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逍遥散的配伍及君药
逍遥散一方的病证及治法认识较统一,然对该方之配伍分析,历版<方剂学>教材对其论述时不能形成一致认识,尤其是方中君药较难统一说法.本文提出既然该方病机中肝郁、血虚与脾弱三者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针对此证所确定的治法疏肝、养血、健脾亦是并列关系;故据此治法而选用的药物就无需强调其何为君药.我们临证施治运用本方时,应当以辨证肝郁、血虚、脾弱孰轻孰重,而决定相应的药物为方中之君药.
-
话说忍冬藤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d)的茎蔓.系半常绿缠绕性藤本,抗旱耐寒,沾土即生,有水便长,不枯不萎,逢涝更翠,尤以抗寒耐冻而著称,故授予"忍冬"之美誉.忍冬藤又名鸳鸯草<墨庄漫录>;千金藤<苏沈良方>;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金银花藤<丹溪心法>.
-
略谈赤芍白芍的异同点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芍药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
"越鞠丸,解诸郁"详解
朱丹溪提出"人生诸病,多生于郁",越鞠丸成为统治六郁的主方,但临床中对于本方的主药、主治认识多不统一,笔者从原文出发,结合古籍文献,力图对本方进行更贴近丹溪原书的解读.笔者认为本方是以苍术、川芎为君,主在示人以立方之法,从不同的辨证方法给人以关于治郁的启迪,方名主要依据其功效而来,对于现代肝胆、脾胃疾病,皆可选用本方进行适当加减治疗.
-
大承气汤类方主治病症规律探析
目的 了解大承气汤类方主治病症规律.方法 查找<中医方剂大辞典>,得到78首类方元,根据原方出处记载,从"中医病"、"西医病"、症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大承气汤类方主治"中医病"23种、"西医病"4种、症状78种.结论 大承气汤类方古代多主治外感热病,现代多用治急腹症,其症状多见便秘(或腹泻、大便秘泄不调)、发热(及其伴随症状)、从胸至腹的胀满疼痛,舌苔黄、黑,舌质红绛,脉以实、数、沉、滑多见.
-
止咳中成药的组方特点研究
目的:揭示止咳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及使用药物的特点,为新止咳中成药的开发立项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收载的中成药为对象,收录在功能、主治中出现“止咳”、“镇咳”、“止嗽”、“咳嗽”、“久咳”等关键字的中成药,开展“功能、主治、使用药物”等组方特点的分析。结果:684个止咳中成药涉及功能术语462个,共使用1533次;常用者为止咳化痰、止咳、化痰、清热解表、平喘、祛风解热、止咳平喘、清肺热、解表和润肺等。684个止咳中成药共涉及48大类主治,共使用1107次;常见者为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外感风热感冒、外感风寒感冒、“痰热壅肺,咳嗽痰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慢性咽喉炎、肺热咳嗽等。684个止咳中成药共涉及使用537类药材和化学药,其中,植物药441种,动物药36种,矿物药25种,化学药35种;使用频率位列前10位的药材为:甘草、桔梗、苦杏仁、薄荷、陈皮、麻黄、黄芩、紫苏、半夏、川贝母;1/4的中成药使用了提取物;还用了化橘红、生姜、梨、西瓜、香菇等5类食品或水果。结论:止咳中成药的主治涉及的病种繁多,主要用于咳嗽(热性咳嗽多见)、痰多、喘息、咽炎、喉炎等的治疗;“清热、祛风、解表”法在止咳作用的实现上具有重要地位;功能和主治术语的表达不规范和不明确;使用的药物以植物药为主,亦使用了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物、食品水果;从民族民间用药中发掘出具有肯定临床疗效,并以提取物为主组方的制剂是止咳中成药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
金匮肾气丸主治证候与君药辨析
金匮肾气丸是至今仍在中医临床被广泛使用的名方之一,近年来有关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研究报道逾百篇,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展.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医家一直将肾气丸归于补阳剂,目前中医药院校使用的规划教材亦同此见,对肾气丸的方解又以附子、桂枝为君药.该文从脏腑生理特性与合理的配伍结构来认识肾气丸,指出肾气源于阴精所化,欲补肾气当以滋补阴精为先,分析阐明了肾气丸的组成和配伍达不到补肾阳的需要,认定肾气丸为补益肾气的代表方剂其君药当为熟地黄.
