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黄庆炎;睢凤英

    为了解学生中HBV(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便制定防制对策,1998年9月~1999年6月,我们对嘉兴郊区330名学生进行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 广西大型食物中毒分析与防制对策

    作者:黄林

    食物中毒尤其是大型食物中毒,其涉及的人数多、影响大,是食品卫生监督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我们对广西1986~1999年发生食物中毒人数100人以上的大型食物中毒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

  • 汕头市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作者:姚丽君;黄建云;佘焕昭;张旭彬;许璐;廖朝晖

    目的 分析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探索适宜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监测、实验室结果及疫情调查处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汕头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177例,发病率为18.72/10万.疫情波及1区个8个镇(街道),病例集中在9~10月份,流行期为53 d.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在7份急性期病人的血标本中分离出3株登革Ⅰ型病毒.病例以多点散发流行为主.疫点媒介密度高,传染源未及时发现是造成传播扩散的主要因素;设立定点医院,开展地毯式病例搜索和清理伊蚊孽生地是疫情得到较快控制的主要措施.结论 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病例临床症状轻.以疫情多发区为中心,以周边区为重点,采取加强传染源控制管理和清除蚊媒孽生地及疫点紧急灭蚊等综合措施,是较快扑灭疫情的有效防制对策.

  • 居室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防制对策

    作者:江思力;冯文如;钟嶷;刘汉湘;周明辉

    目的了解装饰竣工后不同时期居室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其浓度变化情况,为制订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装饰竣工后不同时期的居室,分别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同时对居留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 结果苯系物的浓度在装饰后30d以内高,以后逐渐降低.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严重超标,分别超出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高容许浓度的10.5倍、7.6倍,苯浓度超标相对较少.而甲醛在装饰后1年以内的浓度高,均值为0.171mg/m3,装饰后1年以上的甲醛平均浓度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装饰竣工时间越短,皮肤和上呼吸道刺激的发生越高,但眼部刺激症状的高发生率却出现在装饰后1年以内,1年以上的发生率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居室装饰能造成室内严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 广西武鸣县2005~2007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作者:危国强;潘永志;冯锦

    目的 分析武鸣县近3年来的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2005~2007年武鸣县狂犬病疫情报告及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狂犬病例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18/10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秋冬季相对较多;87.50%的病例发生在农村;人群分布拟50岁以上农民为主;致伤动物全部为犬类;81.25%的病例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结论 武鸣县仍为狂犬病高发区,犬类数量多且缺乏监管,免疫密度低,带毒率较高,宣传力度不够,群众防病意识不强,暴露后规范处理和免疫接种率低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强犬类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规范暴露后伤口处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 嵊州市狂犬病疫情及防制对策分析

    作者:竺小春;杨忠相;施治文

    目的 分析嵊州市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回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嵊州市2005~2006年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嵊州市2005~2006年共发生狂犬病8例,均为本地暴露感染,主要分布在4个乡镇;所有病例均未进行正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农民发病为主占87.5%;男女之比为1:1;病例发生集中在夏秋季.结论 患者受伤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及未免疫接种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邹城市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分析

    作者:王秉荣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占居民死因的首位,现对邹城市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分析,研究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 1992~1994年海口市住区蝇类监测及分析

    作者:陈琼珍

    蝇类监测是研究蝇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对掌握蝇类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其季节消长规律,阐明蝇类与蝇媒疾病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海口市有关蝇类的生态研究甚少,为探讨海口市蝇类及其活动消长规律,提供制订防制对策的依据,海口市自1992年开始,由中央爱卫办指定作为蝇类监类测点之一,于1992年1月~1994年12月进行了蝇类的监测,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 广西2004年洪涝期钩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黄德蕙;梁江明;秦石英;曾竣;鲁翠芳;廖驰真

    目的 了解广西洪涝期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的流行态势,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洪涝期钩体病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2004年洪涝期广西各地、市、县上送的疑似钩体病患者血清进行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并收集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广西洪涝期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总阳性率为19.05%(16/84),病死率为5.95%(5/84);流行高峰在7~9月,主要流行菌型为黄疸出血群及流感伤寒群;MAT>1∶400病例大多数分布在青壮年,各年龄组中以>50~年龄组MAT阳性率高达35.00%(7/20),其次为30~年龄组的30.00%(3/10).结论 2004年洪涝期广西钩体流行特征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钩体,流行菌群有一定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感染途径与接触疫水或疫土有关.洪涝期应对受灾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钩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 阳山县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分析

    作者:黄新华;钟文钊;黄志雄

    目的分析阳山县2005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收集阳山县2005年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山县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5例,全部病例均集中在黎埠一个镇,所有病例均没有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也没有接种狂犬疫苗.病死率100%,平均发病率为0.95/10万.通过政府行为,落实"管、免、灭"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犬类免疫空白,患者受伤均近中枢部位(上肢),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及不接种狂犬疫苗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临沂市狂犬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分析

