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掌叶大黄品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掌叶大黄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掌叶大黄抚育和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掌叶大黄主产区甘肃、四川、青海3省样品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用SPSS软件对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含量数据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与掌叶大黄含量有密切关系,是影响掌叶大黄品质重要的气候因子。掌叶大黄有效成分含量与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甘肃产掌叶大黄品质较好,气候因子影响其有效成分合成积累。该研究为不同产地掌叶大黄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提高掌叶大黄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分和保障掌叶大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基于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提取的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
收集和综合分析了与苍术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群落特征和土壤类型,首先进行了苍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取了苍术群落分布特征和苍术生长的土壤类型,根据气候、群落和土壤数据进行了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苍术的适宜区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的交界部分.适宜区分布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和陕西与湖北境内的汉江流域,较适宜区分布于云南与黑龙江一线的狭长区域.
-
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秦艽种植与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秦艽主产区陕西、甘肃、宁夏3省20批次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产地的气候因子,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产地秦艽有效成分含量和气候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典型相关性分析,寻找和揭示影响秦艽品质的气候因子.结果:20批样品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都高于药典限度,其中陕西凤县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较好;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与温度、气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马钱苷酸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獐牙菜苷与气候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陕西产秦艽品质较好,优于甘肃和宁夏产的秦艽,其中陕西凤县产的秦艽质量佳.秦艽的质量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气压和降水量是影响秦艽品质重要的气候因子.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气压越高、降水量越大,越有利于秦艽化学成分的积累,促进活性成分含量富集.该研究为不同产地秦艽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提高秦艽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分和保障秦艽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RP-HPLC同时测定藏药手掌参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手掌参药材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手掌参分布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1%醋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4种有效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2.5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 ~ 101.55%,RSD均<1.46%;同时使用Diva-Gis提取不同产地手掌参药材的19个气候数据和3个地理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经与样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计量化学结果比较,表明不同产地手掌参药材各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气候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其与手掌参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科学、全面评价手掌参药材的品质提供参考,对进一步研究手掌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苍术道地药材气候生态特征研究
目的:寻找苍术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苍术质量的生态主导因子;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明确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使用IDIRIEIW软件对苍术研究样地30年间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均值进行空间插值,提取茅山地区气候因子参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寻找茅山地区生境特征.结果:研究发现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含量的重要生态主导因子之一;高温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之一;苍术道地药材原产地生境特征为年均温高于15 ℃,冷月平均低温度为(-2~-1) ℃,热月平均高温度在32 ℃左右,极端低温(-17~-15) ℃,旱季约为1~2个月,年降水量约为1 000~1 160 mm.结论:茅山地区气候具有高温、旱季短、雨量充足的特点;苍术道地药材形成具有逆境效应.
-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目的: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确定青蒿佳种植区域.方法: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区划.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大,降雨量次之,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区域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
艾叶挥发性成分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
该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结合的方法对产自甘肃崆峒、陕西黄龙、陕西安康、湖北蕲春及河南桐柏的艾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探究气候因子对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从5个产地的艾叶中分别鉴定出54,52,57,47,55个成分,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醛、烷烃及苯系化合物等,其中18种为共有成分.桉油精、樟脑、松油烯-4-醇、丁香酚和石竹烯是艾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年极低温度和年日照时数对桉油精和樟脑含量的影响较大;年降水量和年有效积温对松油烯-4-醇和石竹烯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年日照时数和年极高温度则对丁香酚是较为主要的影响因子.长日照与极端温度条件可能更有利于艾叶挥发性物质的积累,可据此优化艾的栽培条件或选择适宜产区,提高艾叶品质.
-
五味子木脂素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
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4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分析不同样地间气候因子和海拔高度对五味子木脂素类含量的影响,确定吉林省五味子适栽培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流速1 mL·min-1,该测定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均良好.并用SPSS软件分析气候因子和木脂素相关性,结果发现采集于吉林省集安市、柳河县、安图县和抚松县的五味子成熟果实中五味子醇甲质量分数均高于0.4%,达到质量要求,但是,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与样地海拔高度间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五味子醇甲的负线性拟合系数达到0.844 1,具有显著性,而五味子丙素与样地海拔高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与五味子木脂素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以及4种木脂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温度因子(年均气温、7月高温、7月平均温、1月低温、1月平均温)和降水因子(年均降水量),说明较高的温度和降水量有助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形成和累积.建议五味子栽培区域应尽可能选择在温暖多雨的低海拔地区.
