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规范及标准

    作者:徐江;沈亮;陈士林;李刚;李西文;董林林;近藤健儿

    随着毁林栽参在我国被禁止,农田栽参将成为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为建立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体系,减少药材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本文在多年农田栽参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农田栽参种植基地调研结果,制订了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规范和药材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提出了依据GIS指导生态适宜性栽培选地,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抗性品种选育,利用绿肥进行土壤改良,精细种植及田间管理,进行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发布无公害人参农残及重金属团体标准等.本文为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老参地、农田地改造,连续栽培人参、西洋参

    作者:金慧;于树莲;曹志强

    人参、西洋参不能重茬、连作,导致人参产业和林业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作者提出了一种农田地、老参地连续栽培人参方法,是一项具新型实用配套技术,适用于老参地、农田地连续播种、移栽人参和西洋参,且成品参的产量质量与新林地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 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的探讨

    作者:董林林;谷利婷;徐江;陈中坚;魏富刚;余育启;陈士林

    三七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其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农残高、病虫害重、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阻碍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保障三七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三七无公害栽培的主要环节,包括:基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适宜性分析建立三七选地标准,通过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建立三七综合土壤改良措施,建立新品种选育、水光肥一体化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规范栽培体系.此外,开展三七野生抚育模式、分子标记辅助三七新品种选育、建立综合的病虫害防治平台,可以有效的完善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进而促进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农田栽参的研究进展及优势分析

    作者:牛玮浩;徐江;董林林;李西文;张连娟;陈士林

    农田栽参是生态友好型人参栽培模式,可以保障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和栽参技术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并且介绍了人参栽培的新品种,阐述中国与日韩两国在人参栽培模式方面的差异及人参栽培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本研究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 三七持续种植关键技术

    作者:陈中坚;魏富刚;董林林;王勇;王朝梁;杨绍周;孙玉琴;尉广飞;张连娟;余育启;陈士林

    针对三七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本文聚焦三七新品种选育、连作障碍克服、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从产区选择、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解决三七种植中精准选址、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问题,实现三七栽培的精准化及优化,建立了三七持续种植复合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七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土壤复合改良技术、三七栽培技术及质量追溯技术.获得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为其持续种植提供可行性前提.建立三七连作土壤复合改良技术并应用于大田,连作土壤的修复及改良为三七持续种植提供保障.发布了首个无公害三七质量标准,为其高品质树立规范.完成了品质溯源体系,保障了三七的质量可控.该复合技术体系为其它中药材精细栽培提供借鉴.

  •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的无公害栽培体系研究

    作者:王旭;李西文;陈士林;孟祥霄;何学良;高致明

    产于古怀庆府一带的道地药材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习称"四大怀药".由于老产区土壤质量下降、产区面积萎缩、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及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突出,导致生产的药材农残及重金属超标严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对"四大怀药"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利用GIS生态适宜性区划系统指导栽培选地、结合"土壤消毒+绿肥回田+菌剂调控"的土壤复合改良措施整地、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开展抗性品种选育、制定种子种苗标准、实行有机肥为主的"基肥+追肥+叶面肥"的施肥模式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为一体的"四大怀药"无公害栽培体系,该体系可为无公害"四大怀药"的生产提供指导,同时为其他中药材的无公害栽培体系提供参考.

  • 川芎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探讨

    作者:梁乙川;刘思京;李西文

    川芎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为临床常用中药,栽培历史悠久,但川芎在栽培过程中仍存在盲目引种、苓种繁育不规范、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尤其农残和重金属镉超标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响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是保障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课题组基地生产数据,结合国内其他基地成功经验及文献调研,构建了川芎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GIS技术基地选址、土壤综合改良、良种的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解决川芎镉超标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可促进川芎品质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 改良酸性土壤对川芎药用质量的影响

    作者:宁梓君;李彬;李春苗;何春杨;夏厚林;陈幸

    目的 研究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pH值,降低川芎镉含量的同时对川芎药用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一块面积约为230 m2的酸性土壤,分为4等块.设置1个空白组(PCK组)和3个处理组(P1、P2、P3组).在川芎栽种前,向川芎栽培土壤施用生石灰,各组生石灰施用量分别为PCK:0 kg/hm2;p1:750 kg/hm2;P2:1125 kg/hm2;P3:1500 kg/hm2.按照2010版《药典》规定川芎项下方法对收获期川芎的药用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川芎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2010版)川芎项下限量要求.相对于PCK组,各处理组的浸出物及阿魏酸含量升高.P1、P2、P3组浸出物含量分别升高12.15%、7.99%、10.07%,阿魏酸含量分别升高0.88%、3.95%、21.93%,阿魏酸含量随生石灰的施用量增大而升高.结论 以生石灰改良酸性川芎栽培土壤未对川芎药用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川芎栽培土壤以降低川芎镉含量的田间试验.

