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吸痰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高杰;耿玲;吴柳

    目的 探讨改良吸痰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吸痰的老年患者3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效果、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的脉氧饱和度、吸痰后舒适度及黏膜出血、恶心呕吐等指标.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的吸引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964,P>0.05);两组吸痰前脉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2 min脉氧饱和度实验组(97.38±3.64)%高于对照组(95.0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0,P<0.05);实验组黏膜出血(4例)、恶心呕吐(4例)情况均低于对照组(11,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963,4.510;P <0.05);实验组吸痰后舒适度(320例)高于对照组(1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012,P<0.05).结论 改进后的吸痰法是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可减轻患者吸痰时的不适.

  • 改良吸痰法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作者:周月艳;谢金兰;肖玉美;俞进;邹江玲

    目的:探讨合理简化吸痰操作流程,实施改良吸痰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改良方法组和传统方法组,每组均为30例。改良组吸痰前不试吸,发现患者有痰液堵塞,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后用消毒液冲洗管道,暂停吸痰时吸引器接头浸泡于悬挂床头的消毒液瓶中。传统方法组用常规吸痰方法,吸痰前生理盐水试吸,吸痰后去除吸痰管,按常规在已经试吸过的生理盐水内冲洗管道。两组均应用两步吸痰法,即先用负压将气管导管内痰液吸净,然后按常规吸痰法吸气管深部的痰液。结果改良吸痰法与传统的吸痰法相比较,在两组吸痰指征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组吸痰所需时间为(121.67±0.70)s,改良组为(91.67±0.10)s,改良组吸痰所需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节省时间约30 s;在患者指脉氧低于正常值且需要吸痰时,传统组吸痰后患者恢复 SpO2正常时间为(69.44±6.08) s,改良组为(42.78±0.49)s,改良组吸痰 SpO2恢复所需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指脉氧为正常值且需要吸痰时,两组指脉氧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住院7 d 内,传统组感染率为53.3%,改良组为23.3%,改良组肺部感染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损伤、出血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改良吸痰法能赢得危重患者抢救时间,降低脑缺氧的发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院内感染,节约资源和护理劳动力,改良吸痰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改良吸痰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肖丹

    目的 探讨改良吸痰法在康复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深部吸痰法,研究组采用改良吸痰法.观察2组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变化,比较2组吸痰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及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心率和呼吸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气道黏膜损伤和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吸痰法安全有效,对降低气管黏膜损伤和刺激性咳嗽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