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构化模拟病例推演在机动卫勤分队评估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王凯;王巍;崔晨

    标准化病人或称模拟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或Simulated Patient,SP)在医学生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都有相对成熟的应用[1~4],军队医学院校在军事卫勤演习中也参考SP的理念,将部分学员化妆成模拟伤员,以此训练考评参演学员基本的战伤救治技术,获得较好的演习训练效果[5].作者借鉴国外演习桌面推演的方式,以桌面推演平台代替真正的SP情境,设计结构化的考评用模拟病例.引入技术和勤务双重考评维度,在结构化的关键考评点设置引导问题,为每一个问题设定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减小因考核人员主观尺度不同造成的评分差异,以此确保考评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基于以上考虑,作者在其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治技术考核中,将“结构化模拟病例推演”的设想付诸实施,现介绍如下.

  • 战现场单兵急救包配备需求分析及研制

    作者:秦昊;宗兆文;刘良明;包俊强;李涛;沈岳;赵玉峰;郭庆山;张戎

    目的 根据现代战争战现场急救配备的需求分析,研制作战人员的单兵急救包.方法 基于现代战争中战现场急救的要求和战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并借鉴外军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配备,配备我军作战人员的战现场急救型单兵急救包,然后在训练中验证其是否可以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果 作者推荐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包括:旋压止血带、鼻咽通气管、“H”型战地包扎敷料、压缩曲线纱布、环甲膜穿刺针、胸腔穿刺针、胸腔封闭贴、卷式夹板、三角巾、硬质眼罩、军用手套、剪刀、记号笔、2片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和4片左氧氟沙星片.试点工作显示,其可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论 推荐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可满足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人员战现场急救的需求.

  • 基于潜在可存活伤亡原因的现代战伤救治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作者:张琳;宗兆文;包俊强;杨磊;鲍全伟;陈思旭;沈岳;秦昊;赵玉峰

    目的 通过分析现代战争中阵亡和伤死中潜在可存活伤亡(potentially survivable death,PSD)的主要原因,提出现代战伤救治的关键技术需求.方法 文献检索近代战争中战伤救治的资料,对比分析阵亡和伤死中PSD原因的变化情况,明确现代战争中可存活伤亡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现代战争中战伤救治的需求.结果 阵亡者和伤死者的PSD原因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战争(如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PSD主要原因依次为大出血(85%)、气道阻塞(8%)和张力性气胸(1%)等,而伤死的PSD主要原因依次为大出血(80%)、颅脑外伤(9%)和多器官功能衰竭(8%)等.针对这些主要原因,战现场应加强大出血控制和紧急气道处理等,而在早期救治机构中应加强大出血控制、复苏策略、颅脑外伤的损伤控制、重症监护和支持等.同时,良好的培训可显著降低阵亡和伤死的发生率,应针对性地加强救治技术和救治组织的培训.结论 为降低现代战伤的死亡率,战现场急救的关键技术需求为大出血控制和紧急气道处理等,而早期救治机构中的关键技术需求为大出血控制和复苏策略、颅脑外伤的损伤控制技术、重症监护和支持等;同时,应加强针对性的战伤救治培训.

  • 作战人员战现场自救互救过程中致命性伤情的评估

    作者:宗兆文;秦昊;包俊强;张琳;徐炜;张戎;鲍全伟;陈思旭;赵玉峰;陈强

    目的 建立一种针对作战人员战现场自救互救过程中致命性伤情的评估方法.方法 基于中外军战现场急救文献检索结果,归纳致命性伤情范畴和急救技术要点,制定作战人员战现场自救互救过程中致命性伤情评估方法.结果 战时致命性伤情包括严重颅脑外伤、气道阻塞、心脏和大血管的穿透伤、严重的肺脏裂伤、张力性和开放性气胸、严重腹部脏器损伤导致的大出血、四肢和胸腹部的开放性大出血等.针对作战人员,自救互救重点关注的战现场致命性伤情包括开放性大出血、气道阻塞、张力性和开放性气胸,进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这三种伤情的评估方法.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致命性伤情评估方法适用于无医学背景的作战人员学习自救互救技术,有益于降低阵亡率和伤残率.

