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鼠听觉剥夺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田永胜;张萌;陈晓巍;艾星

    目的 探索一种建立稳定的小鼠听觉剥夺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取出生2个月、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正常的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各20只.实验组采用耳后径路开放听泡,用微型钻在耳蜗表面钻孔损毁双侧耳蜗结构;对照组仅做耳后切口不破坏耳蜗结构.术后动物饲养4个月,通过比较手术前后ABR测试结果,进行客观听力学评估.结果 实验组小鼠术后耳廓反射消失,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对照组听力正常.结论 耳后径路切除小鼠耳蜗,能够建立稳定可靠的听觉剥夺动物模型,对于听觉中枢可塑性的研究很有价值.

  • 耳蜗电刺激对听觉剥夺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淑玉;李晓明;李建红

    目的 建立听力障碍和耳蜗电刺激模型,探讨听力障碍及耳蜗电刺激对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SD幼鼠随机分成4组:①听觉剥夺组(auditory deprivation,AD);②听觉剥夺+早期耳蜗电刺激组(early intracochle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ICES1);③听觉剥夺+晚期耳蜗电刺激组(late intracochlearelectrical stimulation,ICES2);④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AD组、ICES1组、ICES2组在出生后第7天开始用阿米卡星500 mg/kg.d皮下注射,直到出生后第16天.对听觉剥夺的幼鼠分别于生后3周龄(早期干预组,ICES1)和生后7周龄(晚期干预组,ICES2)进行电刺激,持续3小时/天,共1周.然后对各组进行行为学检测,并与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①定位航行试验:早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1组)逃避潜伏期于训练后第3天及第4天逐渐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明显短于听觉剥夺组(P值均<0.05);晚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2)每日逃避潜伏期虽较听觉剥夺组稍有缩短,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明显延长(均为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早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听觉剥夺组,穿越平台的次数较听觉剥夺组明显增多(P<0.05),达同龄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晚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穿越平台的次数与听觉剥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丧失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早期耳蜗电刺激可以改善听力障碍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单侧听觉剥夺对声源定位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锦峰;戴金升;王宁宇

    目的单侧聋患者的耳间时间差和强度差信号不足或缺失,可造成其声源定位( sound localization,SL)能力欠缺和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力下降。单侧聋也会造成中枢听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导致单侧听觉剥夺。由于听觉中枢的可塑性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差异,处于发育早期的听觉中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听觉功能与结构完善的关键期,也是听觉剥夺后中枢适应性改变的敏感期。发生于敏感期的单侧聋会造成听觉通路深层次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突触联系的不当建立、皮层功能的跨通道重组等,导致双侧SL通路显著的偏侧性活动。听觉通路偏侧性形成是为了代偿耳间信号的不足,利用健耳完整的耳廓波谱信号来提高SL能力,听觉中枢的重构也是为了提高皮层神经功能区的效用。而这些适应性改变的基础则是不同感觉刺激诱导下的特征性分子及递质的改变。但是单侧聋后的中枢代偿性改变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发生于敏感期的代偿,持续到敏感期后便成了听觉康复的重要障碍,患侧听觉恢复后听觉通路的这种偏侧性也难以逆转,造成了目前单侧聋康复干预的困境。因此,为提高对单侧听觉剥夺特点的认识,本文将单侧聋及单侧听觉剥夺的相关内容做一回顾。

  • 生长相关蛋白-43在听觉剥夺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单珊;王淑玉;邢芳;李晓明

    目的:探索听觉系统发育和损伤后修复的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探索GAP-43与幼鼠听皮层发育和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幼鼠(3周龄、4周龄及8周龄大鼠)及耳毒性药物致聋鼠发育的不同阶段(2周2天龄大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后5天、12天及40天,即致聋的3周龄、4周龄及8周龄大鼠)GAP-43在听皮层的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结果发现GAP-43在刚出生大鼠听皮层阳性神经元高表达,随发育表达逐渐降低,出生后3周(NC P3W)的大鼠听皮层平均每高倍视野阳性神经元数为111.50±4.90,出生后4周(NC P4W)为84.17±3.24,出生后8周(NC P8W)为66.67±4.17;耳蜗损伤后早期GAP-43在幼鼠听皮层的表达反应性升高;结论 GAP-43与幼鼠听皮层发育和可塑性密切相关,GAP-43可作为听皮层乃至听觉系统发育和可塑性的重要标志。

