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991~1993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罗成旺;陈化新

    本文总结了1991-1993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人间和动物间疫情的监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人间疫情和动物间疫情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规律;论证了不同类型疫区均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流行特点;阐明了我国在野外感染EHF,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在居民区感染EHF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其它一些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小兽,其传染源作用,尚应加强研究,证实了EHF主要传染源种群数量、密度带病毒率、常因年度、季节、地区有较大波动,但相对而言,又比较稳定;证实了疫区主要传染源的带病毒鼠指数大小与当地EHF发病率高低有一致性关系,提出了在流行高峰前当地主要传染源带病毒鼠指数(√密度×带病毒率),作为指标,预测流行趋势或流行强度.以上监测结果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制EHF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卫生防疫部门制订防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广州市白云区1998-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作者:李曦然;邱季春;熊远;陈化新

    广州市白云区地处市内的北部,北面与从化市相邻,南面与老城区结相接,共有15个镇和5条行政街,常住人口82万(以2000年年底计算),流动人口约50多万.1998-2000年在我区的白云山风景区开展了鼠间疫情监测,检出褐家鼠HV抗原和抗体阳性,现报告如下.

  • 2011-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鼠类种群变化情况分析

    作者:柳小青;刘仰青;陶卉英;马红梅;付仁龙;郑卫青

    目的 了解江西省南昌市鼠类种群变化情况,为防治鼠类危害和预报预警鼠传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于不同时间,在不同环境类型下,采用夹夜法监测鼠类种群变化情况.结果 南昌市鼠密度0.83%,春、夏季较高,其中居民区鼠密度低,特殊行业其次,农村自然村高;2011-2013年鼠密度较高,2014-2016年鼠密度较低;南昌市褐家鼠所占比例为36.79%,小家鼠为32.24%,黄胸鼠为26.82%.结论 南昌市鼠密度较低,且呈逐年降低趋势,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鼠种.加强鼠密度监测,对预防鼠害和防治相关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从褐家鼠体内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案例分析

    作者:王颖;于长友;张宏伟;邵柏;耿金培;刘明杰;方绍庆;王黎光

    目的 对褐家鼠体内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为鼠传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对褐家鼠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检测出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G的浓度为46.50 ng/ml.结论 医学媒介携带病原微生物潜在危险性存在且不容忽视,为保障口岸卫生安全,口岸医学媒介监测工作应由单一的种群本底调查转向种群、病原体等多元化监测.

  • 世界家鼠鼠疫流行概况与防制办法

    作者:苑勇业;刘成和

    家鼠是家鼠属的泛称.家鼠属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家栖、野栖和家野两栖3种类型,这些鼠类分布于世界各地.自从发现鼠疫菌和流行病学确认了黄胸鼠、褐家鼠、黑家鼠、缅鼠等鼠类作为人类鼠疫主要传染源之后,对家鼠的生物学、流行病学,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形成规律,防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疾风暴雨般的大流行可能不再会发生了,但是,目前家鼠疫源地不仅从静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又趋活跃,鼠间鼠疫、人间鼠疫不断发生,为了作好防范现将流行概况与特征加以阐述:

  • 珠海口岸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作者:马洪波;黎挺为;李子怀;王宏;熊远;王鸣;梁彩云

    本文报道了珠海各口岸地区鼠密度和鼠间RFHS感染情况,其中总鼠密度为4.01%,以九洲港高,为8.84%,优势种群为褐家鼠;鼠总带病毒率为2.1%,以黄毛鼠带毒率高,为4.5%;鼠血抗体阳性率为4.9%,以褐家鼠抗体阳性率高,为8.3%.本研究提示珠海口岸有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并有引起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可能性.