  • 登陆作战战伤的特点及初步抢救原则

    作者:刘灏

    登陆作战是陆、海、空军的协同进攻作战,由于作战行动受海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的影响大,背水攻坚作战,战斗激烈艰巨,以及现代高科技武器的巨大杀伤力,登陆作战的伤情较其它作战方式有其特点,一线抢救十分困难[1].因此,探索现代登陆作战的伤情特点及救治原则,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完成未来可能发生的作战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战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玉洁;李平;张曼莉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光照不足情况下辅助卫勤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战伤救治效率、保证作战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夜间野外训练场,模拟黑暗无光照环境下的静脉输液治疗,选取北京市某工程兵训练部队429名战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4例,使用军用强光手电筒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215例,使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进行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建立单个静脉通道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模拟实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75.7%,平均穿刺用时分别为(66.38±11.34)s、(89.94±12.38)s,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能够提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实用性强、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填补了无光源条件下静脉穿刺的空白,对保障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战场急救技术的进展

    作者:程相文;陈静;张海欧;吴晓华;汪建军;李日光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形态,伤型,伤类变化的直接后果是阵地伤亡率增高.战伤救治的重点已转到战场(一线、阵地)急救上.近几年,关于战场急救认识,急救装备器材,急救关键技术都有大的发展和质的飞跃.

  • 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伤病员救治和转运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军战创伤救治的启示

    作者:吴蔚;何萍

    高科技武器的大量使用导致现代战争中极重伤员越来越多;随着战伤救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往无法救治的重症战创伤得到救治;然而这一部分生命得以维系的重症伤员随即出现极危重的呼吸、循环衰竭,终伤死率极高.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心肺生命支持技术,可以部分支持心肺功能,救治和转运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发达国家军队使用ECMO来救治和转运该类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国外民用和外军使用ECMO救治和转运的经验和特点,结合我军现况,为我军未来能更好地利用ECMO救治该类伤员提供借鉴.

  •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革新性战救举措

    作者:杜文琼;宗兆文

    现代战争高新武器多、致伤因素复杂、杀伤力大,给战伤救治带来了极大挑战.美军在历时10余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陆续出台了诸多革新性战救举措,战伤救治得到了发展.诸如革新技术、新型药品器材装备和促进战救业绩提升的系列机制等,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战伤死亡率.我军可在分析论证基础上选择性吸收和转换美军成熟战救经验,进行相关的装备配备和技术储备;整合研究领域优势资源,合力解决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融入实战化训练大背景,强化战救技能培训效能.

  • 马岛战争和二战中海战伤发生特点及其对我军海战伤救治的启示

    作者:宗兆文;李楠

    Casualties in naval battles,such as Malvinas War and World War Ⅱ,demonstra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ose that occur in land battles,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rate of mass casualties,higher incidences of burns and inhalation injuries,and higher prevalence rates of frozen injuries,drowning,seawater immersion injuries and combat stress reaction.Enlightenments of these features for our naval combat casualties care include:①Simple and fixed procedur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mass casualties.②For burns and inhalation injuries,treatment measures should be set up,and related facilities should be equipped in warships and hospital ships.③Targeted strategies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frozen injuries,drowning,seawater immersion injuries and combat stress reaction.However,because of the improved killing effect of modern weapons and the changes of our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ualties in our possible naval combats in the future differ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features.So,in consideration of our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features of various ships in modern naval combat,k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weapons and possible combat areas,we need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prediction model for casualties in modern offshore and far-offshore naval battles,and develop navel combat care skills and medical support strategies.

  • 基层部队军医战伤救治任职培训体系研究

    作者:王秀薇;王振维;周林;陈洪

    目的 摘建立针对基层军医的任职培训体系.方法 调研分析基层部队军医战伤救治现状和培训情况,从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支撑三个方面建立战伤救治任职培训体系,重点对训练内容进行整合完善.结果 建立了以"基础模块、发展模块、专项模块"为主体的内容体系,以"六位一体"为框架的训练模式,以教材、教员、实验平台等为支撑的保障体系.结论 该任职培训体系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 对新时期门诊人员实施卫勤训练的几点思考

    作者:石梅初;甘宗东;乔远贵;金颖;李德梅;钟燕

    胡锦涛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推进我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军事训练转变根本、要紧的是在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官兵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的军人.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人员要高标准地担负起保障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强战伤救治技术训练,有效履行新阶段的卫勤保障使命.如果不求真务实,转变训练作风,别说在现代战场上救治伤员,连我们医务人员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战场救治模式,必须靠科学的态度,扎实的作风,靠创新探索,针对未来辐射伤、复合伤等新战伤增多的实际情况,不仅研究普通火器伤的救治,还要研究特殊伤,特殊战场环境下伤员的救治,只有务实求真,科学创新,平时多训练,战时才能有效地履行使命.为适应新的军事斗争的需要,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就门诊部如何组织战伤救治技术训练谈几点看法.

