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济南市2010-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王莹;阮师漫;林少倩;马金姝

    目的 分析济南市居民死亡率及死因,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济南市平均死亡率为574.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48/10万.死因构成居前5位的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8.72%.结论 慢性病、伤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 南昌市安义县2004~2009年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付仁龙;范义兵;袁训新;熊志伟;邓远平;赵萍萍

    目的 了解南昌市安义县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死因模式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死因资料进行编码,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安义县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467.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8.5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标化死亡率(555.82/10万)高于女性(434.67/10万) (x2=109.511,P=0.000); 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组年均死亡率分别为53.83/10万,207.11/10万、4 535.71/10万;前5位的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6年年均期望寿命为76.79岁,其中男性74.44岁,女性80.68岁.对居民寿命影响大的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去除该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5.90岁,增长7.68%.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及肿瘤是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男性的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 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辉;周尚成;易卫兵;朱秀英;黄卉

    [目的]掌握十堰市2009年城区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找出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编码手册进行根本死因分类. [结果]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总死亡率为5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损伤与中毒对寿命的损失影响大,因此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 深圳市2005年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孙琳;肖骞;李学云;方良;舒彬

    [目的]了解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年居民的死因资料. [结果]2005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74.60/10万.前10位死因顺位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新生儿疚病、泌尿及生殖系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损伤与中毒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除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意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1991~2005年济南市历下区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于梅;李静;张广莉;王束玫;孙芳;冯月秋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下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死因模式的变化.[方法]运用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期望寿命等指标对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491.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7.75/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300.71/10万)高于女性(280.89/10万) (X2=9.558,P=0.002);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7.07/10万,176.98/10万、4161.45/10万.前五位的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内养代免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患).15年年均期望寿命为76.61岁,其中男性75.42岁,女性77.97岁.对居民寿命影响大的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去除该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15.71岁,增长了20.37%.[结论]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仍是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男性的健康问题以及老年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 郑州市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谱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王艳红;阎秀芳;常战军

    目的 了解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亡资料来自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两个死因监测点2010年的死因年报,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及顺位.结果 粗死亡率494.99/10万,标化死亡率31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5.04%.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表明,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疾病是造成城区居民早死的三大原因.结论 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

  • 淮安市2009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及主要疾病减寿分析

    作者:潘恩春;王婷;何源;武鸣;周金意

    目的 了解淮安市居民人口死因构成及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疾病分类按ICD-10进行分类编码,资料分析运用SPSS13.0软件,对2009年淮安市居民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淮安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71.27/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607.28/10万,标化率为501.96/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33.49/10万,标化率为437.1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和心脏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从居民总减寿年教上看,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排在前4位,从居民平均减寿数上看,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排在前列.结论 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威胁该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建议加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

  • 1995~1999年辉县市疾病监测点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初步分析

    作者:崔敏建;何天有;宋天成;赵栓林;崔平福

    目的:了解近年来辉县市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死因谱变动情况,为当地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百分比等传统指标对死因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的判定.结果:5年期间,各类死因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依次分别居前9位.性别比较: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的死因为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显著低于女性的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病.结论:在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中毒等防治上.

  • 湖南省1988~1998年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王乐三;王燕

    目的:通过了解湖南省居民1988~1998年死因变化情况 ,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湖南省1988~1998年间死因资料.结果: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损伤与中毒).城市居民以肿瘤、内分泌疾病的死亡率增长速度快,农村居民以诊断不明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增长速度快,农村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各年龄组死亡率(65-,75-,80-,85-年龄组除外).结论: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和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城市居民应注重加强恶性肿瘤、糖尿病的防治,农村居民应注重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防治.

