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本态与穴位敏化刍议

    作者:徐斌;韩旭

    本文围绕穴位本态、穴位敏化两个科学命题的相关内涵及研究开展讨论,认为本态研究中的穴位概念与传统的腧穴概念的内涵不同,当前的穴位可能指的是针灸治疗部位,而不仅仅是腧穴;敏化可能是部位穴位的一种特征,但敏化穴位可能并不是针灸发挥扶正祛邪整体治疗作用的主要部位.当代研究及概念架构在丰富针灸知识体系的同时,不能背离或割裂针灸医学整体调节的根本原则.

  • 基于自稳态理论对穴位敏化现象的思考

    作者:崔翔;何勋;刘坤;王舒娅;郑阿妮;卫弯;高昕妍;朱兵

    稳态是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自主发生的动态调节过程,保持稳态平衡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穴位是病理条件下,能够与靶器官发生交互作用的体表位域,激活态的穴位在机体的自稳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自稳态理论,从3个方面:①生物的自稳态调控现象;②自稳态理论的中医学基础;③自稳态调控与穴位敏化的联系,探讨穴位敏化在自稳态调控中的参与机制,旨在为更好的理解穴位本态的生物学意义提供一定的启示.

  • 穴位的本态:穴位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

    作者:何伟;吴美玲;景向红;白万柱;朱兵;喻晓春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正常穴位、不同部位穴位、刺激后的穴位、疾病状态的穴位局部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在正常的穴位处存在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标记的神经纤维和形态完整的肥大细胞,这些肥大细胞同时也呈现出组织胺(HA)和五羟色胺(5-HT)的阳性标记.不同部位的穴位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②针刺大鼠"合谷"穴后,穴位局部表现为伤害性神经肽SP和CGRP在穴位局部表达增加,肥大细胞聚集脱颗粒,HA和5-HT表达增加.③在造成胃黏膜损伤后,体表敏化点的分布和内脏的神经节段分布类似,和经典穴位重叠率高.敏化穴位的局部也出现了和穴位刺激后相同的组织细胞化学改变.提示穴位处虽然没有一个特异性的解剖学结构,但是无论是疾病反应还是针刺刺激,其局部的组织细胞化学改变却是一致的.这可能就是穴位处组织细胞化学动态改变的基础.

  • "本态"一词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作者:徐斌

    通过检索分析文献,阐述"本态"一词的来源与涵义."本态"一词是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引入针灸学的,主要用于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探讨针灸、穴位的作用机制,中国学者于1940年将这一概念引入针灸学,主要用于表达"实质"这一涵义.2015年朱兵先生从科学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穴位的本态".然而,关于穴位的知识是多向度的,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认识,穴位可能不存在唯一的"本态".

    关键词: 本态 穴位 针灸
  • 穴位功能态"经穴-内脏-疾病"特异性联系探析

    作者:赵敬军;黄海龙;张祎平;翟煦

    穴位具有诊断与治疗两大功能,其研究可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入手.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具体表现,是一种作用状态,可以分成静息态和激活态两种属性.已有研究证实,经穴对脏腑具有病理状态下的特异性调节作用,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经穴-内脏-体表"的相互联系.故在经穴脏腑特异性联系和经穴体表特异性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经脉和疾病的特异性联系,以带脉为研究对象,从带脉与带下相关疾病的中医认识、作用机制等方面加以论析,以此阐述带脉与带下病的特异性关系,为探析"经脉·内脏-疾病"特异性联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

  • 小儿推拿“五经穴”本态研究

    作者:桑佳佳;吴云川

    “五经穴”是小儿推拿临床与研究常用的穴位之一,因其与脏腑关系密切,故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但是古今医家对于其定位、补泻操作、功效主治等方面看法不一.故通过对古代小儿推拿经典著作及现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的归纳整理,力图从客观还原其思想背景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中医学说为理论指导,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多角度探讨“五经穴”的“本态”,为今后正确选用该穴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及科研.

  • 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

    作者:方剑乔;蒋永亮

    [目的]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揭示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方法]基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梳理中医古典文献对穴位概念、起源、定位、功能、穴位属性等影响因素的相关论述,探讨穴位所具有的部位属性与功能属性,明确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结果]在中医针灸经典文献中,对穴位部位属性的描述较为粗略,而对其功能属性的描述则具体详细,且不断得到发展。穴位的功效,一方面取决于准确取穴、精准定位,同时也与施术方法密切相关,涉及针刺时间、气血运行状况、针刺补泻与刺激量等多种因素,“得气”与否对穴位功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结论]穴位具有部位、反应生理功能病理情况、治疗疾病的多重属性,正是对穴位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反应、功能主治的不断探索、总结与实践,推动着穴位研究、针灸学科与临床的不断前行,穴位的本态研究,应是当前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

  • 浅析“得气”之本态

    作者:洪亚群;黄浏姣;唐克乐;王静芝

    文章从几个方面认识“得气”的本态:第一、得气是刺中腧穴气至针下而产生的针感;第二、谷气与邪气有别,得气则表现各异,谷气来时针下产生徐而和,邪气来时针下产生紧而疾的不同针感;第三、百姓血气各不同形,得气快慢亦不相同,或针后即刻获得针感,或针后适时获得针感,或出针后才有针感,或反复针刺后始有针感.同时,得气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前提与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唯有重视得气,方能提高自身技艺,更好地为患者驱病疗疾.

    关键词: 得气 辨气 本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