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改善静脉输液安全性的实践

    作者:张璐莹;周英凤

    目的:评价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对改善静脉输液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以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两个病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实验组使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后静脉输液过程的差错率。结果:实验组总差错率为0.42%,而对照组为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通过合理调节滴速、改善核对方式及工作环境,显著降低了临床静脉输液的差错率,提升了安全性。

  • 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董红;林兴凤;万建红

    目的 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袁康;张延霞;岳素琴

    目的 为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静脉留置导管引起 的感染,对静脉留置导管感染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采用回顾性 临床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病率为0.03%,占医院感染的0.4%,其感染与置管时机、持续时间、患者的免疫水平、进置方式、无菌操作有 密切关系,其感染主要病原菌以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建立皮下遂道、仔细观察、每天消毒、定期更换输液装置、 使用有效的过滤器以及及时判断感染和拔除感染导管,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作者:翟洪发

    目的:观察比较三七总皂苷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0例,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4ml,对照组10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2组药物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连用20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降血脂总有效率依次为83%、82%及62%,对照组依次为68%、62%及35%.2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 静滴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刘金鑫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静脉输极化液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5 mg,溶于5%葡萄糖150 mL中,依心率、血压变化及临床效应调节速度,qd,7 d为1个疗程.另15例为对照组.结果:硝酸甘油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方面分别为80﹪和47﹪;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53﹪和73﹪;住院病死率分别为7﹪与27﹪,但P值均﹥0.05.结论:硝酸甘油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使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使梗死面积缩小,是目前临床早期治疗AMI的首选药物.

  • 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

    作者:王晓瑜;王宏敏;杜文民;戚秋鹏;徐建龙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在静脉滴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内413例静脉滴注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在静脉滴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合理应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第10讲:成分输血(下)

    作者:梁辉

    新一代成分输血一、非替补性输血目前临床上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缺少的血液成分进行补充,仅仅是一种替补性疗法.近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血液成分制剂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即非替补性输血,如:①输红细胞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迅速加快,能使因腺苷脱氨酶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而致的白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得到纠正;②输血能改善和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③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有效,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升高,出血症状得到很好控制,甚至获得持久缓解;④大剂量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输血紫癜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有一定疗效;⑤采用输血浆治疗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 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述

    作者:马培奇

    1 靶向药物数十年来,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形式一直是静脉内输注细胞毒化疗药物.后者靶向迅速分裂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某些正常组织,故许多患者会同时出现脱发、胃肠道症状和骨髓抑制等典型毒性.不过,抗肿瘤疗法在过去10年间已发生了极大变化.

  • 中药黄芪、苦参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金炜;杨红;孙宝贵

    目的:观察黄芪、苦参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均用泛癸利酮(辅酶Q10)、维生素C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照组37例予极化液iv, gtt,共2 wk,治疗组43例先予黄芪注射液40 mg*d-1,iv,gtt,qd×2 wk,继而予健心冲剂1包(黄芪15 g,苦参6 g),po,bid和牛磺酸2 g,po,tid.结果:治疗3 mo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79 %和88 %,高于对照组的54 %及57 %(P<0.05和P<0.01).结论:黄芪、苦参联合牛磺酸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尼卡地平与拉贝洛尔治疗急性重症高血压的比较

    作者:孟健;刘华玲

    目的:比较尼卡地平与拉贝洛尔治疗急性重症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重症高血压128例,分为尼卡地平组67例,予尼卡地平2 mg稀释于氯化钠注射液或5 %葡萄糖注射液10 mL中,于2 min内静脉注射,继以尼卡地平注射液3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持续静脉输注,用药时间为6 h。拉贝洛尔组61例,一次将拉贝洛尔注射液50 mg稀释于5 %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可间隔15 min重复治疗,但总量不大于200 mg。结果:2组均于5 min显效,显效率均为100 %(P>0.05)。拉贝洛尔组出现血压下降与哮喘加重各1例。结论:2药静脉给药均可迅速而平稳降低急性重症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尼卡地平安全性优于拉贝洛尔。

