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南省某县0-7岁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作者:支玉红;曹广华;邬金保;王志勇

    目的了解某县0-7岁儿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流行因素,为HI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个艾滋病(AIDS)高发乡和3个低发乡各15个行政村,对年龄在0-7岁儿童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完成相应健康问卷.结果2 000名儿童中,AIDS高发乡991名,检出HIV感染者31例,感染率为3.13%;991名儿童中有195名儿童母亲有HIV感染,195名儿童检出HIV感染者26例,且均无受血史,则母婴传播率为13.33%,AIDS低发乡1009名,未检出HIV感染者,母亲HIV感染数为0.2000名儿童住院分娩与非住院分娩比率分别为54.15%和45.85%.结论某县艾滋病感染者呈局灶性分布,疫情高发乡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水平;提示亟需提高某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并全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

  • 广东省东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危行为调查

    作者:单金华;袁满;卢耀华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高危行为,为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面对面调查,对2007年东莞市新发现的25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吸毒情况、性接触史、采供血/手术史及其配偶子女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共用注射器吸毒比例达78.0%,商业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1.0%,商业性性行为者中82.0%的人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配偶子女的艾滋病病毒检测率低于1%.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书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画或宣传资料、网络和医生咨询.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高危人群的认知正确率低,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分别为1.0%、4.0%和1.0%.结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应选择更有效的宣传工具进行相关知识传播,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

  • 深圳市戒毒所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作者:黄芳;冯铁建;陈琳;谭京广;罗贤如;陈敏华;甘永霞

    目的 了解戒毒所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2006年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一所戒毒所,对200名戒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195份有效问卷,被调查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7.7±0.5岁,构成以20~39岁居多,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有73.8%,具有深圳户籍的只有5.6%.被调查吸毒者性病艾滋病等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女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较好,有62.1%的吸毒者认为自己将来不可能患上艾滋病.结论 深圳市吸毒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等健康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员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开发适合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材料.

  • 快速评估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作者:马福昌;田秀红;杨瑛;王烨;黄虹;张久华;张铁军;姜庆五;何纳

    目的 快速评估社区中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关键知情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地区3个社区74名流动人员、27名社区关键知情人和20名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结果 外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文化程度低,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行为.流动人口的安全套使用率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知晓率都很低.约一半的外来流动人员和社区关键知情人对HIV感染者存在歧视心理,但多数人支持我们在其场所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结论 需要在外来流动人口社区中开展更广泛的社区发动和与其场所相适应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同时要加强安全套与VCT服务的推广和开展反歧视的社区干预工作.

  • 结核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魏池忠;王燕飞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对福建省永安市2008年结核病门诊登记的226名活动性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10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10项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8.9%;其中对艾滋病是否可以通过握手传播和艾滋病是否更易患结核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是55.8%和47.8%;结核病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所差异,文盲患者的知晓率仅为41.3%;不同职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农民患者的知晓率仅为57.1%.结论 结核病患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要大力开展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合作,共同遏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流行.

  • 太原市某企业职工艾滋病歧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爱莲;陈永丽;杨勇

    目的 了解太原市某企业职工艾滋病歧视现状及探索引起歧视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太原市某企业职工245人.结果 企业职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5.8%,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5.6%,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68.7%;企业职工对HIV感染者的歧视普遍存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与HIV传播途径知识及AIDS一般知识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助于降低太原市某企业职工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水平.

  • 焦作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化荣;徐军

    目的:了解焦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 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全市共确认HIV抗体阳性691人,报告死亡241例.发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壮年为主.结论:焦作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已到发病死亡高峰期,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救治救助、心理关怀等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 焦作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化荣;徐军

    目的:了解焦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全市共确认HIV抗体阳性691人,报告死亡241例.发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壮年为主.结论:焦作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已到发病死亡高峰期,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救治救助、心理关怀等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 143 例献血者 HIV/AIDS 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陈义柱;杨卫兰;汪峰;庄小狮;郑晓红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对 HIV/AIDS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的献血者 HIV/AIDS 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是否有差别,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对参加无偿献血的 150 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 86.7% 以上的献血者听说过艾滋病,并知道它是一种传染病,82.5% 以上的献血者能掌握 HIV/AIDS 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于像与 HIV 感染者共同进餐、参加无偿献血、街头拔牙或纹身等是否会感染 HIV 存在错误认识,有 43.7%的献血者认为蚊虫叮咬能传播 HIV;献血者对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认识不足,有一定比例的献血者对 HIV 感染者或病人存有偏见,12.1%的献血者表示会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曾主动了解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献血者只占到 50.3%,96.5%的献血者表示没有过吸毒或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过血等危险行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献血者掌握 HIV/AIDS 相关知识普遍好于学历较低者,并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 HIV 感染者或病人.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对部分调查问题的回答有明显差别.结论 无偿献血者所掌握 HIV/AIDS 相关知识总体还比较薄弱,特别是要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献血者健康教育,将有助于降低通过输血渠道造成 HIV 传播的风险.

