统一的灭虫除害、应急队伍的组建等措施成为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的主要策略.结论 实施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开展防制技术应用研究,制定各类技术方案,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北京奥运会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

  • RT-PCR检测病媒生物SARS冠状病毒结果初报

    作者:段金花;吴军;林立丰;裴福全;易建荣;卢文成;蔡松武

    目的调查广东重点地区鼠类和蜚蠊是否携带SARS冠状病毒或者是否SARS冠状病毒的宿主,为寻找SARS冠状病毒的来源及控制SARS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巢式RT-PCR技术、荧光定量RT-PCR技术.结果利用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广州、中山、江门及恩平等地的160份鼠肺样品及15份蜚蠊的体表擦拭子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RT-PCR未检测到阳性,巢式RT-PCR显示来自广州市的1份蜚蠊体表擦拭子呈可疑阳性.结论巢式RT-PCR、荧光定量RT-PCR都适合于病媒生物SARS冠状病毒的初步筛选,目前未有明显证据显示鼠类及蜚蠊携带和传播SARS冠状病毒,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 2006年武汉市病媒生物监测

    作者:田俊华;吴太平;黄星;包继永;周良才

    目的 调查武汉市2006年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鼠类有 1 科2属3种,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0.8%和39.4%;蚊类有1科4属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8.4%;蝇类有3科5属5种,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67.8%;蜚蠊有1科2属3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9.8%.鼠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蚊类和蝇类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蚊类6月为活动高峰期,蝇类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5月和11月,以5月高.结论 基本掌握了武汉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 江苏省沿海地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危害调查

    作者:张育富;褚宏亮;刘大鹏;杨维芳;刘慧;陈红娜;周明浩

    目的 了解江苏省沿海地区重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危害情况,为预防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沿海6个县(市)作为监测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并同时收集2013年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江苏省沿海地区2002年6月至2013年蚊、蝇、鼠和蜚蠊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2只/(灯·h)、19.78只/笼、2.07%和0.33只/张;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主要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恙虫病和疟疾为主,3种疾病2013年发病率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其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1.53/10万和0.76/10万.结论 沿海地区气象和生境的变化可能会对病媒生物以及病媒生物性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强江苏省沿海地区HFRS、恙虫病和疟疾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疫苗接种,积极开展灭鼠、灭蚊等工作,有效地降低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水平.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效果分析与经验启示

    作者:曾晓芃;钱坤;马彦;佟颖;孙贤理;刘泽军;于传江

    目的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和控制效果的分析,总结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与遗产.方法 对奥运核心区、全市奥运场馆、场馆外围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以奥运场馆为重点,对周边2 km及全市范围开展大规模的病媒生物控制活动.结果 降低了奥运场馆和全市病媒生物密度,完全实现了"有效控制城市奥运涉及区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奥运公共卫生保障目标.结论 围绕奥运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所形成的一些独特经验、技术措施和控制机制已成为奥运会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今后北京市和我国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孙养信

    目的 分析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在卫生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城镇病媒生物防制、卫生创建及病媒生物专项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进行城镇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考核.结果 2012-2015年全省共考核8个市64个县城,易达A级的指标为蚊虫停落指数、蜚蠊卵鞘查获率、外环境鼠密度、蟑迹查获率和大中型水体蚊密度,达标率分别为93.06%、85.29%、82.61%、57.35%和55.56%.较难达C级的指标有小型积水蚊密度、防蝇设施和室内成蝇密度,不达标率分别为26.39%、16.67%和16.67%.“不得有蝇场所”平均不达标率为37.31%,该指标成蝇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新国标更加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小型水体蚊虫密度和“不得有蝇场所”两项指标较难达标.

  • 重要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机制探讨

    作者:霍新北;刘起勇;康殿民;王学军;姜洪荣;肖太钦;曹官时;赵爱华;石长胜;郭玉红;刘峰;鲁亮;吴海霞;陈德国

    目的 为充分发挥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监测的作用,提高对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将现行的“病媒生物相关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整合为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达到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及合理配置.方法 从4个层次探索综合监测工作机制:①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综合监测机制;②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④特殊大型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结果 应急监测采集到长角血蜱、森林革蜱和血红扇头蜱共89只,捕获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2000余只;常规综合监测各监测点共捕获蚊虫42 766只,其中淡色库蚊30 871只,占捕蚊总数的72.18%,三带喙库蚊10 211只,占23.88%,中华按蚊1322只,占3.09%,白纹伊蚊89只,占0.21%,其它蚊种273只,占0.64%.各监测点共捕鼠321只,捕获率为2.03%,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黑家鼠、黑线姬鼠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0.81%、36.76%、19.94%和2.49%.黑家鼠均在胶南市捕获.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在应急监测中,病原体检测蜱阳性2只(均为长角血蜱),蚊虫均为阴性;常规综合监测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论 媒介生物性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整合的综合监测机制能够实现疫情信息、媒介标本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共享,对媒介性疾病发生流行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353 条记录 2/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