-
桃儿七中鬼臼毒素、总木脂素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探讨生态因子与桃儿七根及根茎中鬼臼毒素及总木脂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HPLC测定5个省区87份桃儿七样品的鬼臼毒素含量,采用UV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结合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气候)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产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与总木脂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分别达到1.001%~6.230%,5.350%~ 16.34%.SPSS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鬼臼毒素含量与总木脂素含量呈线性正相关;采样区域内,桃儿七中鬼臼毒素、总木脂素含量与纬度、年均降雨量呈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强负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分别呈较弱、强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年均气温均呈较弱负相关,且鬼臼毒素含量与速效磷呈较弱正相关关系.
-
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气候对鼠疫流行影响的非线性效应
目的:分析我国内蒙古半干旱地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气候因子、植被对鼠疫宿主—媒介—病原系统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广义可加模型对1980-2006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气温与降雨量对当地鼠疫宿主长爪沙鼠种群密度、媒介密度和鼠疫感染率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效应。鼠疫宿主密度与媒介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对鼠疫流行存在正效应。其中,当地降雨量显著影响鼠疫流行(F3,25.66=16.22,P<0.01)和鼠体蚤指数(F2.28,25.31=8.73,P<0.01)。上年气温显著影响鼠类种群密度(F2.35,45.21=3.52,P<0.05)和体蚤指数(F2.93,25.31=3.96, P<0.01)。结论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流行风险随气候变化而明显上升。
-
中国产西洋参品质变异及生态型划分
中药材品质差异及生态型分类是道地药材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独有的多道地、多产地现象.中国是西洋参世界三大主产地之一,已有300多年应用和40多年的栽培历史,随着长期生产实践,形成了东北、北京、山东三大主产区.不同产地西洋参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长期适应形成较为稳定的品系(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引起西洋参品质变异的生态机制却不清楚.本文对中国西洋参三大主产区东北、北京、山东4年生西洋参的8种人参皂苷(Rg1、Re、Rb1、Rb2、Rb3、Rc、Rd、Rg2)含量进行超高效液相(UPLC)色谱法分析,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GIS)的生态因子空间数据库,获得采样区温度、水分、光照等9个生态因子数据;按土壤理化性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有效硼、有效铁等微量元素和速效氮、速效钾等有效养分.运用生物统计、数量分类等分析方法,首次对中国产西洋参进行生态型划分.结果表明中国产西洋参分为人参皂苷Rb1-Re山海关外型和Rg2-Rd山海关内型两大化学生态型;在气候特征上亦相应存在山海关内(北京、山东)与山海关外(东北)两种类型,表明西洋参的化学生态型的形成与分化与其所在气候地理环境变异相关,同时探讨了三大主产区的生态变异规律,总结并提炼了两大生态型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特征,探讨了两大生态型形成及品质差异形成的生态机制.该结果为研究中国不同产地西洋参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证据,加深了对西洋参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本质认识,为同类多产地、多道地中药材生态型研究模式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提高西洋参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和保障西洋参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北京地区70万自然监测人群中风发病率的季节波动与六时段气候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采用北京地区双月值(六步)平均气候资料与自然监测人群连续2年中风发病资料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高气压、低气湿和低气温条件,尤其是这些因素的剧烈变化与人群中风发病季节性增高关系密切;说明中风发病的季节分布是气候因素的季节差异造成的.气候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的剧烈波动,在中风发病的过程中可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触发因素.中风高危人群的血压和血液粘度在气候应激调节反应下耦合共创,可能是形成高发时段及六步波动规律的背景原因.
-
疟疾与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
目的 根据邳州市2001~2006年气象资料与疟疾发病的情况,探讨气候因素对疟疾发病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实施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邳州市2001~2006年疟疾发病资料及同期的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蒸发量、总云量、日照时间、低云量等气象资料,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疟疾疫情与各气候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001~2006年邳州市疟疾发病率(Y)与同期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蒸发量、总云量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日照时间、低云量无关,各气候因子之间相关关系显著.回归方程为Y=-0.479+0.007X1+0.75X2,(X1、X2分别代表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结论 气候因素影响着疟疾发病率变化,尤其是月平均低温度和湿度,从而成为影响疟疾发病的主要气候因素.
