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的表型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陈天宝;陈建魁;于农;尹秀云;张树增

    目的:探讨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的表型检测方法.方法:应用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临床分离的细菌标本,用双纸片增效确证试验进行验证.对产ESBLs的细菌,用头孢西丁筛查试验、三维试验、Tris-EDTA法和粗提酶检测法检测AmpC酶.结果:3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ESBLs菌株93株(25.5%),CLSI确证试验阳性菌株88株(94.6%).头孢西丁筛查阳性的26株菌中检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1株.结论:应用表型检测法可在临床标本中检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以CSLI确证试验检测ESBLs,以酶粗提物直接测定法、Tris-EDTA法进行AmpC酶检测,对同时产两种酶的临床菌株进行筛查.其操作易行、结果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肠化的相关因素

    作者:高会斌;陈坚;钱立平;林庚金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的相关因素,为胃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0例经内镜检查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取胃粘膜活组织行病理切片,H.Pylori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CagAPCR测定及ROS化学发光法检测,将所测结果及性别、年龄输入计算机,用spss8.0统计软件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肠化组(59例)及非肠化组(41例)间,其平均年龄分别为53及45岁,差异非常显著(P=0.003);ROS值分别为(57±8)×103CI@g-1及(52±4)×103CI@g-1差异有显著性(P=0.018);CagA及炎症程度经卡方检验,其P值均<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ROS、炎症程度及CagA与肠化及不典型增生有显著相关关系.

  • 不同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

    作者:杨润宽;林三仁

    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蛋白构成及其免疫印迹条带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株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其免疫原性;以6株Hp菌体蛋白的等量混合物为抗原, 检测了6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抗Hp-IgG的免疫印迹条带.结果:凝胶上6株Hp的菌体蛋白条带非常相似,均含67.0 u、65.0 u、57.0 u 3条主要蛋白条带,但各主要蛋白条带的含量在6株Hp中各不相同 (薄层扫描法);除共同含有67.0 u、57.0 u、55.0 u、52.0 u 4条免疫反应条带外,6株Hp的其余免疫反应条带的检出率及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24.8 u免疫反应条带在胃癌组的检出比例(11/12) 显著高于胃溃疡组(4/13)、十二指肠溃疡组(7/14)和慢性胃炎组(1/12).结论:不同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结构相似,但其蛋白含量和免疫原性有差异;24.8 u蛋白可能与胃癌有相关性.

  • 幽门螺杆菌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关系

    作者:包文中;孟翔凌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检测胆汁及肝内胆管黏膜组织中的Hp-DNA,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对胆汁中的Hp感染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9例为实验组,胰头癌及肝血管瘤1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39患者胆汁Hp-DNA PCR阳性26例(66.67%),胆管黏膜组织21例中PCR阳性11例(52.38%).其中胆汁及胆管黏膜均阳性者9例.26例胆汁Hp-DNA阳性患者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 A)检出17例(65.38%),细胞空泡毒素(Vac A)检出14例(53.85%).尿素酶(Ure B)及尿素酶(Ure A)分别为19例(73.08%)和12例(46.15%).同时检出Hp Vac A相关亚单位37 ku、35 ku糖蛋白.而对照组胆汁中Hp-DNA仅1例阳性,对照组及Hp-DNA阴性患者胆汁未检出Hp感染相关蛋白.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中存在多种Hp感染相关蛋白,并可能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