  • 临沂市河东区1995~2004年居民死因调查

    作者:刘治;朱莲;杨永彪;李红英

    目的:摸清临沂市河东区1995~2004年居民死因状况,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研究1995~2004年间居民死因资料.结果:年平均死亡率为613.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33/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其构成占全死因的71.88%.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 2014年乐山市沙湾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杨红

    目的 了解沙湾区居民病伤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掌握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卫生策略、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沙湾区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分析.结果 沙湾区2014年居民报告死亡1 192例,死亡率为640.82/10万;居民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报告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及损失和中毒,占全死因86.83%;单病种以脑出血、冠心病、慢性支气管肺炎、肺癌和肝癌为主,占全死因40.44%;青壮年人群死因以损失和中毒中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老年人群以慢性疾病为主.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是造成沙湾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已成为居民健康主要危险因素,损失和中毒中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造成居民“早死”和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 2004-2005年彭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陈小芳;杨宗勇;王建

    目的 探讨彭州市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及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统计分类和全国死因监测点统一使用的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 200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彭州市年平均粗死亡率为732.63/10万,其中男性为832.92/10万,女性为630.11/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死因构成以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6位.结论 慢性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今后疾病控制的重点,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因构成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葛洪霞;高炜;祖凌云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脏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死亡的常见原因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机械并发症,然而不同阶段的死因构成比不同,且临床诊断和尸检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争议,如果能明确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改善AMI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上述问题做一综述.

  • 个旧市居民死因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普毅;张跃辉;雷金

    [目的]通过对居民人口构成分析和死因回顾性调查,评价居民死因状况,探讨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和因素,为政府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个旧市2004-2005年居民人口构成、居民期望寿命、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评价居民死因状况.[结果]个旧市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前十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传染病、消化系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精神疾病.男性前十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33%,女性前十住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19%.2005年个旧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4.38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1.33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7.64岁,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疾病.[结论]个旧市已步入老年型社会,期望寿命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 云南省陆良县2001~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作者:段文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陆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现将陆良县2001~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表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 枣庄市农村人群死因调查分析

    作者:于志军;张洋

    1 临床资料我们对我市村镇村民1 a(2001-01-01/2001-12-31)的死亡人口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者进行培训,采用问卷填表法,以<农村村民死亡之原因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并由所在村委会核实盖章.调查涉及我市6区(市)28个乡镇188个自然村,总人口250895人,回收有效调查表共计659份.疾病分类采用ICD-9,死因大类的分类方法参考国外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包括18类疾病.共调查人口250895人,总死亡人数777人,其中男性405人,女性372人.前3位死因占死亡人数的60.88%,前5位死亡占总人数的85.67%,传染病所占比重为0.39%(表1).城镇居民死亡前3位分别是心脑血管病症、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表1).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构成
  • 2006~2010年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作者:王悦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了解住院患者死因现状,就我院2006~2010年五年间住院死亡患者的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进行统计性分析,为提高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供临床资料.

  • 2010-2013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作者:黎媛媛;赵多明;王力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分类,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该院住院病人死亡229人,其中男性病死率为3.74‰,女性为1.8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4年间,肿瘤逐渐超过了损伤和中毒成为了该院住院病人第二大死亡原因;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0‰,平均发展速度88.93%,平均增长速度-11.07%,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调查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危险暴露率高有关;死亡住院病人主要为66岁以上人群,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是今后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超过损伤和中毒,成为更加主要的致死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 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构成比较

    作者:者炜;张荣;关玉梅;刘来新;张云君

    目的 了解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的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总死亡率为400.86/10万,男性占总死亡的60.52%,女性占39.48%,男性高于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死亡率高,占79.11%,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占10.12%,伤害死亡占9.12%;三大类疾病男、女性主要死因均为慢性病,死亡比例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2,P<0.05);城市监测点人群慢性病的死因构成比高于农村监测点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9,P<0.05);农村监测点人群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x2=56.43)和伤害(x2=50.17)的构成比均高于城市监测点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是东疆、北疆和南疆,慢性病都是主要死因,不同区域间人群三大类疾病死亡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35,P<0.05);慢性病死亡构成比的排序为维吾尔族大于回族,回族大于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大于其他民族,其他民族大于汉族.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新疆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力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居民提供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胸部创伤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石应康

    2005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死因构成中,损伤和中毒仍为城镇居民死因第五位,构成比由1995年6.90%上升至8.30%;其在农村居民死因则由第4位(11.26%)下降至第5位(8.50%).

235 条记录 11/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