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护理分析

    作者:任明华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1月选取30例COPD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连续给予呼吸功能训练等若干护理措施,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结果 COPD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症状减轻,6 min行走试验干预前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干预前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缓解和控制了症状,体力活动能力有所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代金兰;韩蓥;陈倩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1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随访干预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PSQI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

  • 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燕华;朱道平

    【目的】探讨采用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经本院确诊的93例老年 COPD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延续护理模式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延续护理组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QLQ-C30)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延续护理组 QLQ-C30评分(81.3±6.4)显著优于对照组(65.8±10.3)(P <0.05);SAS评分(27.7±7.1)显著低于对照组(49.6±8.4)(P <0.05)。延续护理组护理后 QLQ-C30功能量表总得分为(76.8±13.4)分,症状量表总得分为(23.7±8.5)分,护理后患者状态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整体生活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新疆维吾尔族老年COPD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作者:毛丽红;崔世红;姜燕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新疆维吾尔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疆维吾尔族老年COPD患者4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3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氧疗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咳嗽与排痰训练、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肺功能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基础知识、治疗知识、自我护理知识、肺康复锻炼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责任感、运动、营养、自我实现、人际支持、压力应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比(FEV1%)、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新疆维吾尔族老年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能力养成,改善肺功能.

  • 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疗效影响

    作者:杨义娟

    [目的]探究本院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患者112例为常规护理组;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患者112例为优质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①在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水平越低说明越好)上,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0.05);②在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上,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显著的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在住院时间、药物花费情况、检查花费情况、总体花费情况上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各项花费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水平,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本院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选择。

  • 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艳

    目的:观察给予正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与方法。方法选取2011~2012年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5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反复机械通气5年的护理

    作者:梁振芬;陆伟丽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要点.对3例COPD反复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反复机械通气5年的护理进行总结.3例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良好,无脱管、阻管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经过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可以顺利停机,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作者:应少聪;谭从碧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7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坚持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康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品管圈护理体会

    作者:杨莉;来春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1]。慢阻肺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2]。积极治疗慢阻肺患者的同时,通过健康干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可以有效预防慢阻肺复发,防止病情加重,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工作性质相同、相近的员工自发组合的小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开展质量促进活动,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4]。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慢阻肺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现分析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氧疗与饮食护理

    作者:李娓利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46~72岁,平均64.4岁;支气管炎型54例,气肿型32例;病程4~14年,平均10.6年.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16例急性加重期综合护理研究

    作者:马莹;贾卫红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综合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6例,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提高科室以及自身素质,严格基础护理,进行详尽的病情观察评估,加强患者有效咳痰,注重氧疗合理性,并进行心理、精神层面的护理,环境护理,重视回访及做好延续护理.结果:92.5% 以上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及精细化护理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症状能得到控制或缓解,急性加重的次数比前明显减少.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给予合理的治疗以及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期发生次数,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勾海超;代妍;赵焕燕;刘运秋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系统的功能恢复效果、膈肌活动幅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膈肌起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胸闷气促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的71.00%(P<0.05);膈肌活动幅度为(5.28±1.21)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0.29)cm;观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护理相比常规呼吸肌训练护理能更有效的恢复膈肌的收缩功能,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更好效果.

32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