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活动期患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郑炜;朱跃兰;马俊福;诸葛叶婷;刘小平;张继胜;侯秀娟

    目的 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和/或来氟米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芍甘附子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ACR (20/50/70)达标率,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及VAS评分,肌肉骨骼超声评价双手2~5掌指关节(MCPJ)、2~5近端指间关节(PIPJ)受累个数及MCPJ滑膜增生分级情况,安全性评价.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即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作冷、畏恶风寒、腰膝酸软、肢冷不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及肿胀个数、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及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疗后DAS28评分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R20/50/70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PJ受累个数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MCPJ滑膜增生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MCPJ、PIPJ受累个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2例肝功能异常并于试验结束时消失. 结论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西药在改善RA寒湿痹阻证患者全身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单用传统西药,安全性较好.

  •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何柳

    目的 分析探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84例,纳入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按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的61.90%比较显著更高(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Kamofsky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采取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加味芍甘附子汤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醊恩;杨景锋;杨毅;赵天才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流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尪痹颗粒组、甲氨蝶呤组、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6组均复制成AA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8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37d,采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结果: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剂量组AA大鼠血流变高切变率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与尪痹颗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小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流变低切变率明显降低,且与尪痹颗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浆黏度明显降低;加味芍甘附子汤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沉明显降低.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能降低AA大鼠血液浓、黏、聚程度,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机理与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变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含量有关.

  •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IL-1β及滑膜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天才;杨景峰;魏敏惠;卫培峰;郑波;安鹏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氨喋呤对照组(C组)、痹颗粒对照组(D组)、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组(E组).除A组外其余40只大鼠复制成CIA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0 d后,A、B两组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用药35 d后处死动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抑制滑膜组织中VEGF的异常表达.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全身和关节局部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清IL-1β炎症介质的产生和VEGF的异常表达有关.

  • 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癌痛临床观察

    作者:叶慧青;杨劲松;钟妙文;潘萍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治疗阳虚寒凝型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奥施康定止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加味芍甘附子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奥施康定日均需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便秘和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在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奥施康定的毒副反应.

  •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IL-6、IL-10含量的影响

    作者:杨景锋;赵天才;魏敏惠;卫培峰;安鹏;郑波

    目的 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L-6、IL-10含量的影响,并借以探讨本方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甲氨喋呤组(C组)、(九王)痹颗粒组(D组)、加味芍甘附子汤组(E组).除A组外,其余4组分别给予每只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CⅡ乳剂0.1mL,10天后加强注射0.1mL,诱导成关节炎模型.从造模后第20天起开始给予相应药液灌胃,A、B组:清洁水,1次/日;C组:甲氨喋呤水溶液,1次/周;D组:(九王)痹药液,1次/日;E组:加味芍甘附子汤药液(1.5g/mL),1次/日.连续用药35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L-6、IL-10的含量.结果 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与(九王)痹颗粒组及甲氨蝶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提高CIA大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方面与甲氨蝶呤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大鼠全身及关节局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均优于模型组,其中以加味芍甘附子汤组为明显.结论 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全身和关节局部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清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