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校学生中白大衣效应与高血压分析

    作者:倪海莱;卞金陵

    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通常是依靠测量血压来完成的.血压除与个体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白大衣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被认为是受试者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即在特定环境下测量血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的现象.病人一旦脱离医院环境,血压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为了明确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发生率以及进一步提高军校学员复检工作的准确性,我们对青年学员4714人进行了血压监测.

    关键词: 白大衣效应 高血压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白大衣效应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陈辉;王俊;徐小平;谢红珍;吴艳君;李莎莎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白大衣效应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HAMA总分>7分者共77例,然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38例,使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诊室血压( CBP)值、白大衣效应(WCE)值、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白昼动态平均血压dSBP、dDBP略有上升(均为P<0.05),夜间动态平均血压nSBP、nDBP略有下降(均为P<0.05),24 h动态平均血压24 h SBP、24 h DBP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对照组动态血压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治疗组治疗后CBP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为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治疗后WCE值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均为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6),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1.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明显降低伴有焦虑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WCE值,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种较好的用药选择。

  • β受体阻滞剂对"白大衣效应"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汉钦;姜昌华;魏涛峰

    目的 对比研究正常人群和高血压人群白大衣效应的差异,同时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的白大衣效应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伴有白大衣效应的51例血压正常者和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诊室内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白昼平均血压测量;对伴有白大衣效应的高血压者进行诊室内偶测心率和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测量;对高血压组应用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共2个月,重复检测血压及心率.结果 高血压组白大衣效应高于正常血压组,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轻高血压组的白大衣效应并同时减慢心动过速者心率,对正常心率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推荐β受体阻滞剂为治疗高血压"白大衣效应"和/或伴有心动过速者的一线药物.

  • 运用心率变化剔除白大衣效应筛查研究

    作者:夏妍;夏勇;王金凤;王玲;郭密娟

    准确测量血压是临床重要工作,但受试者情绪尤其是交感神经活性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白大衣效应(WCE)和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是明显例证.心率(HR)是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窗口"[1,2],在测量血压的同时了解受试者HR变化,有助于剔出交感神经活性影响,判断其真正血压水平.为此,我们对受试者在诊室即刻和休息放松交流30 min不同状态下同时测量血压和HR.30 min时所测血压应反映其真正水平,观察HR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血压变化规律,建立经验公式,以诊室即刻血压测量结果推算休息30 min血压值,筛查WCE.

  • 黛力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有明显白大衣效应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辉;吴艳君;李莎莎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对有明显白大衣效应(WCE)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心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这些患者进行评分,共有83例评分>7分的患者入选.将入选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常规降压药物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及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诊室血压值、动态血压值、WCE值、HAMA评分及血压节律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CBP、ABP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cSBP、cDB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139.19±5.24)mm Hg比(150.78±6.50)mm Hg,(87.24±4.96)mm Hg比(92.85±4.73)mm Hg,P<0.01],观察组nSBP、nDBP较对照组也略有进一步下降[(118.14±4.68)mm Hg比(120.56±5.81)mm Hg,(73.93±3.83)mm Hg比(75.85±4.01)mm Hg,P<0.05],而两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下降程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WCE SBP、WCE DBP、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6.81±1.85)mm Hg比(18.36±3.89)mm Hg,(3.93±1.35)mm Hg比(9.31±2.67)mm Hg,(8.52±2.72)分比(19.62±6.25)分,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能有效缓解有WCE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WCE,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作者:杨菊贤;陈朝婷;陈谊;叶志荣

    目的确定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心理行为方法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机制.结果报道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联系.结论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宜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方法.

  • 动态血压监测中首次血压白大衣效应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邓宪;姚均迪;郭润华;吴建祥;汪燕;夏晶颖

    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WCE)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暂时性升高的现象,由Mancia等首先报道[1].有研究发现,在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中第1、24小时2个时间点易发生WCE[2].笔者对ABPM中所测量到的第1个血压数值(即首次血压)的WCE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 动态血压中第1、24小时白大衣效应分析

    作者:庄瑞娟

    "白大衣效应"(WCE)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该效应由Mancia等[1]首先报道.有研究发现在24h动态血压监测中部分高血压患者初1 h及后1 h(第24小时)有白大衣效应[2].本研究主要对动态血压中的WCF尤其是第1、24小时WCF进行研究及分析.

  • 压力管理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潘雨萍;陆美英;钟小容;王丽华;陶健敏

    目的 观察压力管理对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妇科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压力管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术前血压及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压力管理能显著缓解白大衣效应,保持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血压的稳定性.

  • 家庭血压监测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姜峰;张虹;孙帅;张变花;曹向红;黄晋喜;王海雄;仝凌;吴桂萍;李建龙

    目的 采用家庭血压监测(HBPM)法观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白大衣效应(WCE)和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WCUH)检出率变化和意义.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招募已确诊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185例,每次随访前1周进行HBPM,6:00-8:00和20:00-22:00分别进行3次血压测量,取后6 d(36次)血压平均值;分别于2、4、12及24周时门诊随访进行诊室血压测量(OBPM)(每次测2次血压值),每次随访根据OBPM与HBPM差值确定WCE和WCUH,并依据患者HBPM结果 进行降压药物调整.结果156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本研究.随着治疗的持续和降压药物及时调整,OBPM和HBPM的血压和心率平均值逐步下降,24周OBPM和HBPM血压平均值与基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WCE和WCUH的检出率分别为35.9%、12.2%,24周时WCE和WCUH的检出率分别为30.1%、19.9%,WCE的检出率随着HBPM值的下降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P=0.5),WCUH的检出率随着血压平均值的下降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P=0.14).在4次随访中,有64.7%的高血压患者检出过1次或1次以上的WCE,42.6%的患者检出过1次或1次以上的WCUH;17.9%的高血压患者检出过3次或3次以上的WCE,而6.4%的患者检出过3次或3以上的WCUH.结论 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WCE和WCUH现象,HBPM应成为血压监测的主要方法.

  •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作者:杨菊贤;陈朝婷;陈谊;叶志荣

    目的:确定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心理行为方法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机制.结果:报道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联系.结论: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宜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方法.

  • 动态血压监测与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

    作者:刘勇

    本文综述了动态血压监测(ABPM)与白大衣高血压(WCH)研究的简史、相互关系,尤其是ABPM对WCH研究的重要性,以及WCH的流行病学和不同的临床结论,并评价和展望了WCH研究的现状和将来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