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剂量对比分析与低剂量探讨

    作者:伍保忠;李大圩;施玉森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心率<70次/min 且心率波动<5次/min的受检者,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对心律不齐或心率>70次/min的受检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并按患者的体重指数(BMI,kg/m2)应用不同的管电压.分析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和根据受检者BMI指数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两种方式的图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辐射剂量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23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55例根据受检者BMI指数,变动管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比应用常规回顾性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降低70%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BMI< 18 kg/m2者,管电压用80 kV比用120 kV辐射剂量降幅亦55%左右;BMI 18~24 kg/m2者,管电压用100 kV比用120 kV辐射剂量降幅25%左右.结论:根据患者的心率、心律、BMI等参数制定合适的扫描方案,就能在获得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的同时,使患者的辐射剂量降到低限度.

  •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急性胸痛患者的中期预后

    作者:赵梦华;王泰然;宋文奇;陈海鱼;石建平

    目的:探讨多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显示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急性胸痛患者的中期预后。方法依据对461例连续性急性胸痛患者行CCTA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n=273)、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n=156)和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组(管腔狭窄≥50%,n=32)进行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为由死亡、非致命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组成的主要不良冠状动脉事件。结果经(28±11)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的再发胸痛、因可疑ACS再次住院及主要不良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vs 2.6%,P=0.20)。结论因急性胸痛行CCTA检查显示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经中期随访具有相同的良性临床预后。

  • 冠状动脉冻结技术在改善较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莹;陈娇;何川东;刘启榆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冻结技术(SSF)在改善较高心率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2月行CT成像检查过程中平均心率≥70次/min的患者98例,排除其中有呼吸运动伪影者38例,后纳入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进入分析研究,分析其标准重建图像及基于SSF平台的运动校正后图像.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按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冠状动脉各个节段以及各冠状动脉分支图像质量,比较运动校正前后冠状动脉各分支及各节段出现伪影数及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共评价180支血管,795个冠状动脉节段.运动校正前共有133支(73.89%)血管,287个(36.10%)节段出现运动伪影,运动校正后共有89支(49.44%)血管,150个(18.87%)节段出现运动伪影(P<0.05);右冠状动脉出现运动伪影的比率高于左前降支及左旋支,分别是91.67% (55/60)、60.00% (36/60)、70.00%(42/60),运动校正前评分也低于左前降支及左旋支,分别是(3.32±0.40)、(3.69±0.42)、(3.44±0.55)分,特别是右冠状动脉的S2段,校正前出现伪影的比率是90.00% (54/60),图像质量评分为(2.45±0.85)分.经运动校正后冠状动脉各节段及各分支出现伪影数均较前减少,图像质量评分也高于运动校正前,特别是右冠状动脉及其各节段图像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 SSF在改善较高心率下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中有价值,特别是对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

  • 基于模式识别建立的动脉钙化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作者:蔡斌;彭谨;王刚;江华;李文彦;孙明伟;文凌仪;曾俊

    目的 血管钙化可用于早起冠状动脉硬化的诊断,本研究旨在利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图像,开发用于血管钙化灶筛查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方法 采用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中的主成分分析技术(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Canny算法,对10例主动脉硬化患者的CTA增强造影图片进行建模.通过边缘检测和骨架提取获得钙化的可能区域,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钙化模型.结果 利用建立完成的自动CTA钙化灶分析技术对所有10例患者160张CT照片进行自动识别,并且以患者冠脉造影资料所得结论作为判定标准.在总共214个钙化灶中,有207个钙化灶获得正确判断,判定敏感度为96.7%,同时有10个钙化灶未判断出来,阳性检出率为95.4%.结论 基于PCA和Canny算法开发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准确、高效的完成CTA影像中的血管钙化灶筛查工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观察

    作者:王本星

    目的:比较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例患者CTCA检查结果与CAG对照.结果:所有患者中,CTCA显示轻度狭窄19处,中度狭窄14处,高度狭窄10处;CAG检查共发现轻度狭窄12处,中度狭窄9处,高度狭窄9处.结论:CAG可能低估冠脉病变,CTCA可能高估冠脉病变,两者结合能更为有效、准确的判断冠脉病变,但CTCA已成为医学影像学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云罡

    目的:在64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64-MDCT)冠状动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扫描时采用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连续选取行64-MDCT CTCA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心率控制在65BPM以下,根据扫描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确定管电流及管电压.第1组曝光期相及大毫安输出均设定为75%R-R间期.第2组曝光期相设定为75%R-R 间期,大毫安输出设定为70%-80%R-R间期.扫描结束后,对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意义,有效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ED值比第2组降低了20%.结论: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 超低剂量心脏CT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分级和量化的价值

    作者:陈安;解学乾;王政;李远;张皓;李念云;孟捷

    目的:在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中,以100 kV扫描为参照,评估70 kV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量化的一致性.方法:选取70名临床怀疑或已知冠心病且适合行CCTA检查的患者,使用256排宽探测器CT,分别用70 kV和100kV管电压进行单心动周期CCTA检查.比较两组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信噪比(SNR).对冠状动脉的9个节段进行狭窄程度分析.将狭窄程度分为正常(0%)、轻度(1%~49%)、中度(50%~69%)和重度(70% ~100%)四个等级.记录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目.使用Bland-Altman分析比较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70 kV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100 kV扫描的,分别为(0.26±0.08)mSv和(1.07±0.05)mSv(P<0.01),信噪比显著低于100 kV扫描,分别为16.53±5.87和18.19±6.07(P<0.05).在630个冠状动脉节段中,608个(96.5%)分级一致.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组扫描方法评估狭窄程度差异性的95%可信区间约在15%~30%之间.结论:70kV冠状动脉CTA成像可以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分级与常规100kV扫描基本一致.但是对冠状动脉的精确量化测量与常规扫描有一定的差异性.

27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