    作者:朱体文

    目的分析临沂市狂犬病的流行情况,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2年12月份以来临沂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例,采用全省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2002年12月~2005年10月,全市共报告发生狂犬病60例,分布在8个县区的44个乡镇的59个村.发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37例,占61.67%;农民48例,占80.00%).无明显季节高峰.传染源主要为犬,其次为猫.多数病例暴露后未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潜伏期短12d,长99d,中位数为50d;咬伤部位不同,潜伏期不同,由短到长依次为头面部、手(上肢)和下肢;病程1~11d,中位数3d. 结论加强犬的管理,提高犬的免疫接种率;暴露后及时、规范地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 增城市50年急性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李宗有;周志坚

    目的 探讨和分析增城市1956~2005年急性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时间序列、自身对照和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分析发病率、死亡率及构成的变化趋势. 结果 50年来增城市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52.45/10万,死亡率为3.66/10万,发病前3位为麻疹、疟疾、痢疾.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大多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性传播疾病自90年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染病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50年代以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6.08%,60~7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9.21%~61.76%,80年代以后则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0.09%~66.78%.50年代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疟疾、麻疹、痢疾、百日咳、伤寒,而近5年则变为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淋病、麻疹.结论 增城市传染病疫情出现新的特点,防制形势依然严峻,应及时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加强传染病预防和监测工作力度.

  • 邹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作者:顾卓

    病毒性肝炎历年来在邹城市传染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邹城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邹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 邹城市1995~2004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状况分析

    作者:顾卓;林晶;王修峰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城乡时有暴发[1~3].本病历年来在邹城市传染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邹城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对邹城市1995~2004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 昆山市蚊蝇抗药性调查

    作者:缪金华;陈学良;马桢红

    化学杀虫剂是杀灭蚊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和消灭虫媒传染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广泛大量使用,导致了蚊蝇抗药性的产生,给除害灭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及时掌握昆山市蚊蝇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指导合理用药,延缓抗性的产生,制订有效的防制对策,于2005年进行了蚊蝇抗药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重庆市九龙坡区1991~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易辉容;戴敏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1991~2003年病毒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及疫苗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甲肝发病的三间分布特点及防控措施的成效.结果 1991~2003年甲肝发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在1995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甲肝疫苗后,对控制甲肝达到了积极的作用,13年来发病率下降了93.72%,城市、农村地区发病率下降幅度有差异,与疫苗接种率有直接关系.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示今后除了要重点做好甲肝流行病学预防控制措施外,积极开展全人群的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对控制甲肝发病更为重要.

  • 武隆县1951~1995年麻疹资料分析

    作者:任玉玲

    麻疹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1979年以前,只能按照"三个重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疾病)"三个片区"(接种一片、免疫一片、巩固一片)的原则开展预防接种工作.1980年开展计划免疫和1988年实施冷链运转后,麻疹发病已大幅度下降,但仍有局部暴发.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对1951~1995年麻疹发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防制对策.

  • 松桃县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刘志学;谌业亚;龙绍学

    为掌握松桃县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7年松桃县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泰安城区重要病媒种类抗药性调查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马德珍

    目的 了解泰安城区重要病媒种类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淡色库蚊采用浸渍法,德国小蠊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2、5.00和2.38倍.实验室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3.95、7.33、5.02和10.99 min.而现场品系(R)对上述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8.71、1.40和0.84倍.结论 泰安城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的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是溴氰菊酯.德国小蠊现场品系(R)对乙酰甲胺磷已产生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敏感.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提高灭杀效果,并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根据抗性变化科学合理地停用/选用杀虫剂,把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密度控制在在较低水平.

  • 成都市双流县犬只管理及狂犬病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裴姣;李欣;周猷;吴润泽;关红;张建新

    [目的]分析成都市双流县的犬只管理状况及犬伤人群暴露后采取的处理措施,为成都市狂犬病疫情控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2级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成都市双流县三星镇井石村和双堰村作为研究单位,通过入户调查研究,对村内犬只的防疫情况及犬伤人群暴露后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调查的4 085名村民中,有166人曾被犬咬伤;有701户村民豢养犬只,占调查户数的69.6%;94.4%的犬只进行了免疫;暴露地点均在农村,农村流浪犬和有主人犬为主要传染源;47.0%的犬伤人群进行了狂犬疫苗接种;在回答了医疗负担承受能力的637户家庭中,64.4%的村民每年只能承受2 000元以下的医疗负担.[结论]农村地区豢养犬只现象普遍、犬只管理逐步规范,但仍存在问题,加之犬伤人群暴露后处置不规范易导致人群狂犬病疫情回升,因此,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建立防制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

323 条记录 14/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