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肠舒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胃肠运动异常患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钟毅;周红;钟灵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运动变化,探讨肝功能对患者胃肠运动的影响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一组单纯给予保肝等基础治疗(单纯组),另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胃肠舒(胃肠舒组),又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吗丁啉(吗丁啉组).疗程为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检测.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的MMC对照.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明显延长,Ⅲ相时间明显缩短,收缩波幅显著降低(P<0.05).肝功能A、B、C三级患者MMCⅢ相的持续时间及收缩波幅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基础治疗加胃肠舒或吗丁啉治疗后MMC均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单纯基础治疗后MMC也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观察尚发现,服用胃肠舒的患者其胃肠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程度随肝功能恶化而加重;胃肠舒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浴足1号方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60例

    作者:吴国志;李巍

    目的:观察浴足1号方对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辅助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浴足1号方外用浴足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腹水60例,与对照组60例比较,观察其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症状、血清白蛋白水平、谷丙转氨酶、B超下腹水深度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浴足1号方具有较好的消除腹水、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的疗效.

  • 枳鳖胶囊抗肝纤维化32例

    作者:郝瑞春;吕建军;门九章;李东良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病理学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途.中医药抗HF有着潜在优势,枳鳖胶囊是在我省著名中医学家门纯德教授治疗肝纤维化有效验方枳鳖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2001-10-2004-01,笔者运用枳鳖胶囊抗乙肝后肝纤维化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软肝宝片对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HA、LN水平的影响

    作者:车志英;高须武;顾祯芳

    目的:探讨软肝宝片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HA、LN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以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软肝宝片组)和对照组(龟甲养阴片组)各30例,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结果:软肝宝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HA、LN、TGFβ1的含量,治疗后TGFβ1、HA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肝宝片可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和促进其降解,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 软肝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43例

    作者:刘丽娜;李广胜

    肝炎后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笔者1998~2003年采用软肝片治疗43例,并与40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3例患者均符合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8~65岁,平均(52.8±9.6)岁;病程3~18年,平均(7.8±5.7)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0岁,平均(51.4±9.8)岁;病程3~20年,平均(8.1±5.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软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38例

    作者:李富增

    目的:观察软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8例,在一般治疗和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软肝丸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一般治疗和原发病治疗.结果:治疗组半年后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4.29%;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别具有极显著性.结论:中药软肝丸对早期肝硬化有较好疗效.

  • 黄芪山甲汤治疗早期肝硬化66例

    作者:张义才;金鸿斌

    近年来,随着肝炎发病率的上升,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发展到后期疗效较差,因此肝硬化治疗的关键时期是早期.

  • 自拟清化软肝汤辨证治疗肝硬化

    作者:王尚金

    肝硬化属于祖国医学“膨胀”、“胁痛”、“症积”、“血症”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多由湿热毒邪侵害肝脏,久而日益胶固,导致机体气血水液代谢受阻而形成。历代医家对本症的论治方药有很多记载,如《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六科谁绳》三因肥气丸、《万病回春》分消丸、《景岳全书》舟车丸、《付青主女……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炎及肝硬化现状

    作者:李东;孙小云;刘小丽

    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长期以来多以传统的汤剂口服为主,这固然可以发挥辨证用药的优势,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如病程较长,汤剂使患者难以长期接受,小儿患者不便服用及重症肝炎给药困难等等,均限制了中药治疗的广泛应用.基于对经络传导与皮肤吸收机理的认识,多年来临床工作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炎及肝硬化取得一些进展.外治中药常选用辛香走窜和引经活络之品作用于俞穴,通过经络直接影响内脏患处,继而达到治疗疾病,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现给以简要综述.

  • 运用温热药的临床心得

    作者:杨耀勇;李天祥

    中医治病,贵在辨证.只要抓住病证的本质,谨守病机,就能获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效.阳气强盛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体现.若阳气本虚,可产生诸如寒、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一些常见病及疑难杂证,笔者多以阳虚邪实立论,治疗上擅用温热药以壮阳祛邪,特别是对附片、桂枝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兹就运用温热药的临床经验,通过具体病例,介绍给同道,冀以共同探讨.

  • 清木丹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硬变及对血清TNF-aIL-6的影响

    作者:宋春荣;南然;李京涛;陈明霞;常占杰

    目的:观察清木丹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型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80mg、还原性谷胱甘肽1.2g,治疗组并予口服清木丹颗粒,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TNF-a 、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u=2.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a、IL-6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血清TNF-a、IL-6治疗前后降低值[(87.6±18.6)pg/mL及(67.8±23.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53.2±20.1)pg/mL及(36.3±19.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木丹颗粒对湿热瘀毒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疗效可靠,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a和IL-6水平.

