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远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作者:易建荣;黄亿初;吴军;张世炎;蔡松武;段金花;阴伟雄;林立丰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清远市城区及所辖3个县城区内所捕获的155只褐家鼠、13只黄胸鼠、2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65%、0和50.00%,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9.82、84.92和453.70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调查报告

    作者:王军建;陈立奇;周纯良;刘文;李原浩;戴德芳

    目的:试验观察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结果:0.025%杀鼠灵和 0.005%溴敌隆投药期28d,摄食饵点数和毒饵消耗量未见下降(杀鼠灵= 76.16+0.217x,溴敌隆= 83.49+0.010 4x),两种灭鼠剂的抗药性差异无显著性(t=0.213 3,P>0.05).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72.72%(8/11),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70.00%(7/10).结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119 3,P> 0.5).

  • 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

    作者:梁练;张世炎;胡杰;戴广祥;李玉莲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应用抗凝血灭鼠剂以来,家栖鼠抗药性发生情况以及演变规律,为灭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捕捉黄胸鼠和褐家鼠,按全国鼠类抗药性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0年,黄胸鼠由敏感种群逐步产生抗药性个体,当使用到17年,湛江市区黄胸鼠便形成抗药性种群,但改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同一时期各地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频度及使用方法对黄胸鼠抗药性有所影响;褐家鼠抗药性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抗药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76,P<0.01).结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要遵循鼠类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开展定期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才能确保灭鼠效果及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应用时间.

  • 溴敌隆防制家栖鼠的实验室和现场评价

    作者:董天义;董民;常涛;王寿全;牛发祥

    目的:评价溴敌隆防制家栖鼠的效果.方法:实验室毒力测定和摄食试验;现场灭鼠效果考核.结果:(1)溴敌隆对大白鼠的急性LD50和回归方程分别为0.86(0.80~0.92)mg/kg和(Y)=6.11+17.07x,慢性LD50和回归方程分别为0.16(0.15~0.18)×5mg/kg和(Y)=15.80+13.72x;对小白鼠的急性LD50和回归方程分别为1.19(1.01~1.27)mg/kg和(Y)=4.46+9.69x,慢性LD50和回归方程分别为0.22(0.20~0.25)×5mg/kg和(Y)=10.57+8.60x.(2)0.005%溴敌隆毒铒对大白鼠和小白鼠无选择和有选择摄食试验,都达到100%毒杀率;有选择试验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95和1.44.(3)现场试验,投毒饵7d灭鼠率66%,21d和35d灭鼠率分别为84%和95%.结论:溴敌隆对两种家栖鼠毒性强,适口性好,毒效高.

  • 江门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作者:陈火华;黄善盛;朱宇平;易建荣

    目的 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江门市城区(蓬江、江海、新会区)内所捕获的129只褐家鼠、37只黄胸鼠、15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10.81%和46.67%,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2.00、143.12和582.41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黄胸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 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杀抗药性黄胸鼠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军建;龙浩宇;姚松银;黄志雄;陈立奇

    目的初步观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杀抗药性黄胸鼠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无选择性试验和现场间隔投药方法.结果在实验室黄胸鼠摄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饵4 d,两组毒杀率分别为81.25%和85.00%.现场考核,在检测有抗药鼠的两个单位中,应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60 d内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33%;用未改良的抗凝血灭鼠剂未控制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16.14%;另7个未检测是否有抗药鼠的单位,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45~60 d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1.37%.结论初步认为改良抗凝血灭鼠剂能够毒杀对抗凝血灭鼠剂有抗药性的黄胸鼠.

  • 广州市斯氏屋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初步研究

    作者:易建荣;段金花;林立丰;张世炎;梁练;阴伟雄

    目的 探讨斯氏屋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参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广州市所辖9个区内所捕获的53只斯氏屋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存活率为3.8%,其总平均摄药剂量为30.31 mg/kg,存活平均摄药剂量为58.29 mg/kg.经与同期同地家栖鼠抗药性比较,该鼠种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敏感性介于黄胸鼠与褐家鼠之间.结论 控制斯氏屋顶鼠可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特殊环境(冷库)双氯敌鼠铵防治褐家鼠药效观察

    作者:曲宝泉;单宝德;霍新北;张奎卫;李凤霞;王学军;张世水;孙林;宫学诗

    目的 双氯敌鼠铵为我国新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抗凝血灭鼠剂,观察该药在特殊环境(冷库)防治褐家鼠的杀灭效果.方法 在0.005%双氯敌鼠铵小麦(占95%)及玉米(占5%)混合毒饵中加入0.5%食盐作为引诱剂,用一次投放法灭鼠,用鼠迹法做药效考核;从灭鼠后第2个月开始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和药效,每月1次,连续6次.结果 投饵前鼠密度为55.47%,投饵后27及40 d时鼠密度分别降至0.78%和0,灭效高达98.59%和100%.灭鼠后第2~7个月鼠密度均为0,灭效均高达100%.结论 双氯敌鼠铵对褐家鼠适口性好,在特殊环境中一次投饵的药效较为理想.

  • 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试验观察

    作者:王军建;陈立奇;龙浩宇

    目的:观察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方法:在实验室作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分别摄食0.025%杀鼠灵、0.025%敌鼠钠盐、0.005%氯敌鼠、0.037 5%杀鼠迷、0.005%溴敌隆毒饵4 d.结果:黄胸鼠死亡比分别为0/5、0/5、1/5、2/5、2/5.黄胸鼠对溴敌隆抗性发生率为50%(5/10).摄食溴敌隆或杀鼠灵或杀鼠迷存活鼠,对杀鼠灵抗性发生率为100%(10/10),杀鼠灵抗药性试验存活鼠对大隆抗性发生率为62.5%(5/8).结论:发现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了交叉抗药性.