  • 三七连作障碍缓解方法初探

    作者:肖慧;曾燕;李进瞳;李兴;李世东;马承铸;严新;郭兰萍;王继永

    目的 研究不同试验处理对连作三七的影响,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不同试验方法处理连作三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病虫害的变化,并利用实验室常规分析,测定连作土壤的理化性状.结果 除土壤改良剂处理的实验外,所有实验处理均表现病、虫害加重,产量显著下降,土壤pH下降,有机质含量升高,全N、有效P、速效K过剩.结论 施用草木灰配合EM茵肥能很好地调节pH值,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增加作物营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效果明显.

  • 粉煤灰理化性质及改土增产效应研究

    作者:杨安中

    究了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及改土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煤灰颗粒以物理性砂粒为主,有Si、Fe、P、K、Ca、Mg、Zn、Cu、Mo、B等作物营养元素;施用粉煤灰能提高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加土壤孔隙度,低容重,粘重土壤具有良好的改土效应;施用粉煤灰增产效果显著,公顷施粉煤灰100~300 t,稻增产6.3%~13.5%,麦增产7.7%~16.8%,花增产3.0%~8.7%.

  • 改良酸性土壤对土壤活性态镉及川芎镉含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宁梓君;李彬;李青苗;郭俊霞;陈幸;夏厚林

    目的:探索降低川芎镉含量的方法,为大田栽培低镉川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施用不同剂量的生石灰对酸性的川芎栽培土壤进行改良,测定改良前后川芎镉含量以及川芎生长周期中土壤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并分析土壤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川芎镉含量的影响.结果:生石灰能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从而显著降低川芎根茎镉含量,且川芎根茎镉含量与石灰施用量成极显著负相关(P =0.008).相对于空白组,生石灰施用量为750、1 125和1 500 kg/hm2时,川芎根茎镉含量分别降低27.66%、24.87%和46.20%;生石灰的施用量达到1 500 kg/hm2时,土壤pH值显著升高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土壤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成先显著降低后少量回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在田间环境下,施用生石灰可显著降低川芎根茎镉含量,高施用量的生石灰对川芎根茎镉含量、土壤pH及其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的影响更稳定有效.

  • 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活性态镉及川芎镉含量的影响

    作者:何春杨;李彬;李青苗;郭俊霞;张梅;陈幸

    目的:探索有效降低川芎镉含量的田间栽培技术,为保障川芎用药安全和出口品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川芎生长周期内,对其栽培土壤定期浇灌不同pH梯度的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KH2PO4-NaOH)缓冲溶液,并于每次浇灌30天后收集样品,测定相关数据,分析KH2PO4-NaOH缓冲液对土壤pH值、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及川芎镉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空白组,施加pH值为6.5、7.0、7.4的KH2 P04-NaOH缓冲液均能有效提高酸性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分别使川芎镉含量降低了47.89%、30.99%、52.82%,当KH2PO4-NaOH缓冲液pH值为7.4时,酸性土壤pH值升高幅度大,且川芎镉含量降到小值,为0.67 mg/kg.结论:施用KH2PO4-NaOH缓冲液可显著升高酸性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活性态镉含量百分比,因而降低川芎根茎镉含量,其中pH值为7.4的KH2PO4-NaOH缓冲液降低川芎镉含量的效果更佳.

  • 老参地(参后地)永续栽参的土壤处理

    作者:曹志强;许永华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中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在我国东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所以山林中具有好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块几乎都被用做伐林栽参。……

  • 人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显娇;张连学

    本文就我国人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综述,从传统的伐林栽参、农田栽参、林下参栽培等方面阐述了人参土壤在改良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的展望。

  • 农田地人参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崔东河;田永全;郑殿家;朴承熙;许成俊

    农田栽参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田栽参成功与否与选地、土壤改良、种子处理、播种复盖、田间管理及棚式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把握好以上几项技术环节农田栽参是完全可行的.例如:集安人参研究所推广的复式棚种参技术、集安大地参业有限公司农田参种植技术都是非常成功的.另外,集安人参研究所于2005年~2009年在农田地培育二年生人参苗移栽试验,二年生苗平均单支重为4.29g,平均产量为20kg/帘,而且根长、根白、无烧须,移栽的四年生人参平均单支重为43.06g,目前长势良好.下面将农田栽参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作者:曹志强;金慧;宋心东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它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