-
药用植物刺五加资源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为研究环境因子对刺五加资源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气候因子为自变量,以刺五加在不同产地上的单位面积含量为因变量,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降水量是影响刺五加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有效积温是刺五加资源分布的限制因子;年平均气温对刺五加资源分布影响亦较明显;极端温度及日照时数对刺五加资源分布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进行刺五加栽培要充分考虑产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刺五加生长与发育.
-
宁夏枸杞有效成分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 探讨宁夏枸杞品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筛选该植物的佳主产区.方法 测定宁夏、甘肃、新疆、河北产宁夏枸杞中三个有效成分多糖、甜菜碱、总糖的含有量,偏小二乘(PLS)法分析其与10个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多糖含有量与七月平均温、七月高温、年相对湿度、年均温呈较强负相关,而与高程、年均日照时数呈较强正相关;甜菜碱、总糖含有量均与七月高温有较强正相关,而与一月平均温、一月低温、年降水量有较强负相关.甘肃景泰、靖远和宁夏同心、中卫、中宁、银川的气候条件更适合宁夏枸杞生长,并且两地的气候因子比较接近,与河北、新疆有一定差异.结论 宁夏、甘肃产区适合宁夏枸杞的生长.
-
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为揭示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差异及影响其差异的主导气候因子.方法 对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北、陕西6个金银花产区14个产地的8个形态特征(包括花蕾形态大小及显微特征的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对14个产地的金银花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产地金银花的形态特征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金银花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同一产地腺毛非腺毛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可为金银花产地划分提供基本依据;聚类分析将14个产地按形态特征聚为2类.结论 金银花形态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花蕾大小的主导气候因子,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腺毛非腺毛比值与7月份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6月份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
-
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菝葜引种驯化栽培和规范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湘西地区8个县市野生菝葜药材主要药效成分黄杞苷和落新妇苷的含量,并以此为因变量,以各样地的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有效年积温、年高温、年低温、年降水量、年日照量、无霜期和相对湿度10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偏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结果:相对湿度、年低温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年低温、年均温和≥10℃有效年积温与菝葜品质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和无霜期与菝葜品质呈负相关.结论:气候因子与药效成分相关性的基础工作为菝葜资源的保护、引种驯化栽培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气候因子 菝葜 药效成分 相关性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气候因子对桔梗花粉育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探索气候因子对桔梗尤其是桔梗雄性不育系花粉活力的影响,为桔梗的杂交制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醋酸洋红染色的方法检测参试材料的成熟花蕾的花粉活力,并进行花粉活力与气候因子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雄性不育系GP1 BC1-12花粉活力变化范围为0%~27%,雄性不育系GP12BC4-10的花粉活力变化范围为1.3%~17.9%,而可育材料赤峰一号变化范围为75.9%~98.5%;发现桔梗三份种质对气候因子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雄性不育系GP12BC4-10稳定,而不育系GP1BC1-12的育性对气候因子反应敏感.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桔梗花粉活力大小的主要的气候因子,敏感时期为花粉母细胞时期.
-
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CA)、偏小二乘分析(PLS)、PCA排序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太子参中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产地与采收时间对太子参中指标成分含量均存在影响.气候因子中月低气温、月平均气湿、月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是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含量的主导因素.结论:通过气候因子与指标成分间的正负相关性分析,可以解释太子参传统采收时间的合理性以及江苏句容太子参环肽B含量较高的原因.
-
气候因子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及鼠密度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气候因子与肾综合征发生及鼠密度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992~2001年广州市月份分布的气候因素以及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和鼠密度监测资料,采用SPSS 10.0作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建模.结果:各气候因素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气候因子与肾综合征发生数及鼠密度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提示3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结论:目前的监测数据尚不能有效地预测肾综合征发生趋势;为建立一种有效的预测预报信息系统,需对目前的出血热监测系统进行客观评价,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灵敏,高效的预测预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