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和HPA轴的影响

    作者:郭丽丽;史亚飞;袁玉梅;吴皓萌;徐志伟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0.01 g·kg-1),加味四逆散组(16.9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模,造模同时ig给药28 d,每7d称大鼠体重,检测糖水偏爱指数、旷场测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指数明显降低,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旷场测试大鼠的活跃度、总路程和平均速度均有所升高,中央区活动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加味四逆散组糖水偏爱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氟西汀组体重在第28天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以有效改善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改变,下调其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可能成为防治青少期应激损伤的有效方法.

  • 青少期"肝常有余"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过程模拟探讨

    作者:史亚飞;郭丽丽;吴皓萌;徐志伟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少期"肝常有余"理论,肝藏象功能在青少期脏腑功能的主体性以及青少期阴性情绪的多发性与共病性,青少期应激及其诱发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成为构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动物模型的一个新途径.

  • 青少期应激: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新角度

    作者:史亚飞;郭丽丽;吴皓萌;徐志伟

    进一步寻求与中医理论更加契合的心理应激实验模型,深入探讨与下丘脑海马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重要脑区作用通路是推动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发展的关键路径.青少期应激效应在情志异常发病机制中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从中医青少年“肝常有余”生理病理特性来看可以更“纯粹”地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内伤的病证过程,5-HT能系统可能是应激应对能力受损并影响至成年的主要通路,青少期应激可以为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带来新思路.

  •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袁玉梅;郭丽丽;韩霞;吴皓萌;冯军;史亚飞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组;除空白组以外的3组予慢性温和不可预计性应激(CUMS).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取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降低.加味四逆散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测试中活跃度、中央区活动路程、总路程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改善CUMS的引起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

  •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1A R表达的影响

    作者:史亚飞;杨苾;郭丽丽;袁玉梅;杨蕾;曹可润;张荣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组,每小组11只.选取44、56、78 d3个时间点作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阶段的取材时间点.采取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第21 ~44天、第57~78天造模及给药;44~ 55天正常喂养不予造模及给药.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旷场实验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5-HT1AR阳性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各时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加味四逆散组及氟西汀组有明显改善.旷场实验活跃度上,青少期与成年后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加味四逆散组与氟西汀组活跃程度显著升高(P<0.01、P<0.05).总区路程变化结果中,成年期模型组大鼠有显著降低(P<0.05),成年期及成年后加味四逆散组有显著提升(P<0.05、P<0.01);且在成年后与氟西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大鼠海马CA1区5-HT1AR平均光密度值组内比较,青少期与成年后组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成年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呈显著上升(P<0.01,P<0.05);加味四逆散组有上升趋势.结论:在青少期受到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的大鼠可产生抑郁样行为,成年后继续施加刺激则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状态,海马内5-HT1AR改变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改善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重要通路.

  • 试从小儿“肝常有余”特性辨治青少期情志异常

    作者:郭丽丽;史亚飞;袁玉梅;吴皓萌;徐志伟

    根据历代医家对小儿“肝常有余”理论的认识,试从小儿“肝常有余”特性论述青少期情志异常证治机制.认为青少期情志异常与肝关系密切,“肝常有余”是青少期情志异常的病理基础之一,其治则为肝郁气滞型宜疏肝调肝,肝郁化火型宜清肝柔肝,肝阳上亢型宜抑肝平肝.

  • 青少期社会隔离和不确定性应激对大鼠成年后情绪行为的影响

    作者:管西婷;谢希;罗晓敏;邵枫;王玮文

    目的 分别观察青少期社会隔离和不确定性应激对大鼠成年后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在青少期(出生后28 d~41 d)分别给予研究组大鼠2周社会隔离应激或不确定性复合应激,应激后经3周恢复至所有大鼠进入成年期后检测其情绪行为改变.采用糖水偏好测试和强迫游泳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焦虑样行为.结果 与群养组相比,青少期社会隔离组大鼠成年后的所检测的各项情绪行为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历青少期不确定性应激的成年大鼠与其对照组相比糖水偏好指数没有明显改变[(0.86±0.19) vs (0.86±0.03),P>0.05],但在强迫游泳测试中表现出更多的绝望行为(强迫游泳不动行为增加)[(29.88±3.37) vs (19.90±3.19),P<0.05]、更少的主动行为(挣扎行为减少)[(24.00±1.67) vs (32.90±3.09),P<0.05],提示该应激并不影响大鼠成年后偏好糖水的本能行为,但导致其急性应激应对能力受损,对成年应激事件更容易发展出次级的应对无能或绝望的抑郁样行为.不确定性应激研究组的大鼠成年后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较其对照组闭合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176.90±17.01) vs (136.48±9.47),P<0.05]以及开放臂进入次数明显减少[(3.00±0.93) vs (5.90±1.08),P<0.05],提示该应激增加了大鼠成年后的焦虑样行为水平.结论 青少期社会隔离应激和不确定性应激对大鼠成年后情绪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青少期不确定性应激能够有效诱导大鼠多项情绪行为显著和持续的改变,提供了一种青少期应激增加成年大鼠应激性抑郁易感性的动物模型.