  • 褐家鼠种群特征与汉坦病毒感染的关联分析

    作者:江佳富;吴晓明;左曙青;王日明;陈立泉;王炳才;敦哲;张泮河;郭天宇;曹务春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HV)优势宿主褐家鼠感染H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北京不同地区、生境捕获的褐家鼠,用统一的调查表记录宿主动物及环境特征,采用针对HV M基因片段的巢式RT-PCR法检测其带病毒情况,运用SPSS软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10种相关因素中,6种与褐家鼠HV感染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年鼠、处于繁殖期、体表皮肤有伤痕是褐家鼠HV感染的危险因素.雄性睾丸位于阴囊内与雄性HV感染有非常高的危险度(OR=30.92).发情期雄性个体的体表疤痕率高于非发情期个体(P=0.049),两者的交互作用与HV感染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从现场多途径观察研究证实:HV在褐家鼠中存在平行传播,雄性的侵犯行为促进HV的传播.

  • 山东省首次发现普通鼩鼱携带汉坦病毒抗原

    作者:毕振强;王志强;王显军;王玫;马卫胜;宋绍霞;王志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主要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山东省1962年发现首例HFRS患者、1983年开始HFRS监测,22年来从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背纹仓鼠、小家鼠、臭鼩鼱等检测出汉坦病毒(HV)抗原,却从未从普通鼩鼱(Sorex araneus)检测出HV抗原[1,2].2004年12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首次从山东省济宁市HFRS疫区捕获的普通鼩鼱检测出HV抗原.

  • 近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吴光华

    现将近年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作一介绍.1.HFRS疫区分布:HFRS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我国HFRS除青海、新疆未发现病例外(但新疆从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检出HV),其余省(区、市)均曾有过病例报道.1950~2001年我国HFRS共发病140余万例,发病多的省有山东、湖北、陕西、浙江、安徽、黑龙江、湖南、江西等[1-3].发病居前五位的省1999、2000年均为山东、黑龙江、河北、辽宁、陕西;2001年为山东、河北、黑龙江、陕西、辽宁.

  • 云南玉溪地区首次发现斑点热

    作者:李雪梅;张德荣;陈存文;方桂琼;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卫生防疫站;张纯;郑毅;张远富;贺金荣;王仕明;常丙功;阮树祥;董国有;彭开荣;鲁春明

    玉溪市红塔区地处云贵高原西南、云南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辖2乡7镇30多万人口。1999年6~8月对7个镇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例组)进行调查,以非发热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用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原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抗体效价≥1∶8为阳性;根据抗体滴度、排除其他立克次体感染后确诊16例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热)病例。  调查本地常住人口273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8%,GMT为13.8,其中病例组阳性率为18.0%(38/211),GMT为14.6,对照组阳性率为8.1%(5/62),GMT为9.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4.4%(19/132)、17.0%(24/141),差异无显著性(χ2=0.35,P>0.05);年龄组阳性率:<7岁27.3%(6/22),7~18岁10.2%(6/59),19~40岁12.6%(11/87),>40岁19.1%(20/105),经检验χ2=5.08,P<0.05。6个镇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高仓34.2%(14/41),大营街20.7%(17/82),州城10.0%(1/10),研和9.5%(2/21),春和9.4%(6/64),北城6.4%(3/47)。在高仓、大营街、春和三镇捕获的46只家鼠血清中检出阳性6份(褐家鼠4份、黄胸鼠2份),阳性率13.0%。鼠体表采到蜱8只,村外草丛中采到蜱6只,经初步鉴定为粒形硬蜱(12只)、血红扇头蜱(2只),鼠带蜱率、带蜱指数分别为:黄胸鼠16.7%(2/12)、1.5(3/2),褐家鼠14.7%(5/34)、1.0(5/5)。总带蜱率、带蜱指数分别为15.2%、1.1。确诊病例16例,平均潜伏期6 d,焦痂发生率43.8%(7/16),有中高度发热,呈弛张热型,持续2~15 d;多数出现头痛或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头晕、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嗜睡等症,少数出现结膜充血、关节痛等;皮疹多不明显,6例在躯干、四肢或臀部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发热5~8 d出疹,持续3~4 d消退;2例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以上结果提示:①红塔区存在北亚蜱传斑点热,很可能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这在玉溪市乃至云南省都属首次报道;②由于IgG抗体产生较晚,因而本次调查病例组抗体阳性率可能低于实际感染率;③病例与抗体阳性者的比例为1∶2.4(16/38),且对照组检出阳性证据,说明北亚热除显性感染外还存在隐性感染;④结合从家鼠体表采集到媒介蜱、鼠血清中检出北亚热抗体,推测该区北亚热可能是以住宅型为主的自然疫源性感染,这也可能是儿童和老人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由于未调查野鼠,因而尚不能肯定是否存在野外感染;⑤调查发现多数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焦痂和皮疹发生率较低,这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⑥调查7镇中6镇发现阳性证据,从3镇捕获鼠类的血清中检出抗体,说明北亚热在该区分布可能较广,有必要进一步调查。

