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的影响

    作者:章薇;刘智;娄必丹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 巨针巨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作者:刘光亭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44例与毫针巨刺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两种刺法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 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分析

    作者:许金华;李晓丰

    脑梗死是指由于患者脑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2008年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疾病为我国居民死亡因素的第一位.而脑梗死又是各型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一种.本文检测了78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旨在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 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变化规律

    作者:刘艳;周海霞;刘宇;李新萍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变化规律、其影响因素.方法:122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连续1周监测血压,并根据血压值分为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有血压的升高,但1周后可降至发病前水平.高血压病史、脑梗死面积是血压高的主要原因.结论:血压升高是脑梗死急期的应急反应,不需处理可降至正常水平.

  •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NSE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白伟利;张殿印

    目的:研究CI、MID患者血清、CSF中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CI、MID患者的血清、CSF中NSE含量.患者智能水平采用MMSE测定.结果:NSE浓度在CI急性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恢复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MID组低于对照组(P<0.05).NSE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NSE可动态反应CI、MID患者脑组织功能状态.

  •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GMP-140变化的观察

    作者:何晓琳;董枫;赵成艳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140;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dT);多智能血液凝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大灶组血小板(3MP-140、PAdT、PAgT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0.001);小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周后血小板GMP-140明显下降,PAdT和PAgT均降至正常.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增强;血小板膜表面GMP-140比PAdT和PAgT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

  •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克非;许珂;李荣

    目的 研究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并比较差异,并与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01).结论 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检测有助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莫清江;宋新文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脂联素和瘦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资料旨在探讨脂联素和瘦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梗死体积的关系

    作者:曹红;杨丽英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变化及其与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血清ADP水平.将脑梗死组分为腔梗组和非腔梗组.结果:脑梗死组发病48 h内的血清A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腔梗组ADP水平显著高于非腔梗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血清ADP水平降低,与梗死体积呈负相关,血清ADP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其春;李运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128.49±76.97)ng/L和组织因子含量(424.23±189.8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49.21±29.36)ng/L和组织因子含量(109.25±42.98)n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增高越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关系

    作者:曹红;赵耿毅;孙长凯;汪秋艳;刘新胜;许晶;陶定波;黄爱莉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病程在2周以内的脑梗塞90例在入院时及1周后进行血清CRP水平的测定,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记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病后2周内的CRP水平低于再过1周的CRP水平,前者与患病当时及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1),而后者则无此相关.结论:根据脑梗塞患者病后2周内的CRP水平可以对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进行判定.

  •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及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毕国荣;卢丽萍;周卓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脑梗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和NO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血浆ET含量在发病72 h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至恢复期降至正常(P>0.05).血浆E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O含量在发病72 h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至恢复期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O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脑梗塞时血浆ET升高,NO下降,二者含量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ET和NO 在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脑梗死患者TOAST病因分型和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作者:季燕;詹三华;刘红斌;卫军

    目的:讨论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6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价,测定血尿酸水平并比较.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血管闭塞型所占比例大,发病年龄高,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病因较老年患者复杂,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红;甄静;张之福;赵虹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9岁)、B组(年龄50~59岁)、C组(年龄60~69岁)、D组(年龄70~79岁)和E组(年龄80~89岁).分析各年龄段患者血浆Hcy水平、伴随疾病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结果:各年龄段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组和E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各年龄段急性脑梗死发病均有关,与40~49岁和80~89岁的患者关系更密切.

  • 不同性别脑梗塞性激素、血脂与脂蛋白亚组分的变化及相关性

    作者:张效霞;李义召;卢林;王成美;宋成忠;朱士文;谢遵伟;孙若鹏;夏作理

    目的:探讨性激素失调、血脂与脂蛋白亚组分的变化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CI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沉淀漂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脂与脂蛋白亚组分.结果:男性CI 患者E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2/T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CI患者E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SH、L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CI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E2与TC、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HDL2-C、HDL3-C呈负相关(均P<0.05);E2/T与TC、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HDL2-C、HDL3-C 负相关(均P<0.05),女性E2与TC、LDL-C呈负相关(均P<0.05);与HDL-C、HDL2-C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脑梗塞性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质代谢异常,性激素及血脂代谢紊乱参与了脑梗塞的发病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脂与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陈锦华;文芳;曾庆杏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与对氧磷酶(PON1)基因192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52例,正常人48例的PON1基因192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脑梗塞组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 P<0.05 ),两组人群PON1基因192位点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且脑梗塞组R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0.65、0.48(P<0.05).但血脂水平与各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 ON1基因19 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有关,但未发现其与血脂水平有关.

  • 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相关分析

    作者:顾炜炜;吴冬梅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反映进行性系统炎症的敏感标示物,在多种疾病时各有其变化,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变化研究较少.2007-01/2008-06笔者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互关系.

  •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和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作者:张玉梅;李明洲;么崇正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111例脑梗死患者的TXB2、6-酮-PGF1α及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发现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升高、6-酮-PGF1α降低、TXB2/6-酮-PGF1α升高.LDL-C及APO-B与TXB2、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与6-酮-PGF1α呈负相关.而HDL-C与6-酮-PGF1α呈正相关.TG与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的TXB2和6-酮-PGF1α变化与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有一定关系.

  • 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程峥青;罗健兴;汪涛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CRP是否能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的评估依据.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3-10/2004-07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CRP水平的检测,所有患者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简易标准(中国中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根据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将其分为4组(以统计学聚类法分组),第1组0~5分,第2组6~10分,第3组11~20分,第4组20分以上,并进行统计学分类处理.结果:第1组CRP的质量浓度为(8.03±0.18)mg/L,第2组为(13.00±6.07)mg/L,第3组为(38.75±37.78)mg/L,第4组为(71.77±37.96)mg/L.第1,2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第1组与第3,4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第2,4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CRP越高,提示病情越重,CRP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增高的趋势.CRP可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苑振云;王铭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2003-10/2004-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急诊留观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脑梗死组;随机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4天肘正中静脉血5 mL,置于普通干管,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立即保存于-80℃冰箱中待测.对照组血清为健康者清晨空腹时同样方法采集,每人只测一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测定系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分别于第1,3,7,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防治并发症、支持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14 d后,按康复状况分为显效组(基本痊愈或显著进步),进步组(进步)和无效组(无变化或恶化).在患病第3天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对第3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①86例患者发病第1、3、7、14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1±3.2),(18.9±5.2),(11.7±4.5),(8.2±1.6)μg/L,t=9.91,17.05,10.45,15.67,P<0.001];且第3天明显高于第1,7天(t=14.96,10.45,P<0.001).②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3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5,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91,P<0.01).③显效组、进步组、无效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4.9±2.6),(18.6±1.5),(24.5±1.2)μg/L,F=23.1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升高,且随病程发展不同时期升高的程度不同,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的客观指标.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