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致死量久效磷中毒家兔体内游离毒质储存库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致死量久效磷中毒家兔体内是否存在游离毒质(FOP)的储存库.方法 48只青紫蓝家兔分为2组:久效磷5LD50(11.12 mg/kg)组24例,10LD50(22.24 mg/kg)组24例.家兔中毒经皮下给药.于中毒后1、6、24、96 h,取血、胆汁、肝、肾、脑、肺、肠、肌肉和脂肪组织,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制备组织匀浆.用DTNB酶动力学法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酶抑制法测游离有机磷毒质(FOP)含量.结果 5LD50中毒后1、6、24、96 h时间点,血浆、血细胞、胆汁FOP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织间FOP含量比较1、6 h,P<0.05;24、96 h,P>0.05;中毒后96 h,血、各组织中无FOP残留时,胆汁中仍有高浓度的FOP.10LD50组与5LD50组比较,FOP在血、胆汁、组织中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久效磷中毒FOP在血、胆汁及各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中毒早期,血和各组织是FOP的重要储存库,随中毒时相延长,胆囊中的胆汁成为OP中毒动物体内FOP重要的贮存库.中毒剂量增加,FOP在体内的储存量增加.
-
不同水溶性有机磷染毒家兔血及脂肪组织中游离毒质的动态分布
目的 探讨不同水溶性有机磷杀虫剂(OP)其游离毒剂(FOP)在染毒家兔血及脂肪组织中的分布过程和意义.方法 72只雄性青紫兰家兔分为3组:久效磷5 LD50组(11.12mg/kg),敌百虫5 LD50组(556.0mg/kg),甲基对硫磷5LD50组(37.05mg/kg).每组24只,每小组6只.家兔染毒经皮下给药.染毒后1,6,24,96 h取血和脂肪组织,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制备脂肪组织匀浆,用DTNB酶动力学法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酶抑制法测游离有机磷毒质(FOP)含量.结果 染毒后1,6,24h,久效磷、敌百虫、甲基对硫磷染毒血浆间比较,血细胞间比较和脂肪组织间比较,FOP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P<0.05;血细胞:P<0.05;脂肪:P<0.05);相同时相久效磷脂肪组织FOP浓度与血浆和血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敌百虫脂肪组织FOP含量为血浆和血细胞的数倍(P<0.05),而甲基对硫磷FOP浓度在1、6h与血细胞接近(P>0.05)但低于血浆(P<0.05),染毒后24h脂肪组织、血细胞、血浆FOP浓度接近平衡(P>0.05).三种OP血浆、脂肪组织清除率不同,久效磷>敌百虫>甲基对硫磷.结论 有机磷杀虫剂随水溶性的降低,对脂肪组织的亲和性增强,FOP由血和脂肪组织被清除的时间相应延长.脂肪组织是水溶性差的有机磷杀虫剂的储存库.
-
有机磷农药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内游离毒质含量的研究
目的:应用家兔中毒模型,探讨有机磷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中残留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TNB酶动力法动态测定主要脏器组织标本中游离毒质(FOP)含量.结果:随中毒时间的延长,主要脏器组织中FOP的含量发生相应变化.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96 h后胆汁中仍可检测到高浓度的FOP,各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
有机磷中毒家兔毒质“贮存库“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应用家兔中毒模型,探讨有机磷中毒家兔体内的毒质"贮存库"及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发生的机理.方法酶抑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TNB酶动力法动态测定各标本中FOP含量.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96h后,胆汁中仍可检测到高浓度的FOP,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验证明胆汁是机体内OP重要的贮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