  • 褐家鼠肝内寄生曼氏裂头蚴的报道

    作者:戴友枢

    1984年7月笔者在昭通市郊富强大队从事鼠疫监测中,解剖褐家鼠时发现肝内有一活虫体,大小约8.0 cm×0.4 cm,乳白色,虫体呈扁平状,全身布满横纹,头钝圆,头顶端微凹,尾部稍尖,雌雄同体.根据上述特征初步定为曼氏裂头蚴.后经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究室刘恒孝教授鉴定认可.

  • 广州管圆线虫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作者:谭峰;潘长旺

    广州管圆线虫病,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Eosinophilicmeningitis or Meningoencephalitis,EM),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由我国陈心陶教授于1935年首先在广州黑家鼠和褐家鼠体内发现.

  • 湛江市区褐家鼠和黄胸鼠膜壳绦虫感染调查

    作者:吴军;易建荣;段金花;阴伟雄;张世炎;梁练

    目的了解广东省湛江市区褐家鼠和黄胸鼠膜壳绦虫的感染情况. 方法笼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乙醚处死后解剖检查膜壳绦虫感染情况. 结果在捕获的203只鼠中检出52只感染膜壳绦虫,感染率25.62%;其中2只同时感染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褐家鼠膜壳绦虫感染率明显高于黄胸鼠(分别为29.80%和13.46%,P<0.05).鼠膜壳绦虫感染率与其体重显著相关.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度为1~65条,平均为(5.388±10.232)条;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度为1~10条,平均(5.200±3.701)条.缩小膜壳绦虫寄生于鼠胃、小肠和大肠;微小膜壳绦虫寄生于鼠小肠.结论湛江市区褐家鼠和黄胸鼠膜壳绦虫的感染较为普遍,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 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作者:万康林;郭衍;许世锷;张哲夫;谢林崇;潘林祥;罗敬平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 黄胸鼠和褐家鼠对15种食物的选择性试验

    作者:王国良;李斌;陶开会

    目的为控制黄胸鼠和褐家鼠,筛选配制毒饵所用的基饵及工具捕捉用诱饵.方法用稻谷、大米、玉米、小米、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蚕豆、豌豆、黄豆、油条、馒头、马铃薯、苹果、梨等15种食物分别与小麦对照,进行实验室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两种家鼠对所试食物的适口性以小米好,其次为谷物、水果类,豆类差.结论药物控制黄胸鼠以小米、大米、稻谷、碎玉米粒、小麦作基饵较好;褐家鼠可用小米和小麦作基饵.用工具捕捉这两种家鼠好的诱饵是馒头.