  • 母子分离后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对青少期大鼠行为学和HPA轴的影响及加味四逆散对其干预作用

    作者:郭丽丽;史亚飞;桑锋;袁玉梅;吴浩萌

    目的观察母子分离后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诱导的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变化以及调肝方药加味四逆散(JWSNS)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新生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JWSNS组(16.9 g·kg-1)。采用母子分离(PND1~21)后予21 d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刺激的方法造模,以JWSNS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行为学改变、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均降低(P<0.01),旷场试验中大鼠活跃度、总路程均减少(P<0.01),中央区路程明显减少(P<0.05);血清ACTH、CORT浓度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JWSNS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显著增加(P<0.01),旷场活跃度显著增加(P<0.01),血清ACTH浓度明显降低(P<0.05),CORT及CRH浓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子分离后慢性不可预计性应激可诱导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加味四逆散可改善青少期大鼠抑郁样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HPA轴功能,具有一定抗青少期抑郁症的作用。

  • 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与 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的干预作用

    作者:史亚飞;杨苾;袁玉梅;郭丽丽;杨蕾;曹可润;张荣

    [目的]初步探讨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共4组,每组33只;组内再随机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小组,每小组11只.选取44、56、78 d 3个时间点作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阶段的取材时间点.复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模型.于第21~44天、第57~78天造模及给药,第44~55天正常喂养,不予造模及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与体质量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5-HTT阳性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模型组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大鼠一般状况较差,而经加味四逆散及氟西汀治疗后的大鼠均得到明显改善.各阶段的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较同阶段的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成年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3组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马CA1区细胞形态表现方面,模型组青少期较多神经元萎缩、深染,胞核、胞浆界限不清,成年期及成年后呈进行性加重,大量神经元深染,胞核、胞浆界限不清,并有少量胶质细胞增生;而氟西汀组、加味四逆散组与同阶段模型组比较,神经元萎缩、深染减少.5-HTT表达结果显示,成年期、成年后模型组5-HTT的平均光密度值较同阶段的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成年后加味四逆散组,成年期、成年后氟西汀组5-HTT的平均光密度值值较同阶段的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在青少期受到CUMS的大鼠可产生抑郁样行为,成年后继续施加刺激诱导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状态.抑郁大鼠海马内5-HTT改变可能是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的重要通路.

  •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复合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皮质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

    作者:袁玉梅;史亚飞;韩霞;郭丽丽;吴皓萌;冯军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复合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前额叶皮质中五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抗青少期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只成熟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配种.从每只母鼠子代中随机挑选出4只雄性和4只雌性出生后24 h的子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母子分离组、复合应激组(母子分离结合慢性应激)、加味四逆散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于出生后第56天(PND 56)进行行为学观察,并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母子分离组及复合应激组PND 56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均降低(P< 0.05或P<0.01),除雄性大鼠旷场实验总路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大鼠活动度、中央区路程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合应激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均低于母子分离组(P< 0.05或P<0.01).与复合应激组大鼠比较,加味四逆散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升高(P< 0.05或P<0.01),且有升高体质量和旷场实验结果的趋势.各组内不同性别比较显示,除加味四逆散组雄性大鼠体质量高于雌性(P<0.05),其余如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性别上的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而改善复合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

  • 青少期情志疾病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作者:郭丽丽;史亚飞;吴皓萌

    整理历代医家治疗情志疾病多从肝论治的理论论述,深入分析青少期“肝常有余”的脏腑特性,认为“肝常有余”是青少期情志异常的重要生理病理基础,青少期情志异常与肝关系为密切;怒、兼夹忧悲等“阴性”情志为其主要致病因素;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为其核心病机。在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而致情志异常的基础上,易出现发热生风的临床症状;情志疾病发病首先侵犯本脏,进而累及他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