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急诊平车数量不足对救护车顺利归位及呼叫满足率的影响

    作者:刘宁;李秋云;孙超;张永然;赵禹权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抢救转送环节中医院急诊平车数量不足对救护车顺利归位及呼叫满足率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对2014年8~12月、2015年1~5月通州120急救分中心完成的所有送至医院的任务中在抢救转送环节中造成救护车不能顺利归位的情况及原因做成调查表,结合同时期的地区呼叫满足率,通过相对数及回归分析法进行整理、检验、分析和计算.结果 在抢救转送环节中导致救护车不能顺利归位的因素中,由于医院急诊平车数量不足所致的情况占34.6%,与呼叫满足率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医院配置急诊平车数量不足对救护车顺利归位及呼叫满足率有很大影响.

  • 一例狂犬病患者院外急救诊治分析

    作者:杨水春

    院外急救主要承担对患者实施现场医疗急救、途中监护和快速转运,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伤情和病情,防止再损伤,为患者的院内救治提供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类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相继出现.

  • 29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洁;彭潇;邱勇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院外急救中常见急症之一,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院外急救中主要包括快速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在复律的治疗方法中,电复律、射频消融以及起搏器安置受限于院外急救环境与条件无法实施或安全性有限,因此药物复律是目前院外急救中心脏复律的常用方法,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复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院外急救中抢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首先予以选用,现报道如下.

  • 48例电击伤的院外急救分析

    作者:唐哲;邱勇

    电击伤是指当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穿过人体, 造成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时导致死亡, 俗称触电.电击有低电压(≤380 V),高电压(>1 000 V)和超高压电或雷击(电压10 000万V,或电流30万A)三种.男性青壮年和电工是多发群体[1].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的雷电击死亡为5 000人.而上海市每年院外救治电击伤450例,多发于7、8月份[2].因此,为了减少电击伤对人造成的伤害,降低死亡率,提高院外急救的疗效,减少和预防病发症,现将上海市宝山区急救中心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接诊的48例电击伤患者的医疗救援报道如下.

  • 依据2010年AHA CPR &ECC指南对2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院外急救实践

    作者:英义

    2010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年AHA CPR &ECC指南,以下简称2010指南)由国 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0年10 月18日发表[1].本指南与2005指南相比又有了很大进展及 亮点[2].作为一线急救人员,在本中心的组织下,及时进行 了学习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本文总结2010年12月~2011 年11月随救护车参与抢救的22例心肺复苏患者,并作临床 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转运与直接转运胸痛中心PCI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平;刘致鹏;肖忠清;江敏;白祥军;杨光田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部分基层医院没有介入手术条件,需要转诊胸痛中心延迟接受急诊PCI,比较静脉溶栓后转运与直接转运胸痛中心时间窗内延迟介人治疗的临床疗效,改进因客观原因延迟PCI的抢救治疗流程而进一步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急救转入同济胸痛中心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转院前静脉溶栓后转诊胸痛中心急诊PCI,对照组24例没有接受溶栓直接转诊胸痛中心急诊PCI,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41.7%,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5.8%;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7.5%,胸痛明显缓解率为79.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因部分基层医院没有介入手术条件,需要转诊胸痛中心延迟接受急诊PCI,客观原因延迟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院外静脉溶栓后转诊比直接转诊延时PCI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院外急救转诊推广研究.

  • 193例院外急救呼吸机转运的分析

    作者:汪敏

    院外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也是整 个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车载呼吸机在院外急 救中的使用已日益普及.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2].但救护 车的改装参差不齐,大部分救护车的改装中并没有预置车 载呼吸机.目前车载呼吸机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基本上是 随意无专门固定位置的放在车内,这样救护车在复杂环境 下对车载呼吸机的影响较大,影响的程度、如何解决、如何 避免,笔者对这次课题研究中的193例使用车载呼吸机的患 者分析如下.

  • 上海浦东新区2起重大交通事故院外急救

    作者:徐敬德;马继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突飞猛进,交通事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公害,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一次性伤亡人数往往更多、程度更重.院外急救体系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独特、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在近期连续发生的两起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开展院外急救,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群体性交通伤的院外急救程序

    作者:郜斌

    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激增,车祸创伤人数日趋增加,群体性伤员的救治处理能力已成为衡量院外应急反应能力的标准之一,且能否在"黄金1时间"之内[1]给予恰当治疗,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群体事件损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不同现场心肺复苏方法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赵秀发;李斗

    目的:分析在院外急救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加气囊人工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468例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时,对现场给予气管插管加气囊人工呼吸(插管组)和给予面罩加气囊人工呼吸(面罩组)的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插管组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面罩组(27.1%vs.2.9%,P<0.05)。结论气管插管是院外急救心肺复苏时建立人工通气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故提倡院外急救人员在心肺复苏时尽量应用。

  • 1例疑似心肌梗死实为肺栓塞患者的院外急救

    作者:郭薇;陈志刚

    2011年6月1日,镇江市急救中心长途转运救治一例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患者途中病情出现反复,经积极抢救,对症处理和合理的护理,安全转运至镇江市市区医院,终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现结合文献对其院外救治过程探讨如下.