  • 江苏口岸褐家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作者:胡双双;吴炳耀;何江;陆永昌;杨庆贵;陈峰;孙立新

    目的 研究褐家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特征,为国境口岸鼠形动物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对江苏口岸本底及输入性褐家鼠CO Ⅰ基因的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GenBank的褐家鼠信息,对褐家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 获得48个国内外褐家鼠CO Ⅰ基因序列,测出的605个序列位点中保守位点587个,可变异位点18个,核苷酸平均差异数为(2.510 000±0.000 640);江苏口岸本底褐家鼠仅为1个单倍型,非江苏口岸褐家鼠多态性丰富.结论 不同地区的褐家鼠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该差异与地理位置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 褐家鼠的生长发育

    作者:姚伟兰;戚根贤;王骏;杨标

    目的:观察、分析从出生至100日龄褐家鼠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通过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褐家鼠的肥满度.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每隔5d对幼鼠进行称重、测量;肥满度研究则是对野外褐家鼠进行称量、解剖、分析.结果:100日龄前褐家鼠体重增长与日龄成直线关系:W=6.855±1.135t(r=0.9930>t0.01);体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L=44.12+112.7725-13.0586/t ;尾长、后足长、耳长与日龄关系均为指数增长关系,其方程分别为: M=14.92+111.0189-13.0586/t、F=8.39+28.6915-10.5778/t、E=1.58+16.5813-8.8681/t.体重与体长关系为: W=3.588×10-4L2.482 .结论:根据对野外种群的研究表明, 褐家鼠肥满度随年龄组增长而增加, 种群肥满度秋季大于冬季.

  • 环丙醇类衍生物不育剂对褐家鼠的控制效果

    作者:陈东平;王酉之;杨世枣

    目的观察褐家鼠摄取化学不育剂环丙醇类衍生物的日摄入量、半数不育剂量(CD50)值、睾丸病变.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饲养,饲以1%毒饵,10 d后处死进行雄性鼠生殖系统病理学观察;经口给药并用寇氏法计算其CD50值.结果褐家鼠平均日摄取环丙醇类衍生物不育剂药量为93.8 mg;观察活精子数、计算精子死亡率和附睾溃疡率,证实雄性鼠生殖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其CD50值为115.88 mg/kg(78 04~172.07 mg/kg).结论褐家鼠日摄取不育剂药量93.8 mg可致其中毒并导致不育.

  • 江苏4地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章进宝;孙俊;石健峰

    目的:调查江苏省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制定的"鼠类对抗凝血灭鼠剂敏感性和抗药性试验方法”.结果:褐家鼠平均致死剂量为18.53mg/kg,平均致死天数5.7d,黄胸鼠平均致死剂量133.55mg/kg,平均致死天数6.8d.试验结束后产生抗药性的个体褐家鼠4只,黄胸鼠2只.结论:2种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耐药力增强,有产生抗药性的趋势.

  • 褐家鼠雄性不育处理后的社群生殖行为研究

    作者:王酉之;陈东平;马林;杨世枣

    目的 研究褐家鼠不育雄性的社群生殖行为.方法 (1)春季将30只雄性褐家鼠分为5组,每组6只;其中不育高等位鼠2只、多数低等位鼠5只、少数低等位鼠2只,混以普通可育鼠4、1、4只作为1~3组,不育鼠6只和正常可育鼠(对照)6只为第4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追逐、斗殴、爬跨行为.(2)将上述各组鼠与未孕雌性鼠10只同笼饲养12 h,2周后处死,观察鼠受孕率及胎仔数.结果 (1)高等位组,鼠追逐、斗殴行为分别为71.4、23.5次/5 min,孕率1/10;多数低等位鼠则为17.9、11.02次/5 min,孕率4/10;少数低等位鼠为67.4、20.9次/5 min,孕率1/10;不育组鼠为64.4、22.0次/5 min,孕率为0;对照组孕率为7/10;(2)爬跨行为,高等位组为11.7次/5 min,低等位鼠、少数低等位鼠、全部不育鼠分别为17.0、11.0、12.4次/5 min;(3)经统计学处理,确认有高等位鼠存在组,攻击行为频次明显增强,交配行为频次减少,而低等位组则相反.结论 不育处理后社群生殖行为(雄性功能)未受影响,由于不育高等位鼠的"竞争性繁殖干扰"与不育的双重作用,促使群体孕率显著下降.

168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