  •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

    作者:高建华;郑锡文;施小明;杨忠民;贾望谦;张玉良;董少良;徐翠玲;汪宁

    目的了解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艾滋病(AIDS)相关的歧视,为寻求降低歧视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0个存在既往有偿供血的村庄,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入户调查和村中拦截行人的方式,对18~59岁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有效问卷477份.结果显示,在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主要表现为不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来往和不与他们在一起吃饭,分别占58.91%和51.36%,引起歧视的主要原因有84.28%的人是害怕被传染.AIDS歧视人群主要来自于本村和邻近村,分别占86.37%和53.88%;有80.08%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降低AIDS相关的歧视和耻辱.人们对于HIV感染者的态度与其感染途径有关,80.29%的人对于通过有偿供血途径感染上HIV的人持同情态度.结论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着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降低AIDS歧视应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

  • 同性固定性伴侣对男男性接触者AIDS高危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敬东;颜洪海;李秀芳;张北川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有固定同性性伴侣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AIDS)高危行为及相关情况.方法采用不记名邮寄问卷形式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109份.有固定同性性伴侣者689人,平均年龄34.0岁,首次性交平均年龄18.7岁,累计男性性伴侣平均34.8人,92.4%有口交行为,82.9%有肛交行为.近1年内,53.7%有过陌生男性性伴侣,53.1%与女性性交过.69人检测过抗艾滋病病毒(HIV)抗体,3人阳性.约87.2%的人曾使用安全套.结论本组有固定同性性伴侣的MSM在性方面相当活跃,存在HIV高水平流行的可能性,而且流行会在MSM与异性爱人群之间互动.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阻力,对中国MSM的AIDS干预尚需要做出更大努力.

  • 福建省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作者:陈舸;严延生;陈亮;林勋;颜苹苹;郑健

    目的分析福建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1987~2003年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87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3年底,累计报告发现HIV抗体阳性者457例,其中AIDS病人155例,死亡110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境外感染为主转向境内蔓延扩散,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福建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的病例.HIV-1 E亚型是福建省主要流行株.结论福建省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也存在流行的危险,应采取措施预防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

  • 云南省4个地区780名孕产妇预防HIV/AIDS母婴垂直传播知识态度调查

    作者:朵林;李洪;毛辉;安启贤;李勤;李慧英;康有然;杨光远;杨文跃;马丽萍;支国华;Therese Hesketh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不同流行地区孕妇时艾滋病(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宣传教育、阻断母婴垂直传播自愿咨询、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省、地区、县不同地理分布,孕妇HIV感染率高、中、低的4个地区孕产妇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关于AIDS,特别是母婴垂直传播有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资料.结果 4个地区共调查780名孕产妇,其中641人听说过AIDS,占82.2%,有关三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55.0%~83.7%,但73%的孕产妇认为日常生活中共餐、接吻、握手或入厕等会传播,37.2%的人对婚前性行为的观念表示接受,77.2%~81.8%的孕产妇认为婚检及产前检查中应加入HIV检测,91.4%的孕产妇愿意医生为其提供有关HIV知识宣传;83.6%~84.5%孕产妇愿意接受人工流产术、剖腹产及降低垂直传播的药物治疗.62.1%的孕产妇认识到安全套可预防AIDS传播.结论孕产妇对AIDS的认识比较低,但愿意积极参与降低HIV垂直传播的工作.应加强预防AIDS宣传教育,特别是尽快在重点地区探索开展降低孕妇HIV垂直传播的工作,以预防AIDS的母婴垂直传播.

  •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研究

    作者:陈谐捷;蔡卫平;陈劲峰;钟活麟;唐小平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总结近年来收治的13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为36.6%,其中以念珠菌为主,占6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62.7%.随着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渐增加.念珠菌对益康唑(ECO)、酮康唑(KET)、咪康唑(MIC)、制霉菌素(NYS)、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R)、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耐药率分别为69.4%、66.7%、58.3%、44.4%、43.8%、36.4%、14.3%、13.9%.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且多有药耐药性,特别是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