  •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

    作者:陈际苏;赵兰坤;苏卫东

    目的:观察比较三七总皂苷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男性44例,女性21例;年龄62 a± s 9 a)以三七总皂苷注射液4 mL;对照组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0 a±7 a)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2组药物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20 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降血脂总有效率依次为83%,82%及62%;对照组依次为68%,62%及35%;2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三七总皂苷且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作用,2组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 黄芪、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张云云;陈汝兴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黄芪加丹参组30例,用黄芪注射液16 mL(含黄芪32 g)和丹参注射液16 mL(含丹参24 g);丹参组20例,用丹参注射液16 mL.均置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20 d.于治疗前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血浆依前列醇(PGI2)和凝血(口恶)烷A2(TXA2)水平.结果:黄芪加丹参组临床疗效、血TXA2下降值与丹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前者90%和75%,P<0.05;后者53 ng·L-1±24 ng·L-1和35 ng·L-1±22 ng·L-1,P<0.01), 但血PGI2增高值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黄芪与丹参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

  • 黄芪加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戚宏;蒋相祯

    目的:探索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3例采用相同常规处理(口服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的UAP病人分为治疗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58 a±s 6 a)加用黄芪注射液4支(16 g)与脉络宁注射液3支(30 mL)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iv, gtt, qd , 共2~3 wk;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6 a±8 a) 用GIK极化液500 mL, i v, gtt, qd 共2~3 wk.然后2组继续常规药物治疗,总疗程1 mo.结果: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70%(P>0.05).结论:加用黄芪与脉络宁对UAP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胺碘酮的静脉应用

    作者:黄震华

    胺碘酮静脉应用时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其在终止和预防室性心动过速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安全等优点.

  • 动脉和静脉注射巴曲抗栓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比较

    作者:连亚军;滕军放;聂乔斌;邱亚锋;李文才

    目的:比较动脉和静脉注射巴曲抗栓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用巴曲抗栓酶治疗脑梗死病人92例,其中动脉组43例,静脉组49例,另设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与复方丹参)42例.结果:治疗后d21动脉组和静脉组有效率(均88%)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均P<0.05),动脉组和静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动脉和静脉注射巴曲抗栓酶后不同时间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巴曲抗栓酶治疗92例中仅1例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结论:巴曲抗栓酶治疗脑梗死安全和有效,动脉和静脉用药疗效无差异.

  • 利巴韦林滴鼻治疗感冒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赵金堂;赵丽杰

    目的: 比较利巴韦林滴鼻与静脉滴注(静滴)治疗感冒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4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滴鼻组138例(男性62例,女性76例;年龄36 a±s 7 a),将利巴韦林注射液稀释为10%滴鼻,q 3~4 h.静滴组126例(男性57例,女性69例;年龄 38 a±9 a),将利巴韦林10~15mg.kg-1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 mL中,iv ,gtt, qd.结果:2组在用药后1,2,3,4 d治愈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5;不良反应滴鼻组为0例,静滴组为16例(12.7%),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05).结论:利巴韦林滴鼻治疗感冒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优于静滴.

  • 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可缓解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

    作者:黄安宁;刘丽萍;丁莉莉;胡彬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或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全麻,术毕给予芬太尼PCIA镇痛,观察术后2、4、6、12、24 h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地塞米松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4 h内追加镇痛药次数及芬太尼用量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 门诊输液患者异常反应现象调查与预防对策探讨

    作者:赵宝春;张慧君

    目的:调查门诊输液治疗患者的异常反应现象发生状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分析了9956例门诊输液患者应用的药物及异常反应现象发生率和原因,同时制定了预防措施,并对9510例患者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前,各种异常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4.91%,实施预防措施后异常反应现象总发生率降为0.89%;其发生原因构成比也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门诊输液患者异常反应现象可分为可控制性,相对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3种类型,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减少异常反应现象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盐酸利多卡因局部热敷缓解静脉补钾致疼痛效果观察

    作者:翁红先;倪剑英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局部热敷缓解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8例行静脉补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热毛巾湿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2%利多卡因热敷.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盐酸利多卡因局部热敷可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

  • 芦荟湿敷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观察

    作者:李春联;冯华扬;黄宏英

    选取含0.03%氯化钾的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引起的局部重度疼痛的病人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A组予鲜芦荟湿敷疼痛部位;B组予生理盐水湿敷;C组不作处理.结果三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B组比较,前者疼痛程度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芦荟及生理盐水湿敷均能使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但芦荟湿敷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提示芦荟湿敷是缓解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较好的方法.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