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刮痧针刺治疗发热
治法:在相应背部涂刮痧理血剂,先从大椎至至阳穴刮拭,重点刮拭大椎、身柱,再从两侧膀胱经大杼至肺俞刮拭,刮至皮下有紫色瘀点瘀斑为度,小儿刮至皮肤潮红为度.取双侧曲池、合谷,用1.5寸毫针直刺,得气后快速提插捻转,留针5分钟,快速出针,不按压针孔,小儿用毫针浅刺疾出其针,饮热水一杯,不服用任何药物.
-
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管理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中航工业成都三六三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日均费用、用药频度等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个年度中药注射剂目录品种规格基本稳定,其中理血剂使用频度、品规及销售额占比均大,治疗心脑血管病和骨科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与治疗任务基本相符,但部分品种存在超剂量使用、超功能主治使用、重复用药和疗程过长等现象.药品的日均费用、医保类别、是否基本药物及处方点评对临床选择使用中药注射剂影响明显.
-
运用当归四逆汤治验4例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木通、大枣、炙甘草组成,属祛寒或理血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适用于血虚风寒外袭,血气被遏引起的寒厥症.笔者遵仲景之法,辨证地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病证,每收良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
2010~2012年某院门诊理血剂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理血剂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门诊2010~2012年药剂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理血剂类中成药出库记录,对药品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理血剂类中成药用量逐年增多,限定日费用有下降趋势,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口服药使用多,注射剂使用少,但口服药的日均治疗费用远低于注射剂。结论该院在选择抗理血剂类中成药治疗时基本遵循了科学、安全、有效、适用、经济的原则,用药基本合理。
-
《金匮》理血剂及其配伍特点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1].本文仅就《金匮要略》中的理血剂及其配伍特点探讨如下.
-
理血剂组方配伍规律
理血剂中的理,含有"治理"、"理顺"等义.血之所以要理,是因血液运行逆乱.血液的正常运行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在血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血脉之外;二是循环不息,周流不休的运行,以灌溉五脏六腑,营养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无论是外感的因素,或内伤因素,破坏这两个基本条件,即可致血行逆乱.
-
某院2006年度不同科别理血剂应用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某院2006年度门诊理血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疗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该院2006年应用的30种理血剂按科别统计用药金额、DDDs、DUI、DDC.结果:理血剂用药金额占该院门诊中成药总金额的46.27%;同类药物二联及二联以上联合用药、与循环系统类化学药联用比例分别为25.93%、53.69%;DDDs排前10位的理血剂占总DDDs比例为80.06%,占总金额比例为67.53%;DDC小于10元的理血剂的DDDs比例为95.10%;中医科、内科和其他科室DUI大于1的比例分别为40.74%、60.00%和71.43%,DUI排序为其他科室>内科(P>0.01)>中医科(P>0.001).结论:该院理血剂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且非中医科室比中医科室更严重;理血剂二联及二联以上联合用药、与循环系统类化学药联用现象普遍,应予重视.
-
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调和肝脾、疏利三焦,调达升降,宣通内外、运行气血之功效.正如<经方发挥>中所说:"在伤寒热病中是清热剂,在六经中为和解剂;在治疗各种杂病中,又是理气解郁剂;如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品,寓理血于行气药之中,它又是很理想的理血剂".本人以该方在妇科疾病中辨证加减治疗,均获的较满意效果,现述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