  • 跟骨骨髓穿刺的解剖学安全性研究

    作者:解冰;张贺;黑任轶;孙蕊;杨宇;田竞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外侧结构的解剖学特点,为跟骨输液急救技术在寒区伤员战伤救治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5例30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选定并标记解剖标志点,在踝关节中立位测量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各解剖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跟骨外侧壁厚度以及跟骨的后部宽度.结果 在拟定穿刺点部位,跟骨外侧皮肤至外侧壁厚度为(7.9±0.9)mm,外侧壁厚度为(1.1±0.3)mm,后部宽度为(32.3±2.1)mm.腓肠神经走形在外踝尖后(19.9±5.1)mm,在外踝尖下(15.0±4.9)mm;小隐静脉走形在外踝尖后(19.1±8.1)mm,在外踝尖下(14.4±8.0)mm;腓骨长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10.1±4.1)mm,在外踝尖下(15.1±5.7)mm;腓骨短肌腱走形在外踝尖后(6.7±4.8)mm,在外踝尖下(7.2±4.0)mm.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腓骨肌下支持带跟骨止点及跟腓韧带跟骨止点与解剖穿刺点(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心点)的距离分别为(17.5±5.4)mm、(18.4±6.1)mm、(22.7±5.9)mm、(27.1±4.4)mm、(9.9±3.3)mm和(15.3±3.3)mm.结论 以外踝尖与足跟连线中点作为跟骨输液穿刺点具有体表定位容易、无重要解剖结构经过的优势,可作为寒区伤员跟骨输液急救较为安全的穿刺点.

  • 自制防寒手套在寒区伤员战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解冰;孙蕊;贾立辉;王渊博;田竞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超薄发热防寒手套(简称热手套)在寒区伤员战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名野战救护所男性队员,在-20℃旷野环境下,分别佩戴热手套、军用配发防寒手套(简称军用手套)或裸手,对5名模拟伤员连续进行包扎与固定,记录每名队员包扎与固定的平均救治时间以及总体救治时间、分项救治评分及平均救治评分,并采用主观用力评分(RPE)和温度觉评分评价热手套应用效果.结果 救护队员在不同防寒条件下实施救护的救治时间、救治评分及主观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裸手救护评分低、用时长.在平均救治时间、总体救治时间、分项救治评分、平均救治评分、RPE评分及温度觉评分上,佩戴热手套均优于佩戴军用手套.结论 热手套在寒冷条件下有助于救护人员对伤员实施战现场救护,其应用效果优于现有的军用手套.

  • 高技术常规武器伤害的新特点

    作者:姜小国;罗长坤

    高技术常规武器是现代战争中使用多的一类武器,也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主战武器.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技术常规武器正由单因素、单途经、单处杀伤向多因素、多途经、多处杀伤方向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武器相比,伤类及伤情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 模拟伤员在野战医疗队驻训中应用实践与探讨

    作者:刘伟;方黎;冯习坤;江选东;梅强;邱竞;李中秋

    在和平时期,部队卫勤训练主要是通过野外驻训、集训、卫勤基地化训练以及联合演习等方式来组织实施.但训练时难免出现实战气氛不浓、“演戏”成分过高等现象.我院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卫勤保障要求,结合野战医疗队实际,在驻训过程中引入模拟伤员理念,逼真的模拟战场救治环境,确保了训练任务的完成,对野战医疗队的战伤救治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云南亚热带山岳丛林战伤救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石梅初;查红;李铁军;石敬华;吕桦;甘宗东

    云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地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雨量充沛,气温高,无明显季节差异,植物繁茂,有害昆虫动物多,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在这一地区发生战争,气候地理特征对作战部队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其战伤救治有其自身规律和特征.在1979年以来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几次战役和近期的训练均在亚热带地区,卫勤保障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为适应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现就做好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战伤救治工作的体会报道如下:

  •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伤救治分类后送探索

    作者:华安国

    由于现代战争战场不固定,伤员时空分布扩大.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空袭作战为主导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空袭目标的不断变更,难分前方与后方.因此,在未投入地面部队进攻前,几乎不存在传统概念上的战地或阵地伤亡.据报道,在北约对南联盟70多天的空袭中,南联盟军人伤亡1.5万余人,平民伤亡万余人.战场环境的改变,使得既往采用的前接后送、分级救治的战时卫勤保障模式发生变化,逐步向现场抢救、区域救治、军民同治的方式转变.

  • 高技术条件下战伤救治研究策略

    作者:陈洪;任懋榆;汤世海;刘颖;贺声华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其突发性,短时间内会出现大量伤员,且伤情、伤类复杂,伤势严重,给一线救治及后送带来很大困难.为提高战伤救治能力,我们调研了国内外文献及一线需求,了解到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野战外科研究和提高战伤救治水平能提供参考依据.

  • 近年高技术战争战伤救治新进展

    作者:王晓华;汤俊君;敖强国;马强;程庆砾

    随着人类及社会的进步,现代战争逐渐趋向于高技术的局部战争,由于武器高强度杀伤力和长时间作用力,导致新伤类、新伤型增多,伤亡机制更为复杂,救治更为困难。因此,近年来的战争中,卫勤保障及战伤救治也成为各国部队关注的重点,并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不断发展与进步。现就近10年战争中战伤救治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127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