  • 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测定

    作者:曹煜;王宇;王大伟;丛林;董天义

    目的 测定黑线姬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 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7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54+2.90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3.18(2.44~4.14)d和20.12(8.42~48.06)d.结论 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21 d存活即为抗性鼠.

  • 长春市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调查

    作者:张莹;李硕;刘晓倩;苏臣;史森;宋日哲

    目的 掌握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情况,为家栖鼠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对长春市内捕获的29只褐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为3.45%,总平均摄药剂量为19.86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褐家鼠未形成抗药性种群,只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 长春市城镇灭鼠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黄胸鼠对大隆的实验室抗药性测定

    作者:肖奇友;王军建;龙浩宇;黄志雄

    目的停止使用溴敌隆3年后,观察黄胸鼠对大隆的抗药性变化,为鼠害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无选择性试验方法,检测黄胸鼠对大隆的抗药性.结果20只黄胸鼠摄食0.005%大隆颗粒毒饵4~11d,11 d内全部死亡,20只黄胸鼠摄食0.01%大隆颗粒毒饵3~6 d,6 d内全部死亡.经出血情况观察,证实均为抗凝血灭鼠剂所致.结论黄胸鼠对大隆未产生抗药性,可以用大隆防制害鼠.

  • 济南部队褐家鼠抗药性及抗凝血剂灭鼠研究

    作者:薛健;刘敬苍;周光智;李新军

    目的:测定褐家鼠的抗药性,观察抗凝血剂灭鼠效果.方法:抗药性调查,采用毒饵消耗法;灭效观察,采用3d饱和投饵法.结果:济南市和许昌市部队驻地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发生率分别为2.04%和4.17%;潍坊市和辉县市虽未发现抗性鼠,但部分敏感褐家鼠个体对杀鼠灵的药物耐受性已经明显增强.溴敌隆、杀鼠迷和敌鼠钠盐3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的实验室毒杀效果,无选择摄食试验毒杀率均为100%;而有选择摄食试验毒杀率分别为92.86%,61.54%和38.46%,摄食系数依次为0.70、0.45和0.22;现场灭鼠试验,溴敌隆和杀鼠迷毒饵盗食率明显高于敌鼠钠盐,灭鼠率则分别为85.11%、87.33%和81.55%,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今后应加强抗药性监测,合理指导灭鼠用药,以减少褐家鼠抗药性的进一步发生.

  • 广东省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作者:易建荣;林立丰;段金花;吴军;蔡松武;邹钦;张贤昌;阴伟雄;卢文成;陈文胜

    目的 探讨广东省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广东省5市所捕捉的769只褐家鼠、303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69%和12.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36和131.96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褐家鼠均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 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湖北省蕲春县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研究

    作者:王谷生;岳木生;谭梁飞;张令要;张继坤;王卫东;宁振兴

    目的 探讨蕲春县应用抗凝血灭鼠剂以来,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 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 在湖北省蕲春县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进行6次褐家鼠抗药性监测,共208只测试鼠,仅有3次各有1只存活,且后4次监测的试鼠无论雌雄、低和高平均致死剂量,都明显低于1995年以前的水平,但平均致死天数较1990年首次监测时有所延长.结论 蕲春县在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23年后,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仍高度敏感,对抗凝血药物的耐受能力均低于黄胸鼠和小家鼠,可以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灭褐家鼠.

  • 黄胸鼠对六种抗凝血灭鼠剂的选择性试验

    作者:王国良;李斌;冯星明;蔡文凤;吴鹤松;董兴齐;马永康

    目的为控制黄胸鼠筛选适口性较好的抗凝血灭鼠剂.方法在实验室将黄胸鼠单个笼养和集体群养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分别测定6种灭鼠剂的毒力及适口性.结果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适口性和毒效均优于第一代.结论在鼠类产生抗药性种群的地区灭鼠,可更换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 佛山市城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李锦清;李荣彪;游巨荣;翁约球;易建荣

    目的 调查佛山市城区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经对佛山市城区内捕获的30只褐家鼠、38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和34.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5.27和395.52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对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结论 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烟台市2种毒饵灭鼠效果的观察

    作者:王桂强;孙坚强;李丽;杨秀山

    目的 了解烟台市配制的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迷毒饵和第2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灭鼠效果.方法 统一时间、统一方法,实施饱和投毒法.投毒后的第2、3天查补,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投,每间房(15 m2)投毒饵2堆,每堆10 g.室外在鼠经常出没的墙根每5 m 1堆.结果 盗食率2组均以投毒后第2天高,第3天低.溴敌隆和杀鼠迷2种毒饵的校正灭鼠率分别达到了81.00%和91.09%.结论 2种毒饵盗食率及灭鼠率均较高,特别是杀鼠迷,可作为城乡大面积灭鼠时推广使用的鼠药.该市鼠类是否对溴敌隆产生抗药性需引起注意.

  • 杀鼠醚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测定

    作者:李长安;赵有林;孙润堂

    目的 了解杀鼠醚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杀鼠醚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洛川县一养殖场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 杀鼠醚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61,达到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86.88%,达到B级.结论 杀鼠醚毒饵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现场灭鼠效果较好.

  • 上海市青浦区小家鼠对第一代、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作者:任志华;潘引君;谢玲丽;殷未申

    目的 了解青浦区小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 现场捕获小家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5%杀鼠灵毒饵和0.01%溴敌隆毒饵.结果 25只小家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736.49mg/kg; 26只小家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0.00%,平均致死剂量为141.88mg/kg.结论 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对第一、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未产生抗药性,可以考虑轮流使用这两类灭鼠剂进行灭鼠工作,但应加强对其抗药性的监测,合理用药.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