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

    作者:陈岚华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康复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诊治的脑瘫患儿89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取得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康复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65.9%,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中,应用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的各项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康复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

    作者:朱文娟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将两组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的缓解作用较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较高.

  • 家庭康复护理对农村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丁常红

    目的:探究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方式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 80 例于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农村患者,纳入时间为 2016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 40 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脑卒中后偏瘫护理形式,实验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比 2 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干预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干预前 2 组患者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 2 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得以显著改善,但实验组干预后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重度障碍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参照组(77.5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农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肢体功能水平,从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效果起到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 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宗珍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组对比,观察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均为31例患者,比较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分对比,观察组经6个月干预后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运动能力、改善后期生存质量.

  • 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志红;张素珍

    目的:针对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康护理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部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两组.普通护理组进行普通护理,家庭康复护理组则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对这两组患者进行运动、神经功能的对比,并对它们的正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运动和神经功能都较护理前有着明显的提高,且生活能力良好,并且家庭康复护理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普通护理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进一步的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并且得到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治疗.

  • 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承芳;王正香;高瑞

    目的 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接收的56例脑性瘫痪患儿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小儿脑性瘫痪采取家庭康复干预,能够增强患儿的运动能力,增强临床疗效,促进身体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

    作者:张提

    目的 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瘴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瘴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惠儿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炎

    目的:探讨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78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相应护理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施相应护理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较前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且实验组病人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让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

    作者:张丽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和家庭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对出院病人及家属进行科学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并及时回访.结果:通过对45位病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其康复效果良好.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作者:吴良红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情况.结果 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后,其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家庭康户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

    作者:张芳

    目的: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份——2017年6月份接诊的自闭症患儿76例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TEC量表评分变化情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患儿情况改善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

    作者:亢瑞芳

    目的:分析在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方式选择中,家庭康复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由某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按照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行家庭康复式训练的40例患儿归入研究组,行家庭常规护理的4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同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运用.

  •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付霞

    目的:观察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的自闭症儿童中,抽取94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后ABC(自闭症行为评估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AB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实施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行为、语言、个人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 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秦蓓瑛

    即便脑卒中致死率高且致残率高,但是深受救治水平及诊治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其致死率明显下降,而存活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少数患者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加剧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作为脑卒中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产质量.本文以家庭康复护理为切入点分析其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作者:吕梅芬

    目的:观察和分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在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影响,并对结果予以评价.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出院后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理能力情况及患者遵医嘱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护理模式后,治疗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遵医嘱的情况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家庭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患者对于医嘱的执行情况也较佳,使得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

  • 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艳丽

    目的:探讨专人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工作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于家中根据其实际情况自行康复训练并定期来院复查,研究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于家中经专人管理模式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结果:两组出院时Barthel量表、FMA量表评价结果对比P>0.05;有效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Barthel量表、FMA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行家庭康复护理中实施专人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其康复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 双下肢胫腓骨骨折行骨牵引术后家庭康复护理研究

    作者:李华

    目的 研究双下肢胫腓骨骨折行骨牵引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双下肢胫腓骨骨折牵引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和护理后下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和运动耐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双下肢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手术过后,为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签约家庭医生看病享受“私人定制”

    作者:潘志刚;白璐

    家庭医生,又称全科医生,是受过专业训练、能够在社区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健康照顾的专业医生.与在大医院里工作的其他专科医生不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家庭医生能够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签约对象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因此,家庭医生并非是仅仅会看简单小毛病的“万金油”医生,而是具备各种防病、治病能力的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138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