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1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红;唐静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科学治疗方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确保良好的术后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011年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的作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过制定和实施适合患者特点的治疗方案,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视力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得到恢复,无一例致盲.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应在认真分析患者病史、入院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综合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确切治疗的目的.

  • 观察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眼液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青白联合术后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东梅;曹小川;赵吉烈;范文毅;周小波;王小琴;郑昌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眼液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青白联合术后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40 例(40 眼),根据入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前检查角膜内皮密度,对照组术后仅用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实验组加用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眼液,术后1 月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角膜细胞密度变化. 结果 术前对照组角膜内皮密度(2535.9±55.9)/mm2,实验组角膜内皮密度(2551.2±48.1)/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月对照组角膜内皮密度(2302.5±57.2)/mm2,手术前后变化量减少(233.4±7.7)/mm2,实验组角膜内皮密度(2549.6±46.9)/mm2,手术前后变化量减少(1.6±1.2)/mm2,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眼液能减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青白联合手术对角膜内皮的丢失.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钝性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徐宇明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钝性房角分离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56例(患眼18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78,患眼93只)和观察组(n=78,患眼93只)。对照组采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钝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水平、中央前房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水平及眼角开放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 ACA12点、ACA3点、ACA6点及 ACA9点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率为8.97%,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钝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荣健

    目的 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控制眼压的可行性.方法 对16(16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单纯行晶体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结合房角分离术.结果 12只眼术后眼压控制满意,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平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 针对临床上发作时间短、药物降压较理想的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采用该术式术后反应轻,减少术后并发症,较为实用.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云云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合并白内障利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52例(52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对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手术,术后患者的佳校正视力和术前比较,有显著的提高(P<0.05);患者术后眼压的平均值是(12.5±4.2)mm Hg,和手术前用药之前以及用药之后的眼压比较,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通过观察,患者的前房角有明显的增宽,房角的关闭和周边虹膜前粘连的范围明显减小;患者术后中央前房的深度平均为(3.22±0.36)mm,手术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并提高视力,属于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侯璐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本病区诊治的12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63例(未给予心理护理)和研究组65例(应用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AMA评分、SD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7.83±2.81分)、SDS评分(34.17±4.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辉;李媛;侯习武

    目的 观察多次发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 例(52 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 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0.1 者47 眼(90.39%),≥ 0.5 者29 眼(55.77%).术后6 月眼压为11 ~ 26mmHg(1mmHg ≈ 0.133kPa),平均眼压为(14.56±4.12)mmHg.48 眼(92.31%)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4 眼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才能控制正常眼压水平.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作者:葛小玲;袁文霞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1].是眼科常见急诊,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对减少致盲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5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2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崔华艳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患者进行手术、药物等综合治疗,以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患者经手术、药物等综合治疗后,视力>0.1者占87.10%较治疗前14.52%显著提高(P<0.01)。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病情重、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及时准确诊断及有效的手术、药物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取得较好疗效。

  • 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瑞凤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及有效的术前术后干预.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配合治疗,视力恢复良好,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术前术后干预对青光眼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马伟新;尚杰;张淑君

  • 原发性青光眼与脸型、眶距、瞳距的关系

    作者:郭启英;于军;赵忠忠(通讯作者)

    目的:了解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与脸型、眶距、瞳距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收住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眶距,用米尺测量瞳距和脸长。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男45例,平均年龄57.31岁,平均脸长202.4mm,眶距97.94mm,瞳距61.71mm。女56例,平均年龄58.71岁,平均脸长187m m,眶距94.95m m,瞳距59.76m 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男28例,平均年龄57.29岁,平均脸长199.8m m,眶距97.59m m,瞳距61.65m m。女21例,平均年龄55.29岁,平均脸长185.4m m,眶距93.64m m,瞳距60.29m m。开角型青光眼,男31例,平均年龄42.61岁,平均脸长197.39mm,眶距100.52mm,瞳距62.48mm。女19例,平均年龄37.71岁,平均脸长183.12mm,眶距94.35mm,瞳距60.12 mm。原发性青光眼脸长、眶距、瞳距男性大于女性,其脸长度男女均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开角型小。眶距男性开角型青光眼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女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结论脸型长度、眶距和瞳距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有因果关系。

  • 前房穿刺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作者:荆毓陶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处理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对30例30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引起的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性期,(术前眼压均在50mmHg以上,1kpa=7.5mmHg)在联合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低眼压后,急诊采用15°穿刺刀在8倍放大倍率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轻压切口后唇缓慢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其中25例眼压降至正常,术后眼压平均16mmHg,仅5例眼压偏高,维持在35mmHg左右,但视力提高不显著,其中3眼穿刺后5-8小时眼压再次升高遂再次放液。结论:15°穿刺刀在手术显微镜下前房穿刺放液比传统的注射针头穿刺放液损伤小反应轻,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辅助措施,可以缩短降眼压的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避免了长时间大量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为白内障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作者:张姣娜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实施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小致盲率。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病人治愈率为88.9%(24例),致盲率11.1%(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和专业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成功率,减小致盲率。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作者:程彦臻;汲传世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致盲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现报道39例急性闭角型者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刘忠红;李鸿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致盲眼病之一.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6期,但不是每个病人病情经过都相同.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1例

    作者:屈立宜;陈蓓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眼科临床常见的急性病,其急性发作期来势迅猛,损害视功能严重,属眼科急重症,如果不能及时准确诊治,稍有延误,视功能的损害将不可逆转.传统的治疗方法基本上是以西医为主.大多数就诊及时者可达到预期或根治目的,少数就诊迟、前房角状况不好的患者难以达到满意疗效.有鉴于此,我们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尝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用药护理与手术效果关联的观察

    作者:李阳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治疗患者进行术前药物治疗和细致精心的护理。结果94只眼术前眼压降至正常,43只眼术前眼压降至21.0~30.0 mmHg。137只眼术后眼压均达到控制,维持在9.0~19.2 mmHg,视力提高者52只眼。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进行药物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在术前充分降低眼压,降低高眼压下手术所带来的高风险,以及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 层间巩膜切除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附78例80只眼疗效观察)

    作者:肖萍

    青光眼是以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器质性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为主要体征的眼综合病征,其致盲率较高,青光眼除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于1992~1996年在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层间巩膜切除4mm×6mm或3mm×5mm的潜池巩膜瓣,共治疗急、慢性闭角青光眼78例80只眼,远期观察降眼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8例80只眼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在44~6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3只眼,绝对期青光眼5只眼。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

    作者:陈碧珠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4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期的抢救和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模式.结果 4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出院后随访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经过急性期的抢救和护理后,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起到积极的防治效果.

753 条记录 9/38 页 « 12...6789101112...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