-
再论“穴性”
参阅与穴性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及近当代文献,从穴性的概念、源流、相关因素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再一次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穴性的再认识.穴性应当是腧穴所具有的能同时解释其生理与病理表现的固有属性,包括部位属性和功能属性,与时间及施术方法相关.并对未来研究穴性的方法和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穴性研究的发展.
-
基于决策树的蒙医方剂药物与主治的关系研究
目前在中医方剂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应用决策树算法对蒙医方剂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的研究几乎空白.然而决策树不仅是分类的好手段,而且挖掘结果所对应的决策树可直接生成关联规则,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有效方法.文中将C4.5决策树算法应用于蒙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并给出了数据预处理方法,编制了使用方便的程序,可挖掘方剂药物组成与主治和功能的关系.采用《传统蒙药与方剂》中治疗“赫依病”的27个方剂进行实验,得到了决策树和相应的关联规则.蒙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尚未见到将决策树应用于蒙医方剂数据挖掘的文献,因此文中方法的推广及应用对蒙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
对"六味地黄制剂"说明书中主治项规定的新思考
六味地黄制剂在我国作为乙类非处方药管理和使用,有6个剂型、11个品规,其说明书中处方大致相同,功能相同,而所标示的主治范围不同,为什么要出现不同的主治范围,笔者对此作了些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构建穴性-功效-主治轴的初步探讨
“穴性”的提出对腧穴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类比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描述模式,提出“穴性-功效-主治轴”的腧穴描述模式。具体从三方面进行:整理、形成和完善穴性理论;根据穴性理论和目前腧穴主治确定功效;通过归纳的功效条理化腧穴主治,并逐渐精简和补充。从而有利于腧穴的深入研究及系统学习与记忆,促进针灸临床思维的形成,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
中国野牡丹科药用植物性能主治的研究
我国药用野牡丹科植物共有17属63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从西藏至台湾的各省区.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味苦、辛,或甘、辛,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止痛等多种功效.野牡丹科植物不仅具有确切的药用价值,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光明.
-
腧穴主治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腧穴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腧穴的主治较难掌握,针对这个问题,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
大黄有效成分开发与主治创新
自古以来,大黄主治都是以泻下为主,在中医临床一直是泻里攻下的首选药物。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大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发现大黄的活性成分不断增多,大黄的临床主治也在不断扩大。
-
基于推理有效式的张仲景药物主治分析
以麻黄、桂枝、芍药、半夏为例,探求《伤寒杂病论》中药物主治。应用命题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及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以及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有效式确认《伤寒杂病论》中麻黄、桂枝、芍药、半夏的主治。发现麻黄治疗实证水肿;桂枝治疗大便不坚之小便不利;芍药适应于非虚寒性腹痛;半夏适应于呕吐。应用推理有效式的方法研究张仲景方剂中的药物主治所得出的结论更为直观、可靠,使得中医学者更容易把握药与证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尽可能地保证了解释药物疗效时思维结构的有效性。
-
三阴交定位和主治的文献考证
穴位定位和主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对于某一穴位的定位和主治,古今认识不同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以三阴交为例,唐宋前后对其定位和主治的认识,差异极大.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时期是医学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此前大量珍贵的医籍经唐代医家的整理和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校刊得以流传后世的同时,其内容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现今所见唐以前医籍,大多经过唐宋医家的修订,与原书的真实面貌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古今对于穴位定位和主治的认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急性盆腔炎的主治体会
盆腔器官解剖图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由于输卵管卵巢统称附件。旦输卵管发炎时常波及近邻的卵巢。因此,又称附件炎。
-
五味子临床应用古今探析
以年代为序,阐述了自汉至今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中医学著作对于五味子功效和应用的认识,重点论述其临床应用特点,旨在指出五味子临床应用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亦在不断发展,其适应证及主治范围得到了拓展.
-
草果古今药方纵横
中药与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数千年来,经过前人长期的实践与认识,从药物的认识,到单方、复方的应用,沉积了无数先人的智慧成果,是中医药学留给世人的一个伟大宝库.文章通过综合古今对于草果的记载,并对其出处、功能、主治范围进行分析,一方面不仅可以反映历代对于草果的应用与发展演进过程,集中体现医家组方之思路以及对于疾病的综合思维,同时通过对草果相对完整而系统的论述,更可进一步作为临床研究的基础.
-
非典常用方剂简介(方剂)
1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15 g,连翘15 g,桔梗6 g,薄荷6 g,竹叶6 g,生甘草6 g,荆芥穗6 g,淡豆豉10 g,牛蒡子10 g,芦根3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