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TERC基因扩增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20例正常宫颈和100例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脱落细胞学标本及1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正常组、ASCUS、ASCUS-H、LSIL和H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9.44%、57.14%、41.86%和71.43%;在正常组、CIN1、CIN2、CIN3和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60%、66.67%、75%和100%.hTERC基因在正常组与上皮内瘤变各组以及与宫颈鳞癌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hTERC基因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采用FISH检测hTERC基因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方法 之一.
-
宫颈病变中hTERC基因扩增与hTERT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中hTERC基因扩增与hTERT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标本中hTERC基因扩增,免疫组化Sup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hTERT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r=0.814,P<0.05).hTERT蛋白阳性率亦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r =0.554,P<0.05).hTERT蛋白表达与hTERC基因扩增呈正相关关系(r=0.578,P<0.05).在CIN Ⅱ/Ⅲ与宫颈癌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高于hTERT蛋白,但在CIN Ⅰ组中却较低.结论 hTERC基因扩增和hTERT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结果相对客观,但对低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不如免疫组化hTERT蛋白的检测.因此,对于难以判断CIN级别的病例若能FISH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同时检测hTERC基因与hTERT蛋白有利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提示低级别癌前病变要加强随访.
-
hTERC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分析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性.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妇科收治的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异常的患者173例,再选择同期行宫颈检查无异常的4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PV感染与hTERC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hTERC阳性率7.50%、CIN Ⅰ患者hTERC阳性率15.79%、CIN Ⅱ患者hTERC阳性率46.15%、CIN Ⅲ患者hTERC阳性率68.63%、宫颈癌患者hTERC阳性率91.11%,随着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的进程,hTERC阳性率显著递增(P<0.05);高危型HPV感染合并hTERC阳性患者其癌前病变及癌比例为100.00%,显著高于高危型HPV感染的hTERC阳性患者以及无高危型HPV感染患者(P<0.05).结论 hTERC基因扩增参与到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宫颈病变分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hTERC基因阳性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宫颈组织 hTERC 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染色体端粒酶( 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6例宫颈石蜡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18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或鳞状上皮化生);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mtrae 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组30例;CINⅠ-Ⅱ组28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35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初治15例(鳞癌11例,腺鳞癌3例,腺癌1例),治疗后复发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上述标本的hTERC基因表达情况,并与宫颈癌其他筛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CINⅠ、CINⅠ-Ⅱ、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5.6%、10.0%、32.1%、65.7%、88.6%及95.0%。对照组和CINⅠ组hTERC基因扩增率均显著低于CINⅠ-Ⅱ、Ⅱ、Ⅲ级和宫颈癌组(均P<0.05);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递增而逐渐增加(χ2=12.270,P<0.05)。(2)宫颈组织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1%、79.3%、80.4%、85.9%、73.0%、3.92、0.24及0.60。结论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检测对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
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的扩增率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108例(CIN Ⅰ 39例、CINⅡ37例、CINⅢ32例),宫颈癌组24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共165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INⅡ、CINⅢ和宫颈癌hTERC基因的扩增率,分别为64.86%、75.00%和91.67%,明显高于CIN Ⅰ(15.38%)和正常对照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与正常对照组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的扩增率在各级宫颈病变均有一定的比例.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分级呈逐渐上升趋势,且hTERC基因在高度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低度病变.
-
MCM5蛋白和hTERC基因检测在预测CIN恶性潜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各病理学分级宫颈疾病中宫颈脱落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以及联合MCM5蛋白在CIN中的检测结果对准确判断(CIN)的预后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均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的hTERC基因的检测、免疫组化对组织的MCM5蛋白检测.结果:收集临床标本63例,其中对照组29例:12例宫颈炎性病变和17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研究组34例:8例CIN I及26例CINⅡ-Ⅲ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hTERC基因表达情况:扩增42例,阴性21例.MCM5蛋白表达情况:(-)21例,(+)15例,(++)20例,(+++)7例.病理学结果:宫颈炎症12例,CIN Ⅰ 8例,CINⅡ-Ⅲ26例,宫颈癌17例.MCM5蛋白阳性表达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IN组分别与炎症组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异常扩增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其阳性扩增率逐步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IN组与炎症组比较,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显著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C组比较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MCM5阳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与MCM5联合检测分别与MCM5或hTERC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M5蛋白阳性表达及hTERC基因异常扩增在宫颈鳞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临床指标;MCM5蛋白与hTERC基因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宫颈癌生物学预测指标,MCM5蛋白检测可作为hTERC基因检测的补充,对于hTERC基因异常扩增和(或)MCM5蛋白阳性表达的CIN患者,临床诊治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可指导临床对CIN的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