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莫西沙星联合ERCP技术治疗结石相关的胆道感染

    作者:高文艳;于丽;盛天骄;季芳;雷春红;李禹廷;刘杨;刘俊丽;林一帆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ERCP技术治疗结石相关的胆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科诊治的160例结石相关的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性ERCP解除梗阻的同时,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针剂治疗,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1.5 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术后第4天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并于术后第4天进行胆汁细菌培养。结果除外剔除病例,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有8例和6例无效外,均治愈,治愈率分别为88.89%和91.7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天数和术后第4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胆汁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70%(61/72)和86.30%(63/73)。两组间细菌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7%(3/72)和2.74%(2/73),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且均评定为可能有关。结论莫西沙星联合ERCP治疗结石相关的胆道感染安全有效。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效果的影响

    作者:范燕云;林梦婕;林振和;刘文明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PAD )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所有接受ERCP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AD分为PAD组(67例)和非PAD组(284例)。分析并比较PAD组与非PAD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不同PAD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包绕型、并列型、边缘型)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效果(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性肿瘤、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AD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5)。边缘型PAD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高于包绕型、并列型(P<0.05)。 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与非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中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的病因之一; PAD对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熟练掌握内镜下操作技巧,注意手术方式, ERCP取石对PAD合并胆总管结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