  • 航空急救转运一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分析

    作者:王振华

    危重症患者的长途异地转运,风险很大.但如果病情需要,经过充分准备后将患者安全转移到适合的医疗机构将会对治疗产生莫大的助益.空中转运危重症患者或伤员,在国外不乏大量报道.国内由于未开发大规模空中医疗转运模式,在这方面报道较少.飞机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医疗转运模式,将大大缩短长途转运的时间,对于危重患者争分夺秒的抢救提供了更有利的时间保障.笔者于2011年9月13日成功从深圳至北京航空转运一名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报道如下.

  • 院外急救对眼外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罗瑞明

    眼外伤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当外界环境中的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方面对眼部产生作用时,将造成眼部结构及其功能受到强烈的冲击,使眼部严重受伤。眼外伤患者的症状有出血、畏光、流泪、眼疼、头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近年来,眼外伤发病率逐渐升高,是目前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急救对眼外伤患者近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120接诊及入院的眼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院外急救 眼外伤
  • 经骨髓输液在院外急救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应用

    作者:汪东亮;金薇;孙明;张凌峰;董小芬

    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过程中,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快速补液扩容,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由于休克状态下周围循环衰竭,末稍静脉塌陷而常常无法建立输液通道而延误抢救时机.骨髓输液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时,除了可以给药,其进液的速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加压的情况下,骨髓输液的速度达到原来的几倍,可以成功地用于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自2010 年3 月起,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当中应用经骨髓输液与经静脉输液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院外抢救心室停搏三种通气方式的初期复苏效果比较

    作者:陈铭

    心室停搏患者在人类伤亡原因中居首位,约占总伤亡人数的1/4,并且约2/3在发病1h内死于院外.所以,在院外急救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现场紧急复苏的心室停搏患者.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分析不同的通气方法对心室停搏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比较,来探讨在院外环境、设备及人员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复苏方法来达到佳的复苏效果.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院外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汪业方;张建中

    目的:总结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院外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监测PetCO2数值的变化和其波形形态,分析呼吸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结果62例PetCO2监测患者中出现异常情况34例,经及时处理后27例恢复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99%者12例、90%~95%者15例);7例患者未恢复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60%~80%者3例、40%~59%者1例、40%以下者3例)。结论 PetCO2在院外急救中起到定量监测作用,并可指导院外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

  • 基层医院批量伤员的院外与院内救治

    作者:王烽;王旭东;张立申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批量伤员的院外与院内救治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批量伤员救治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急救部批量伤员的院外及院内救治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75例伤员经现场分类救治.转运途中严密监护等治疗措施后得到了安全救治,保证了医疗护理I:作有序进行.结论 现有的院外与院内救治策略及方式能够基本满足基层医院批量伤员的救治需要,但在信息化建设,救治策略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 院外急救医护司合作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邓高梅;朱群卉;刘勇

    心脏病骤停(CA)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死亡率极高[1].心脏骤停的原因很多,由于抢救时间窗极短(4~5 min),患者常常在送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2],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只有分秒必争方可能提高复苏成功率.在人力条件有限,现场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急救小组成员快速、有序地开展急救措施,科学合理地分工协作,是有效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本院急救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实施了小组成员急救分工合作流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 1365例昏迷患者的院外急救分析

    作者:尹宝荣;蒋小燕;刘扬

    昏迷是一种症状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觉醒状态,躯体运动,意识都完全丧失,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没有反应[1],是院外急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昏迷病死率高达20%[2],死亡病因多见于急性脑血管意外、致命性心律失常、代谢性疾病、外伤、中毒等.本文对我中心2010年救治的1 365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昏迷 院外急救
  • 多发性创伤124例院外急救体会

    作者:汪业方;冯平;胥伟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而严重的多发性创伤常累及多个器官,病情进展快,诊治难度大,病死率较高,院外急救处理不当易引起病情加重.因此加强对严重多发性创伤的院外急救十分必要.现将我急救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救治的12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外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398 条记录 6/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