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邰传朕;鲍纪雪;许秀峰;卢瑾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7)评估抑郁及焦虑程度,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评估是否伴有童年虐待(当CTQ的5大临床条目中任何1条达到界值分,在本次研究中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采用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等多项测试评估被试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在BVMT-R[(37±15) vs.(50±10)]等测试中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s <0.05);而在WCST错误应答数[(56±34) vs.(38±17)]等测试中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s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BVMT-R得分与HAMD总分(β=-0.52)及躯体忽视(β=-0.60)呈负向关联;WCST错误应答数与情感虐待(β=-0.40)呈负向关联,与躯体忽视(β=0.57)呈正向关联.结论:既往童年期虐待经历、抑郁严重程度可能是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

  • 大学生约会暴力与成长因素分析

    作者:邓湘宁;谷来有

    大学生约会暴力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Makepeace[1],报告被调查大学生中1/5有约会暴力之后,研究开始增多.约会暴力除了可导致伤害和死亡,约会暴力受害者更容易有危险的性行为、不健康的饮食、药物滥用和自杀意念/自杀企图[2];有约会暴力的青少年,成年后更容易在伴侣关系中出现暴力[3,4].为探讨我国大学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和因素,笔者对某大学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学者关注,重视大学生约会暴力问题.

  • 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认知偏差及认知情绪调节的比较

    作者:李武;胡春凤;李龙飞;张永强;李猛

    目的: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在童年虐待经历、认知偏差、认知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问卷(DAS)、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对83例发作期双相抑郁障碍患者、76例发作期单相抑郁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双相抑郁组CTQ-SF总分[(41.34±5.92) vs.(38.28±7.90)]及躯体虐待[(6.81±1.93)vs.(6.08±1.80)]、性虐待因子[(6.35±1.49)vs.(5.42±0.94)]分均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78、2.45、4.66;P<0.05或P<0.01).双相抑郁组DAS强制性因子[(22.12±3.55)vs.(20.82±4.51)]、依赖性因子[(22.43±5.20)vs.(19.87±5.18)]、自主性态度因子分[(24.63±7.24)vs.(22.41±5.95)]及CERQ-C自我责难[(14.24±2.47)vs(13.43±2.42)]、接受因子分[(13.98±3.66)vs (12.82±2.94)]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而认知哲学因子分[(16.47±5.42)vs.(18.45±4.00)]低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04、3.11、2.10、-2.60,P<0.05或P<0.01). 结论:双相抑郁较单相抑郁症患者可能具有更多的童年虐待经历,更为严重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与认知情绪调节问题.

  • 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对照研究

    作者:郑会蓉;傅锦华;李凌江

    目的 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成年后罹患强迫症的关系及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 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评定量表(Y-BOCS)量表、童年创伤与虐待量表(CAT)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41例强迫症患者和36位正常人施测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编访谈提纲对2组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①强迫症患者CAT总分及惩罚、负面环境两个分量表上的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0.16±21.03)分、(12.03±4.24)分、(19.77±9.74)分,对照组为(35.35±14.78)分、(9.92±2.51)分、(12.54±8.14)分],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除惩罚P<0.05外,余P<0.01).负面环境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强迫症结局的14.67%.②强迫症患者在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4个分量表上的评分[(5.13±2.28)分,(4.10±2.12)分,(2.71±1.87)分,(2.52±2.34)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矛盾性分量表的评分[(5.03±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0±2.40)分],差异有显著性.家庭环境中娱乐性和亲密度两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R<'2=0.2078,R<'2=0.2784),这两个因子对强迫症结局的贡献为27.84%,其中娱乐性能解释强迫症结局的20.78%.③访谈发现,强迫症组与对照组在父母个性、本人个性、童年经历及家庭环境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不良家庭环境在强迫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成年后人格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 社会支持在童年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敏;郭菲;陈祉妍

    目的 探讨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主观知觉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抑郁量表(CESD)对907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社会支持、自尊和抑郁得分分别为(33.88±9.35)分、(68.31±12.01)分、(36.62±4.80)分、(35.85±9.20)分,童年虐待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1),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社会支持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①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自尊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42%;②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54%.结论 童年虐待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同时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

  • 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

    作者:吴韦玮;陆邵佳;位照国;彭红军;李凌江

    目的:探讨童年期受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利用童年创伤问卷将入组的重症抑郁症患者及健康成人分为童年虐待组和无童年虐待组,所有被试均完成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及认知偏差问卷.结果: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得分、抑郁-歪曲得分上,诊断有显著主效应,仅认知哲学评分中,童年创伤无主效应.完美化因子评分中,童年创伤与诊断有显著交互作用,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患者显著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与抑郁-歪曲得分是抑郁程度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抑郁症患者及伴童年虐待者均比健康人有更严重的认知偏差,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对完美化的追求更明显.负性认知偏差是抑郁症的有力预测因子.

  • 童年虐待与抑郁发生的机制研究

    作者:甘宇;史战明;胡华

    近年来,童年虐待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然而童年虐待与抑郁发生之间的可能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分别从社会心理因素、神经生物因素、脑结构及基因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抑郁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童年虐待 抑郁 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