  • 补气柔肝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

    作者:王国伟

    目的:观察补气柔肝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病房消化内科就诊的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补气柔肝利水剂(黄芪、白术、党参、海藻、炙鳖甲、生牡蛎、陈葫芦、泽泻等)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1例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61.3%.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补气健脾、养血柔肝、化瘀利水的功效.

  • 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及对HA、LN及PCⅢ的影响

    作者:王学航

    目的:观察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的临床疗效及对HA、LN及PCⅢ的影响。方法:将98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丹参注射液、维E丸,维C治疗,治疗组基于此,另加服疏肝散合汤剂。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以及HA、LN及PCⅢ,以及门脉直径等水平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总有效47例,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的28例,41例,无效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HA[(306.3±121.8ng/mL)VS(353.7±104.3ng/mL)];LN[(100.7±13.2μg/L)VS(119.8±22.4μg/L)];PCⅢ[(144.2±20.3μg/L)VS(180.2±17.9μg/L)];门脉直径[(13.2±1.2mm)VS(13.9±1.1mm)];ALT[(46.7±17.4U/L)VS(59.1±15.8U/L)];AST[(48.5±12.7U/L)VS(57.8±12.2U/L)];TBIL[(20.1±6.8U/L)VS(31.5±7.4U/L)];ALB[(44.4±3.6G/L)VS(42.2±4.5G/L)];A/G[(1.7±0.2)VS(1.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代偿期肝硬变有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的功效。

  • 软肝煎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纤维化TGF-β1的影响

    作者:王静;王绪霖;吕宗舜

    目的:通过观察软肝煎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纤维化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软肝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2只,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饮食,模型组18只,中药高剂量组8只,中药低剂量组8只,均为高脂饲料饮食.24周后随机处死模型组大鼠4只,取肝组织固定、Van Gies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确定肝纤维化模型成立.在原饲料方法基础上,分别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1.28 g生药/100 g体重/日和2.56 g生药/100g体重/日行中药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取大鼠体重,治疗12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方法测TGFβ1.结果:TGFβ1测定: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 TGF-β1表达,从而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及组织学的影响

    作者:李佃贵;李晓荟;李瑞东

    目的:通过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及组织学影响的研究,确证该方药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猪血清法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1].观察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较模型及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之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方面,阴性对照组同其它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同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同治疗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指标显示,解毒软肝汤能显著逆转、减轻免疫性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脏功能损伤,疗效确定.

  • 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长秦;胡建军;郑旭锐;宋健;孙守才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脏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药理机制和作用环节.方法:将68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中药治疗1个月组、中药治疗2个月组、中药治疗3个月组.然后将后5组用二甲基亚硝胺(DMN)造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各组实验结束时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3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含量较病理组均明显减轻(P<0.05),中药1个月组、中药2个月组及中药3个月组疗效依次递增,但彼此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沉积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Ⅰ、Ⅲ型胶原降解.

  • 浓度不同中药抑肝纤逆转肝纤维化的实验观察

    作者:王继;李兵顺;周俊英;刘金星;甄真;孔丽;刘芳

    目的:探讨中药抑肝纤对实验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方法:将已制备的肝纤维化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模型对照和正常对照5组.不同浓度中药抑肝纤分别用于实验组,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肝组织病理,Ⅰ、Ⅲ、Ⅳ型胶原定量和羟辅氨酸含量;观察肝组织TGF-p1、a-SMA免疫组化改变等.结果肝组织病理、Ⅰ、Ⅲ、Ⅳ型胶原分布和羟辅氨酸含量实验组明显好于模型组及模型对照组;肝组织TGF-β1、α-SMA基因表达实验组低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结论:中药抑肝纤对实验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 软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彬;周大桥

    建立肝纤维化的病理模型,观察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通过治疗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内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造型组,电镜下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表明软肝冲剂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杨震教授应用滋脾饮治疗肝硬化后期血证的经验

    作者:孙玉英;黄欣;王海洋

    目的:介绍杨震教授治疗肝硬化血证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学习,整理典型病案,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论:杨震认为,肝硬化日久,反复出血,损耗阴血,相火内生,中伤脾阴,采用滋脾饮来滋补脾阴,可同时兼顾肝、脾、胃、肾各脏腑,疗效可靠.

  • 甲基莲心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施京红;丁辉;董蕾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对体外培养的HSC-T6增殖、活化的作用,并探讨有效剂量。方法:用5、7.5、10、12.5、15、17.5、20、22.5和25μmol/L的甲基莲心碱分别处理HSC-T624、48、72、96h后,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倒置纤维镜观察48h处理后的形态变化。结论:甲基莲心碱具有抑制HSC-T6增殖、活化的作用,药物作用48h后的IC50为22.53μmol/L。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