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鳞癌中HBD-1和HBD-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目的 检测β-防御素1(HBD-1)和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BD-1和HBD-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HB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HBD-2在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细胞的恶性程度的变化,HBD-2表达逐渐加强,而且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不相关(P>0.05),但其表达在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肿瘤组和低分化肿瘤组组间,TNM分期中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Ⅰ期与Ⅳ期组间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D-1和HBD-2分别通过固有表达和诱导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人β防御素-1、-2、-3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1、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hBD-1、hBD-2和hBD-3在60例OSCC中的表达,软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A),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分化和低分化组中hBD-2和hBD-3的MA值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组hBD-2的MO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肿瘤直径≥2 cm组hBD 3的MOD值显著低于肿瘤直径<2 cm组(P<0.01).结论:hBD-2的蛋白表达与OSCC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hBD-3的蛋白表达与OSCC分化和大小相关.
-
DEFB-1基因多态性与甘肃裕固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研究β防御素1基因(beta defensin 1,DEFB-1)中rs11362、rs2978862和rs5743407三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甘肃裕固族及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县选取两民族样本355例,病例组164例(汉族85例,裕固族79例);对照组(汉族86例,裕固族105例),采外周血提取DNA,利用核酸质谱技术检测3个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rs11362和rs297886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裕固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差异(P<0.05);rs11362位点的GA基因型频率病例组(29.1%)低于对照组(48.8%)[OR=0.438,95%CI=0.224-0.857](P<0.05);rs2978862位点的GA基因型频率病例组(25.3%)显著低于对照组(47.7%)[OR=0.396,95%CI=0.201-0.783](P<0.01);rs11362、rs2978862和rs5743407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裕固族与汉族间以及汉族人群中均无差异.结论:DEFB-1基因rs11362位点和rs297886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裕固族人群龋病易感性有关.
-
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糖皮质激素疗法,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0.4 g,po,bid,共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咳嗽天数、喘息发作天数和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血清指标[β-防御素1(hBD-1)、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尿素(UREA)、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咽拭子检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血清指标和咽拭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或缩短,血清hBD-1、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血清指标,以及试验组患儿血清IgM、UREA和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病原菌种类和数量,且安全性较高.
-
银翘解毒丸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β-defensin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银翘解毒丸对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1(β-defensin1)表达的影响,从诱生抗菌肽屡面探讨其抗病毒活性.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银翘解毒丸灌胃治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分别检测感染后第1、3、7d小鼠肺组织β-defensin1的表达.结果:银翘解毒丸治疗组小鼠β-defensin1的表达在感染后的第1d、第3d均高于模型组,第7d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其中第3d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感染后第1~8d内β-defensin1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在感染后的第4d呈现高峰.结论:银翘解毒丸可在流感病毒感染早期增加小鼠肺组织β-defensin1 mRNA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