  • 早期听觉剥夺对幼鼠听皮层NMDA受体亚单位的影响

    作者:王淑玉;李晓明;李建红;赵丽

    目的 观察听觉剥夺对幼鼠听皮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及NR2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听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各18只,每组分别按出生周龄不同分3、5、7周龄组,每周龄组6只.听觉剥夺组在出生第7天开始用阿米卡星(Amikacin)500 mg/(kg·d)皮下注射,直到生后第16天.对照组皮下注射相同次数、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分离出双侧听皮层组织,提取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听皮层NR1、NR2A、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听觉剥夺组各周龄组听皮层NR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3周龄及5周龄组听皮层NR2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3周龄组听皮层NR2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生后早期听觉剥夺降低了听皮层NMDA受体蛋白的表达,提示NMDA受体可能参与了听觉剥夺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 气导听觉剥夺大鼠螺旋神经节NSE表达及凋亡

    作者:谢宁;朱晓全;王玉平;王海波;夏阳

    目的 观察发育期气导听觉剥夺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细胞凋亡变化.方法 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听觉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听觉剥夺组于出生后早期行外耳道隔离,饲养于密闭隔音室,对照组正常食水、声音环境饲养;42 d后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耳蜗切片进行螺旋神经节NSE染色神经元计数及细胞染色观察.结果 听觉剥夺组大鼠ABR反应阈值[(38.18 ±5.54)dB SPL]较对照组[(26.67±3.89) dB SPL]增高(P<0.01);NSE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元着色浅淡,神经纤维着色基本正常;听觉剥夺组大鼠神经元计数[(7.883 ±0.987)个/视野]较对照组[(10.643±1.104)个/视野]减少(P<0.05);听觉剥夺组大鼠螺旋神经节可见散在凋亡细胞.结论 发育期气导听觉剥夺可造成大鼠螺旋神经节Ⅰ型NSE表达下降,神经元数量减少,出现细胞凋亡.

  • 听觉剥夺延缓大鼠上外橄榄核神经元抑制性突触的发育

    作者:时海波;殷善开;冯艳梅;贺数康弘;小宗静男

    目的 在出生后2周,大鼠上外橄榄核(LSO) 神经元所接受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投射从以γ-氨基丁酸(GABA)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甘氨酸为主,探讨听觉剥夺对该转变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压固定膜片钳技术,观察生后13~15 d听觉剥夺大鼠和正常发育大鼠LSO神经元中GABA和甘氨酸受体电流的构成比率.结果 在出生后4~6 d LSO神经元,GABA和甘氨酸受体电流成分分别为(65.7±5.3)%和(34.3±5.3)%,出生后13~15 d正常发育大鼠为(14.9±5.1)%和(84.1±5.1)%;出生后13~15 d听觉剥夺大鼠为(38.7±5.9)%和(61.3±5.9)%.与正常发育组相比,听觉剥夺大鼠LSO神经元接受较多的GABA能投射(P<0.001)和较少的甘氨酸受体电流(P<0.001).结论 听觉剥夺大鼠LSO神经元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转换现象出现部分受阻,听觉信号刺激与听觉中枢通路的发育相关.

  • 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法检测听觉剥夺大鼠下丘脑组织代谢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元坦;黄志纯;杨明

    目的 运用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法研究听觉剥夺大鼠下丘脑组织代谢变化,探讨听觉中枢可塑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8只雄性SD大鼠,应用高场强MRI(7.0 T)微磁共振波谱仪行1H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每只大鼠做2次MRS扫描:第1次对正常大鼠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2次在听觉剥夺(双侧耳蜗切除)后第4 d进行.采集感兴趣区(ROI)左侧下丘脑内波谱,分析该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值的变化.结果 听觉剥夺大鼠左侧下丘脑组织Cho/Cr值(0.637±0.044)显著低于听觉剥夺前(0.764±0.062,t=4.800,P<0.01).听觉剥夺前后NAA/Cr值(分别为1.192±0.057,1.235±0.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5,P>0.05).结论 1H-MRS可以在活体状态下用于研究听觉中枢系统的组织代谢变化,Cho/Cr比值下降可能是听觉剥夺后下丘脑神经元损伤的早期标志.