  • 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新血片治疗HIV/AIDS患者24周临床研究

    作者:赵红心;张福杰;郜桂菊;于兰;卢联合;文毅;韩宁;赵燕;李鑫

    目的 试图通过联合应用中药来改善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探讨国产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的半年中,每8周进行一次随诊和检查,包括记录用药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等,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选择的受试者49例,中西医组(治疗组)25例,西医组(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治疗后在免疫学方面,两组的CD4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组平均上升38个/μl,对照组平均上升70个/μl,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病毒学反应的成功率分别为60%和28%,对照组均为70.83%;两组在治疗2个月后,对病毒的抑制程度没有明显差异,而在治疗6个月后比较,对病毒的抑制程度对照组要优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国产抗病毒药物是安全的,单纯西药组抗病毒治疗效果不论是从病毒学还是免疫学都优于中西医结合组.但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下降,两组患者在体力、食欲、体重、腹泻及脱发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 武汉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初报

    作者:吴炽煦;余庆;叶方立;宋世震;张本炎

    目的了解武汉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KAP)现状,为制定该人群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支撑材料.方法通过MSM志愿者,采用横断面方法对武汉市307位出入同性恋酒吧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职业与年龄宽泛,以性活跃期的中青年为主,大者90岁.②艾滋病(AIDS)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理解偏差和知识-行为分离现象.③同性、异性和双性多元生活方式并存,多性伴和无保护性肛交等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38.26%的人拥有6个以上的同性伴,而68.79%的人与异性有过或保持性接触.66.67%的人知道自己的性伴另有性伴.④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HIV),3/4的人担心感染HIV,4/5的人愿意进行HIV抗体检测.结论采取合适方式,加强社区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截HIV经由MSM人群扩散到普通人群已迫在眉睫.

  • 潍坊市1992~2003年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

    作者:张宝;高述香;官友生;范玉莲;周健;徐相凯

    目的了解潍坊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AIDS/HIV)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1992~2003年艾滋病重点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归纳整理,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来全市共检测血清119 577人份,发现HIV阳性者11例,检出率为9.20/10万,其中AIDS 4例(死亡3例),22~38岁10例,6月龄婴儿1例.农民8例;外地传入7例,本地感染4例;男女比例7∶4.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途径均有.1992~1997年检出HIV阳性1例,1998~2002年检出3例,2003年检出7例.结论潍坊市属艾滋病低流行区,但有向快速增长发展的趋势.今后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居民的宣传教育.

  • 535名护理人员HIV/AIDS防治的KABP调查分析

    作者:秦小平;郑一宁

    目的通过对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的现状调查,为今后加强HIV/AIDS有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和通过她们行使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奠定良好基础.方法在调查前下发AIDS的防治知识手册,2个月后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85%以上的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掌握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有60.38%的人员认为与HIV感染者共用浴缸或便器,44.30%的人认为蚊虫叮咬,可感染HIV.有41.49%的护理人员对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消毒的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只有20.19%的护理人员愿意接近HIV/AIDS患者,42.62%的护理人员愿意与HIV感染者继续交往,87.66%的护理人员对HIV感染者工作和学习给予宽容、接受的态度;43.28%的护理人员认为自己无感染HIV的危险,表现出在恐惧HIV/AIDS的同时,对HIV/AIDS的流行又认识不足.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HIV/AIDS知识的强化教育,使她们在对普通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 北京市1 292名医务人员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培训需求调查

    作者:刘民;刘军;喻达;潘峰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4个区县的32家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的1 292名医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1 292名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水平整体较高,但对AIDS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差.39.7%的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AIDS专门培训,30%的医务人员有接受AIDS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和意愿.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AIDS患者持"同情"和"理解"态度,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持"恐惧"和"回避"态度.91.3%医务人员表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应该和其他病人享有同等医疗服务",但49.2%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去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医院或科室工作.80%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HIV很担心和有些担心";有5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职业感染HIV的危险".结论 北京市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有待提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知识的专门培训;大多数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持不歧视态度,但存在有恐惧和对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担忧.

  • 230例HIV/AIDS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谐捷;蔡卫平;张坚生;陈劲锋;贾卫东;唐小平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 检测230例住院的HIV/AIDS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分为单纯HIV感染、HIV/HCV、HIV/HBV、HIV/HCV/HBV合并感染4组,对这4组患者的肝脏病理、CD4+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住院时的CD4+计数216±195/mm3,与单纯HIV感染者及合并HBV感染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纯HI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呈非特异性改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呈轻度升高,白蛋白(ALB)降低;HIV/HCV、HI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比单纯HIV感染者高,ALT、AST呈轻度升高,ALB降低,以HIV/HBV合并感染者为明显,达27.7±7.5g/L;HIV/HC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严重,表现为总胆红素(TB)明显增高,达61.0±100.6μmol/mm3,ALT、AST呈轻至中度升高,ALB降低,胆碱脂酶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除ALB外,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单纯HIV感染患者的肝脏损害呈非特异性,HIV合并HCV或/和HBV感染,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害,以同时合并HCV、HBV感染者为明显.

8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