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癌痛治疗中吗啡急性中毒5例分析
随着人们对癌症疼痛控制认识的提高,吗啡使用越来越普遍,使许多晚期癌症患者免受巨痛之苦,但吗啡中毒时有发生,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生5例吗啡中毒,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符合吗啡急性中毒诊断标准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肺癌2例、食管癌、胰腺癌、肝癌各1例.3例为病理诊断,2例为临床诊断,均为Ⅳ期肿瘤.发生骨转移者3例,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3例.5例均为重度疼痛.2例为初始用药.1例合用催眠药.中毒剂量小30mg,大180mg.吗啡注射液肌注中毒者1例,吗啡缓释片口服中毒者4例.中毒可能原因:1例为夜班用量过大,1例为将缓释片嚼服,1例为未遵医嘱私自增加药量,其他2例则为常规用法.5例均经静注纳络酮后痊愈,无1例因吗啡中毒死亡.
-
观察减压失活法在牙髓炎疼痛控制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减压失活法在牙髓炎疼痛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实验组采用减压失活法,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实验组(6.67%),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针对牙髓炎患者实施减压失活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疼痛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疼痛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7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度评分为(2.0±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9)分(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腹部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组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程序化护理干预患者 VAS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疼痛护理,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美学相关的心理护理在单一性别TKA术后患者中的疼痛控制效果
目的 探究在无痛病房护理建设中增设音乐和优美图画对TKA术后单一性别患者疼痛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共纳入女性TKA患者95例,实验组47例,对照组48例.术前进行焦虑评分和疼痛敏感度测试等以保证术前基线数据一致.实验组在常规镇痛及康复方案外,在离床及功能锻炼前后予轻音乐及优美图画欣赏.对比两组间术后1d、3d、5d日夜疼痛评分、常规镇痛方案外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焦虑STAI评分、痛觉敏感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常规镇痛方案外实验组阿片类药物使用更少(P=0.011)、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4)、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更短(P=0.027),两组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天日间疼痛情况实验组更轻.结论 鉴于近年来疼痛研究领域的发展,性别,已经成为疼痛相关研究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而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在现代护理领域和无痛病房建设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肿瘤外科病人疼痛控制的影响因素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几乎所有肿瘤外科病人都要经历不同种类的疼痛,这是影响他们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于晚期肿瘤病人疼痛的控制已受到很大的重视,但对于肿瘤外科病人疼痛控制的重视不够.有许多因素影响肿瘤外科病人的疼痛控制.为了提高人们对肿瘤外科病人疼痛的关注,改善他们的疼痛控制状况及生活质量,现就疼痛对肿瘤外科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疼痛控制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及相关性。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创伤骨科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采用疼痛控制,对照组51例,不予以疼痛控制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并分析相关性。结果采用数字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1.8±1.1)分,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6.1±1.3)分,观察组缓解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控制能够改善患者因疼痛带来的不适,提高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90颗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A、B、C三组,每组患者各30例(30颗磨牙)。给予A组患者手用不锈钢K锉拔髓后封Ca (OH)2糊剂;B组患者则通过手用不锈钢 K锉预备后封Ca (OH)2糊剂;对C组患者实施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封Ca (OH)2糊剂。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和治疗后疼痛不缓解的例数以及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该组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诊时有14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46.67%;B组有2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6.67%;C组有1名患者发生根管内探诊疼痛,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为3.33%;A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复诊时根管内探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有疼痛不缓解的病例,并主要是遗漏根管。结论3种牙髓摘除术对磨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控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采用根管预备的方式能将病变牙髓更加彻底的清除掉,可作为首诊根管预备。
-
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自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2例,观察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术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术前疼痛护理.手术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分级及对医护人员在疼痛控制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分级中的重度疼痛率为(8.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19%)(χ2=4.12,P<0.05);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率(3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4.52%)(χ2=4.91,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94.83%)高于对照组(79.03%)(χ2=4.03,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疼痛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个性疼痛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个性疼痛护理干预对肾结石急诊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旨在评价该护理方法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个性疼痛护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1、6h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6h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疼痛护理干预注重以人为本,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有效改善肾结石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动机性访谈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及疼痛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及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及DR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Q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良好率(95.8%)高于对照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DRS评分都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DRS评分[(2.1±0.3)分]低于对照组[(3.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Q评分都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BQ评分[(1.2±0.3)分]低于对照组[(2.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癌性疼痛自我控制水平,是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实施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其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疼痛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疼痛教育对产妇疼痛控制认知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疼痛教育对产妇疼痛控制认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我院9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疼痛控制的认知程度及其对教育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疼痛控制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疼痛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疼痛控制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癌痛及其治疗
癌痛是癌症病人痛苦,发生率高的症状.癌痛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主要与病种及病期有关,在50%~98%之间,约有3/4的癌症患者出现疼痛.由于得不到理想的疼痛控制,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
疼痛管理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疼痛管理护理方法在急性阑尾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阑尾炎并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入选患者分为疼痛管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疼痛管理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疼痛管理,通过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使得患者了解疼痛不仅是不能忍受的感觉,同时不利于术后恢复,影响切口愈合,强调术后疼痛能够缓解;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建立疼痛档案,进行个性化管理;根据疼痛分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非药物疼痛控制,如音乐止痛、转移止痛等等。结果疼痛管理护理组疼痛控制率达到100%,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出院进行疼痛评估,并对疼痛控制满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疼痛管理护理组疼痛评分相对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疼痛控制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自制护理服务满意量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估,疼痛管理护理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疼痛管理护理患者疼痛控制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也随之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疼痛护理在创伤骨科急诊病例疼痛控制与满意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创伤骨科的急诊病例13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仅接受创伤骨科常规护理和一般疼痛干预,试验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病例经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创伤骨科急诊病例中的有效应用,在提高该类病例疼痛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优势明显。
-
音乐疗法对控制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重复测量设计的研究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3例).干预组在术前3 d和术后3 d分别在早餐后、午睡和晚睡前听轻音乐,分别在术后8、24、48、72 h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和Beck焦虑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之间及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不同组别(F=17.130,P=0.000);不同时间(F=396.865,P=0.000);焦虑程度:不同组别(F=5.717,P=0.019),不同时间(F=558.017,P=0.000)].不同时间点疼痛反应和焦虑程度有相关性,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和焦虑变化模式一致,以术后第3天疼痛及焦虑相关程度高(r=0.824).结论:音乐疗法对控制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期疼痛及焦虑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疼痛教育在晚期肿瘤患者癌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进行控制中展开疼痛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般组(n=22)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教育组(n=23)采用常规护理同时展开疼痛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教育组NRS评分、每天爆发痛次数均少于一般组,且教育组癌痛知识知晓度评分为(92.30±2.74)分,高于一般组的(74.32±3.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展开疼痛教育可使癌痛控制有效性提升.
-
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外科收治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案相近,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引入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疼痛控制率、疼痛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疼痛改善率为92.8%(39/42),对照组疼痛改善率为75.6%(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率为83.3%(35/42),对照组对疼痛知识掌握率为68.3%(28/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0.5%(38/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7%(29/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疼痛管理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能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外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等。
-
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 观察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方法 64例肝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从治疗、心理及生理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4%低于观察组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和疼痛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