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个方向注药的硬膜外阻滞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兴蔚;贾红莲

    目的:探讨两个方向注药的硬膜外阻滞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Ⅰ组为观察组,是两个方向注药组,先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尾端直接注入局麻药,然后向头端置管;Ⅱ组为对照组,为单纯硬膜外组.结果:Ⅰ组镇痛效果及肌肉松弛度明显优于Ⅱ组(P<0.01),牵拉反应明显低于Ⅰ组.两组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个方向注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

  • 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的局麻药致广泛阻滞3例

    作者:岳彬

    1 病例报告例1:女,41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选择T12~L1为穿刺点行硬膜外麻醉,直入穿刺,置管顺利.试验量为1.73%碳酸利多卡因4 ml,3min后,HR由72次/min降至51次/min,BP由107/62 mmHg降为83/46mmHg,呼吸困难,双下肢活动尚可.立即快速补液,给予麻黄素20 mg,阿托品0.2 mg,面罩吸氧.5 min后,BP升为102/58mmHg,HR升为97次/min,测量麻醉平面为T2~L4.

  • 采血前不同皮肤消毒方法降低血液细菌污染率的比较

    作者:杨自玲

    目的 分析不同的采前皮肤消毒方法对血液细菌污染率的影响,并可指导采血前皮肤消毒. 方法 将2 787名在本站2009年5月-2010年1月按《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体检合格后采血的献血员分为3组,接受不同的采血前皮肤消毒方法,观察3组采血者血液细菌污染率. 结果 方法1细菌阳性率为3.01%,方法2的细菌阳性率为1.01%,方法3的细菌阳性率为0.74%,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皮肤消毒方法是减少细菌污染血液的重要手段之一.

  • 48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分析

    作者:张伟明;文晓柯;胡立荣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6月份出院病历480份,分析和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6.3%,预防用药使用率达67.5%,联合用药使用率达56.2%,不合理用药病历26份,如未按PK/PD理论给药,Ⅰ类切口用药不当等.[结论]本院2009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多方共同管理和规范.

  •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

    作者:胡日红;宋湘红

    [目的]比较等比重与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I组,40例)和重比重(H组,40例).用针内针法经L2~L3穿刺行腰麻,均采用0.5%罗哌卡因2 mL,注药速度相同0.2 mL/s.[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均满意,注药后出现明显血压下降,需用麻黄素处理的H组有15例,而I组仅2例(P<0.01),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相近,H组达峰平面较快,且阻滞节段多,感觉阻滞平面下降2节段的时间较I组短,伤口疼痛出现较I组早(P<0.05),运动阻滞消退较I组快(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较重比重者在剖宫产术中更优越.

  •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设计与临床意义

    作者:刘凤琴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在医院各类药品费用消耗占有率高、由于滥用引发药源性疾病多、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和院内感染问题严重的一类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临床用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抗菌药物作用对象不是机体,而是引起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其药理学研究则涉及药物、病原微生物、机体三个方面,病原微生物造成机体感染,药物发挥抗菌作用,机体对药物进行代谢,因此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

  • 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作者:宁贤友;尹学军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 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 1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6、32、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术后4、8、16、32、48 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 1.58 ±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晓娟;董补怀;张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外周神经刺激器( PNS) 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以0.30%(Ⅰ组)、0.33 %(Ⅱ组)、0.375%(Ⅲ组)、0.40%(Ⅳ组)、0.5%(Ⅴ组)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结果:Ⅱ、Ⅲ、Ⅳ、Ⅴ组对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阻滞率明显高于Ⅰ组(P< 0.05) ,Ⅱ、Ⅲ、Ⅳ、Ⅴ组间则无明显差异.Ⅱ组、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接近,明显慢于Ⅳ组、Ⅴ组(P<0.05) ,但较Ⅰ组快(P<0.05).Ⅱ、Ⅲ、Ⅳ、Ⅴ组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满意程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 , Ⅱ、Ⅲ、Ⅳ、Ⅴ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0.33 %的罗哌卡因用于PNS 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阻滞完善,同时减少局麻药物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