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的护理干预

    作者:郑爽

    现将我院2004-01~2006-01收治的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13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6例,女60例;年龄60~88(平均74.5)岁.本组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上修订的新标准.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模式探讨

    作者:张玉珍;苏迅

    目的讨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模式及其意义. 方法对66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详细分析、总结. 结果重视糖尿病、脑梗塞护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它多种并发病如白内障、冠心病、肾病、皮肤感染、足坏疽等多种疾病的护理.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9.4%. 结论全面、多方位严紧的护理计划和严密实施,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 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陈美华;李妍;张敏;周先举

    目的 探讨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感染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淋细胞数(TLC)、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乔秀荣;刘建生;邓玉华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1年9月~2005年5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作者:谭琼;高用知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实施效果,建立佳的护理模式.方法将101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脑梗塞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8.6日,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2.3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实验组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82,0.05<P<0.01);康复功能锻炼完成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x2=8.23,P<0.01).结论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Orem自理理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任俊翠

    目的探讨自理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7月53例脑梗塞伴肢体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采用自理护理模式与2002年同期51例患者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相比较.结果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和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理护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级护理模式.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任卫红;杨宇清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有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本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葛根素400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入,每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效果.结果 本组1周后总有效率94.27%,第1天有效率32.85%,第2~4天、第5~6天有效率分别为24.28%,第7天12.86%.结论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措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钟球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运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49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28 d.干预前后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测量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并计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结果]28 d后干预组患者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SQI 7个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即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入睡时间显著缩短(P<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睡眠效率明显提高(P<0.01)、睡眠障碍明显减少(P<0.01)、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障碍显著减少(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改善有一定效果.

  • UBI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及IL-12的观察

    作者:石义英;张曙光

    本院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效果.作者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2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 62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颖;李霞

    脑梗死老年人多发.由于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思想负担较重,产生抑郁、悲观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为了提高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进一步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收治的6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作一扼要的归纳并对护理情况作出总结.

  • 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青芳;邓胜玲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2);治疗2个月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3,P=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 脑出血与脑梗死114例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分析

    作者:罗朝宁;胥雪梅

    脑出血、脑梗死为常见危重症,其发病与血压升高及波动的有关.血压异常又可加重脑卒中或者引起脑缺氧.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动变化,及时妥善的处理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的变化的特点,以利于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53例脑出血和6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压观察和研究.

  • 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作者:吴佳寅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纽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纽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l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146,P=0.702);治疗2个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73,P一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33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