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啶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镇痛有效浓度测定

    作者:邬子林;周志飞;邓瑞华;刘湘玉;佘守章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啶对志愿者机械性疼痛刺激的镇痛有效浓度.方法:征集健康志愿者50名(ASA-I级)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例,并接受机械性疼痛刺激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分别以血浆靶浓度(0.9 ng/ml、1.04 ng/ml、1.2 ng/mi、1.39 ng/ml和1.6 ng/ml)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于靶控输注后5min (T1)、10min (T2)、15min (T3)、20min (T4)和30min (T5)等时点唤醒VAS评分,若唤醒困难或任何时间点VAS <10 mm为镇痛有效,并记录为阳性,并于相应时间点记录BIS值、HR、MAP和SpO2.采用概率单位法(probit)回归分析计算两组的浓度-效应曲线方程及其痛觉消失的EC50和EC95.结果:五组间随着靶浓度增加和时间推移,BIS值逐步下降,痛觉消失发生率逐渐上升(P<0.05).痛觉消失的EC50、EC9s分别为1.162(1.063~1.267) ng/ml和1.572(1.402~2.075) ng/ml.与基础值比较,各组MAP、HR于靶控输注10min时后开始逐渐下降(P<0.05).结论:DEX对机械性疼痛刺激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EC50、EC95分别为1.162 ng/ml和1.572 ng/ml,合并血压和心率下降.

  • 0.01cm2面积探头测量健康人群刺痛阈值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英英;段光友;郭珊娜;张昱昊;黄鹏浩;张咪;李宁波;王聪;朱昌茂

    目的:采用0.01 cm2探头机械性测痛仪进行痛阈测量,与真实的静脉穿刺痛性质及VAS评分进行比较,验证其可用于量化刺痛阈值(Quantizing pricking pain threshold,QPT)的测量.方法:招募1064名健康学生,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选取1041名受试者,选择右腕关节处尺骨桡骨中点作为测痛点,采用0.01 cm2探头测痛仪进行痛阈测量,评价其疼痛性质.所有受试者在右肘静脉处进行静脉穿刺,并对其进行VAS评分.然后比对两种刺激性质的一致性,并将痛阈值与VAS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痛阈值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1030名(98.9%)受试者反映0.01cm2探头痛阈(以下内容以QPT表示)测量产生的痛感与真实的针刺痛性质一致.QPT越大,受试者VAS评分越低,呈显著负相关,(r=-0.265,P< 0.001). 95%正常参考值范围:女性7.56~54.06 kg/cm2,男性11.61~63.23 kg/cm2.结论:0.01 cm2探头机械性痛阈测量可以准确地、快捷地定量测试针刺痛.

  •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对机械性疼痛刺激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邬子林;郭小花;郑彬;佘守章;许立新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右旋美托咪啶对志愿者机械性疼痛刺激的镇痛效果.方法 下肢择期骨科手术须行腰硬联合麻醉健康志愿者30名(ASAI级),随机分为D组(实验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各15例;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固定15 min后,D组志愿者接受手持式电子von Frey 150 g vFFs垂直刺激志愿者左手心及VAS评分,随后以初始血浆靶浓度(0.6 ng/ml)靶控输注DEX,持续输注稳定20 min后再次以150 g vFFs刺激志愿者左手心及唤醒VAS评分.如果主诉无痛或唤之不醒,则该浓度梯度VAS评分为0,如果主诉疼痛并VAS>10 mm后,以0.3 ng/ml为梯度增加靶浓度重复上述实验,每个测试靶浓度至少持续稳定输注20 min,直至靶浓度递增至2.1 ng/ml共6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6 ng/ml(T1)、0.9 ng/ml(T2)、1.2 ng/ml(T3)、1.5 ng/ml(T4)、1.8 ng/ml(T5)和2.1 ng/ml(T6),C组(对照组)以相同模式靶控输注生理盐水及对应浓度梯度进行VAS评分,同时记录MAP、HR、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警觉/镇静(OAA/S)评分,必要时干预处理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机械性疼痛VAS评分基础值相似,D组VAS评分随着浓度梯度增加逐渐下降(p<0.05),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基础值比较,D组靶控输注初始剂量后BIS值、MAP和HR下降,随着浓度梯度增加分别逐渐下降21.3%~58.1%、21.1%~46.7%和12.3%~38.3%,OAA/S和Ramsay镇静评分也逐渐下降(p<0.05),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志愿者SpO2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镇静随着血浆靶控输注浓度递增而加深,高浓度右旋美托咪啶对机械性疼痛刺激具有明显镇痛效应,但低血压和心率过缓的风险增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