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后尿失禁54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雅丽

    尿失禁为经常困扰广大妇女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且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负担.妊娠及阴道分娩是女性尿失禁的重要影响因素[1,2].随着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尿失禁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54例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资料,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影响,并对临床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 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相关因素解析

    作者:宋翠英

    目的:具体总结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6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后尿失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1例(19.7%)初产妇发生产后尿失禁情况,新生儿体制量、剖产术、阴道助产、孕期尿失禁等均为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降低初产妇产后尿失禁情况,要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好积极术前准备.

  • 回顾性分析190例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袁佳英;陈武荣;赵锦萍;韩代花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及影响因素,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190例妇女产后复查的病案资料,结合其产后6-8周临床表现,按照是否出现产后尿失禁分为两组,进一步分析产后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90例妇女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12.11%,孕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6.84%,产时年龄、孕周、产次、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尿失禁,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生产、孕周长、产次孕次增加、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偏大以及孕期尿失禁,可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临床工作中应结合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后尿失禁的防治工作,改善女性盆底健康。

  • 盆底肌锻炼对产程的影响及产后尿失禁的预防

    作者:初剑英;黄静;杨海燕;徐银涛

    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损伤引起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盆底疾病,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笔者对孕妇从孕16周起进行系统规律的盆底肌锻炼,观察其对产程进展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 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探讨

    作者:许珍玲;吴丽丽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初产、头位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及产后42天配合盆底肌电刺激,而对照组则实施一般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于产后3个月、6个月尿垫试验阳性情况、盆底肌肉收缩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训练配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促进盆底肌功能的康复.

  • 糖尿病产后尿失禁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效果观察

    作者:刘兵

    目的 观察糖尿病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的护理效果.目的 该次采用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而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同种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盆底肌锻炼与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以及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漏尿和盆底肌情况.结果 采用SPSS 19.0软件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而对照组为81.25%,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漏尿发生率为6.13%,而对照组为20.83%,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Ⅰ、Ⅱ类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漏尿发生率.

  • 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对体成分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康红;孙丽芳;赵霞

    目的 探讨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对体成分的影响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产前检查、接受妊娠期营养指导、足月分娩及产后6~8周复查的123例孕产妇,根据妊娠期体质量增长程度分为超重组(87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体成分仪检测妊娠期体成分,比较两组体成分和妊娠结局.结果超重组妊娠期体质量平均增长(17.511 +3.324) kg,分娩时平均体质量(73.081±9.003) kg,均高于对照组[(9.889±2.826)kg和(66.610±10.100)kg](P<0.05);妊娠早期超重组体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超重组去脂体质量[(43.407±6.573) kg]、体脂率[(32.999±4.208)%]、总体水分[(33.518±3.983) kg]、细胞外液[(15.694±1.859) kg]、细胞内液[(17.971±2.196) kg]、腹围[(99.910±6.452) cm]显著高于对照组[去脂体质量(39.891±5.362) kg、体脂率(30.795±3.399)%、总体水分(31.114±4.183)kg、细胞外液(14.506±2.091) kg、细胞内液(16.518±2.204) kg、腹围(95.570±5.842)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胎儿窘迫率(25.287%,22/8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3/36) (P<0.05),阴道分娩率(47.126%,41/87)低于对照组(63.889%,23/36);超重组会阴裂伤率(46.341%,19/41)高于对照组(8.696%,2/23) (P<0.05),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率(75.610%,31/41)高于对照组(34.783%,8/23) (P<0.05).结论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过度的患者体成分变化更明显、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

  • 产后尿失禁的发病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郭飒;郭红;童晓文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腹压大于大尿道压时,在无逼尿肌收缩的状态下,尿液不自主地排出.它被列为目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逐渐得到妇产科医师的重视.

  • 改善妇女产后尿失禁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关键词: 妇女 产后尿失禁
  • 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程丽华;区锦娴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19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48% 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1.68% 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促进盆底肌的恢复,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远芳

    目的:观察评价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在治疗产后尿失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促进产后盆腔肌肉功能康复,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

  • 凯格尔运动在产后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敏

    目的:探讨产后尿失禁防治中凯格尔运动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自然分娩产妇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就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与加强围生期凯格尔运动指导(观察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排尿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盆底综合肌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围生期应用凯格尔运动,可改善排尿状况及盆底综合肌力,降低漏尿率,对防治产后尿失禁意义显著。

  • 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作者:何轶;孟海燕;王庆芳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8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照分娩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产后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和盆底肌的功能训练.在产妇分娩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评价两组产妇的排尿情况、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和尿垫试验阳性结果.结果 观察组忠者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排尿情况,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和尿垫试验阳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产后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现产后尿失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高龄产妇盆底肌锻炼防治产后尿失禁的研究

    作者:李志芳;乐文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显,且随着二孩儿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妇女妊娠逐渐增加.通过在中国知网和万方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对高龄孕产妇盆底肌锻炼防治尿失禁的现状进行综述,为这类孕产妇提供简便、易行、合适的锻炼方法,做好产后健康指导,以减少高龄产妇尿失禁的发生.

  • 盆底功能治疗仪治疗产后尿失禁的73例临床观察

    作者:代金荣;吴云剑

    目的 应用盆底功能治疗仪治疗产后尿失禁,以寻求对于产后尿失禁治疗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产后康复门诊治疗产后尿失禁的73例患者,采用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每周2次,每次半小时,5周为一疗程.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其中68例患者尿失禁症状消失,其余5例显效.结论 盆底功能治疗仪是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手术治疗的方法.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静;肖琳;罗小婉;何一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提高、疲劳度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有较好临床效果。

  •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作者:陆玲玲

    目的::观察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58例产后42天尿失禁的产妇进行系统的盆底肌锻炼并联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结束后与3个月的盆底肌锻炼,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盆底肌Ⅰ类和Ⅱ类肌张力。结果:治愈3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2%,比较治疗前后ICI-Q-SF评分显示,治疗后ICI-Q-SF评分为(5.32±2.08),治疗前为(15.57±2.13)分,治疗后ICI-Q-SF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肌张力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法简单,可提高盆底肌张力,是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 产后尿失禁的发病机理及诊治

    作者:黄惠娟;何春妮;宋岩峰

    从产后尿失禁流行病学、诱发因素、诊断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综述了研究进展.提出产后尿失禁应以预防为主;诊断采用尿动力学及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治疗先用盆底肌肉和膀胱体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相结合的非手术方法,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结合采用微创手术,如尿道悬吊术(TVT)可达到满意疗效.

  • 经产妇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韩炜;蒋维;侯灵彤

    目的 探讨经产妇自然分娩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10月间收治的自然分娩的经产妇于产后42d伴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73例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成二组,即对照组36例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方式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盆底康复仪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方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复检,对比二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分级变化、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的变化,统计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二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分级比例、VRP、VSP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二组产妇盆底肌张力测试Ⅵ~Ⅴ级水平比例明显增加(P<0.05);VRP、VSP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3项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69.44% (P<0.05).结论 电刺激治疗经产妇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盆底肌拉力,恢复阴道收缩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婷婷;何凤梅;陈秀莲;梁丹婵

    目的: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65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39例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在产后3、6、12个月对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产后3、6、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