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17例分析

    作者:杨海波;王汉民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局部注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血栓形成时间、血栓长度、再通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12例内瘘再通,5例无效.治疗成功者血栓形成时间及尿激酶用量显著少于未成功者.结论:局部注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疗效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应作为首选.

  • 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作者:罗杰;李玉敏;李红艳;苏妍妍;除嘉琪;张云芳

    目的 评价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动静脉内瘘血栓住院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尿激酶喷射碎栓组)和对照组(尿激酶溶栓组),搜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16~18 G静脉留置针穿刺内瘘,改良组喷射注入尿激酶20万U碎栓,对照组予等量尿激酶微泵注入,泵速为2万U/min,结束后两组均继续使用尿激酶30万U微泵注入,速度为2万U/min,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1次/d,罂粟碱注射液30 mg静脉推注,1次/d,拜阿司匹林片150 mg口服,1次/d,每小时记录内瘘再通情况、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和尿激酶剂量.观察终点为内瘘再通、严重出血、肺栓塞并发症,3d内重复上述方法.比较两组的溶通时间、溶通率、尿激酶剂量,以及出血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28例次内瘘溶通,成功率为93.33%,溶通时间为(30.33 ±27.23)h,尿激酶剂量为(20±12)万U;对照组:22例次溶通,成功率为75.86%,溶通时间为(50.15 ±22.18)h,尿激酶剂量为(25±18)万U,两组在溶通成功率、溶通时间、尿激酶剂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现血肿3例,对照组出现穿刺点血肿5例,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尿激酶溶栓法相比,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通率高,溶通时间短,尿激酶使用剂量少,不增加出血风险,是短期内快速恢复内瘘血流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