  • 听觉剥夺对大鼠听力的影响及生长相关蛋白-43在大鼠听皮层的可塑性表达研究

    作者:单珊;苗玉花;李晓明

    目的:研究在药毒性听觉剥夺后大鼠发育的不同时期耳蜗内电刺激后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在听皮层的表达情况,探索听觉系统损伤后修复的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对照组、药毒性听觉剥夺组(OAD组)、传导性听觉剥夺组大鼠听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药毒性听觉剥夺组和早期、晚期耳蜗内电刺激组所有标本中GAP-43在大鼠听皮层的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及应用RT-PCR方法检测GAP-4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耳蜗内电刺激(EIS1)后,GAP-43在大鼠听皮层免疫反应性急剧升高,平均每高倍视野阳性神经元数高达120.00±5.29/HP,与刺激前(OAD4W,93.25±4.30/HP)相比明显升高(EIS1/OAD4W,129.1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耳蜗内电刺激(EIS2,102.50±4.02/HP)后GAP-43在大鼠听皮层表达与早期刺激有平行的变化模式,与刺激前(OAD8W,81.67±3.76/HP)相比阳性神经元数亦明显升高(EIS2/OAD8W,123.74%±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刺激后阳性神经元增加的标准化率分别为45.53%和31.05%,早期刺激比晚期刺激的效果明显,且有与GAP-43蛋白在大鼠听皮层的表达模式平行的mRNA表达.结论:GAP-43是标记神经轴突再生、修复的间接指标,可作为突触可塑性的重要标志.

  • 听觉剥夺后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SHP-2基因的表达

    作者:黄河银;刘砚星;徐鸥;王玉杏;路虹

    目的研究双侧耳蜗毁损后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型(src-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tygosine phosphatase type 2,SHP -2)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和4个相应的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动物行双侧耳蜗损毁术,通过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RT -PCR技术检测各组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SHP-2基因的表达,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各实验组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形态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呈多样化表现;各对照组大鼠听皮层细胞形态正常。实验2、4、6、8周组SHP-2基因的RT -PC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0.28、1.5±0.04、2.5±0.08、11.0±0.06,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各实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听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凋亡的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SHP-2基因可促进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增生,增生的程度也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在这两个相互拮抗的因素中,凋亡是终的结果。

  • 听觉剥夺大鼠听皮层BDNF和TrkB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玉杏;徐鸥;刘砚星;黄河银;路虹

    目的 通过建立听觉剥夺(auditory deprivation,AD)的动物模型,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其功能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B)与听皮层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耳后切口暴露听泡并打开,实验组行双侧耳蜗损毁术建立大鼠AD模型,对照组不损毁耳蜗.于术后2 w分别检测两组动物ABR反应阈,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于术后2、4、6、8 w测定两组大鼠听皮层BDNF和Trk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 w,实验组动物双耳ABR反应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听觉剥夺后,听皮层BDNF与TrkB有相同的表达变化趋势,除术后6 w外,实验组第2、8 w BDNF与Trk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第4 w二者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DNF通过与功能性受体TrkB结合,参与听皮层神经元可塑性的调节,可能对神经元的损害具有代偿性修复作用.

  • 早期气导听觉剥夺对幼鼠听觉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枫;王方圆;黑任轶;刘顺利;米文娟;陈阳;邱建华

    目的 研究早期气导听觉剥夺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Corti器基底膜发育的影响.方法 SD仔鼠共60只,随机分为听觉剥夺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听觉剥夺组行双外耳道填塞后饲养于密闭隔声室,对照组在正常声音环境饲养,两组动物分别于出生后21、28、35,42及56天时行ABR检测,42及56天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Corti器基底膜发育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ABR反应阈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6天时为24.17 dB SPL,基本达到正常成年大鼠水平,听觉剥夺组大鼠随饲养时间延长ABR反应阈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5天时增高至39.47 dB SPL,去除双外耳道填塞物后ABR反应阈无明显恢复.扫描电镜可见对照组Corti器基底膜外毛细胞纤毛排列整齐,听觉剥夺组基底膜外毛细胞表面形成大量细小囊泡,纤毛末端膨大、融合.结论 出生后早期气导听觉剥夺可造成大鼠Corti器基底膜发育异常以及听觉障碍,表明气导听觉传入在听觉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