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24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红建;李南方;王梦卉;王红梅;孔剑琼;祖菲亚;周克明;张德莲

    目的 探讨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6-01—2010-0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经过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初筛、卡托普利试验或盐水负荷试验确诊的224例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醛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生化资料.结果 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醛患者224例中1、2、3级高血压分别占4.5%、18.3%、77.2%;主要症状依次是头痛(52.1%)、头晕(49.7%)、乏力(4.1%)、心悸(3.0%)、肢体麻木(1.8%);心血管并发症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4.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11.6%;血钠平均为(140.8±2.8)mmol/L,高钠血症患者仅占2.7%;低肾素活性者占97.3%.以ARR≥20(ng/dL)/[μg/(L.h)]且肾素活性减低为标准诊断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醛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肾素活性降低且醛固酮浓度升高、ARR≥20(ng/dL)/[μg/(L.h)]且醛固酮浓度升高、ARR≥30(ng/dL)/[μg/(L.h)]为标准的阳性率.结论 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醛患者主要表现为中重度高血压,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管并发症中脑梗死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更多见,以ARR≥20(ng/dL)/[μg/(L.h)]且肾索活性减低为标准筛查血钾正常伴高血压的原醛可能有助于减少漏诊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作者:李南方;史超;李娟;马轩;张德莲;常桂娟;周克明

    目的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PA患者13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OSAHS-PA患者31例和单纯PA患者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OSAHS-PA患者的ARR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RR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OSAHS-PA组男性构成比、体质量指数、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肾素活性均大于单纯PA组(均P<0.05),而年龄[42(37,46)比47(41,55)岁]、ARR{539(214,1061)比1162(549,2236) (pmol/L)/[μg/(L·h)]}明显低于单纯PA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PA患者ARR平方根与AHI呈负相关(r=-0.39,P=0.03),而与低SaO2呈正相关(r=0.37,P=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SAHS是ARR平方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OSAHS降低PA患者ARR值;用ARR进行PA筛选时,应格外留意避免OSAHS-PA的漏诊.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脑出血1例

    作者:张洁;吴剑敏;徐国焱;谢良地;吴可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以“反复头晕6年,视物模糊2月”为主诉入院.6年前无诱因反复头晕,无视物旋转,无发作性肢体无力,无阵发性面色苍白或潮红、心悸、出冷汗,无夜尿多,未重视;因突发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无力,于当地医院测血压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查颅脑CT诊断“急性脑出血”,经治疗后无遗留言语或肢体活动障碍.规律治疗“高血压”,血压多控制在140~160/80~90 mm Hg.2月来血压波动大,高210/110 mm Hg,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琥珀酸美托洛尔47.5 mg,1次/d;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1次/d”,有时血压降至160/90 mm Hg,感头晕加重伴视物模糊,遂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既往无吸烟、饮酒史,无高血压家族史.入院查体血压240/100 mm Hg,心率70次/min,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7 kg/m2,神志清楚,外观正常,无皮肤紫纹、多毛,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抬举样搏动,心律齐,主动脉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下肢无水肿.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邓西元;李航;叶大伟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2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正常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与其血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域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的关系。结果原发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钾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有相关性(P<0.05),正常血钾组与低血钾组AR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反映其血钾水平。

  • 反复恶性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作者:李迎春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5岁,以“反复抽搐、意识丧失3 h”于2012年2月2日入院。入院前3h患者晨睡醒后平卧于床在与妻子聊天过程中突发头晕、继而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家属呼之不应,持续1~2 min其意识自行恢复。恢复后无头痛及肢体活动障碍,无胸痛及胸闷气短,被家人急送我院。在急诊行头CT检查途中再次持续抽搐及意识丧失,持续2 min自行好转当时伴有小便失禁。急诊以“晕厥待查”收住院治疗。入院后在进入病房上床后再次出现抽搐、意识丧失,此时心电监护显示为室颤,立即给予300焦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后患者意识恢复,此时心电监护示为窦性心律56次/分,频发室早。给利多卡因50 mg静推、200 mg静点。5 min后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室速。立即再次电复律并给25%硫酸镁静推后,于盐水中加入钾、镁静点。给急查生化指标:血常规、肾功、血糖,D-二聚体、血气分析正常。K+2.07 mmol/L,钠、氯离子正常,BNP 299 pg/mL。心电图可见:宽大畸形围绕基线扭转的QRS波群,R-R间期不匀齐,频率280次/分,Q-T间期0.45 s。考虑患者为严重低钾血症,并发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室速,给0.6%浓度的钾水持续静脉补钾治疗。在补钾过程中患者仍反复抽搐、意识丧失共7次,心电监护均示尖端扭转室速,均给电复律治疗好转。患者床头持续抢救3 h,病情逐渐平稳,心电监护无再次室速发生,但仍有成对室早,继续0.6%浓度的钾水静脉补钾治疗,同时长嘱给氯化钾20 mL日3次口服,患者病情稳定心电监护无室早。既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7年,高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时长期口服非洛地平5 mg/d,吲达帕胺2.55 mg/d,血压控制不佳,夜尿增多,有周期性乏力症状。其右眼视网膜静脉血栓及出血病史1个月,因碘皮试过敏,未行造影检查,口服复方血栓通治疗。无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家族史,无吸烟饮酒史。查体:血压145/102 mm Hg,神志清晰,双肺未及干湿啰音,心率55~60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该患者3d共持续静脉补钾8.5 g,口服补钾7 d共42 g。患者补钾治疗第2天复查钾离子2.66 mmol/L,第3天复查3.22 mmol/L,第5天复查3.45 mmol/L,第7天恢复正常3.77 mmol/L,第9天4.27 mmol/L。复查心电图:Q-T间期0.46 s。心脏彩超:双房增大,LA40 mm,RA 45 mm×55 mm。患者无再次抽搐及意识丧失情况发生,住院治疗9 d出院。患者中年男性,平时食欲正常,近期无腹泻,呕吐。住院期间给大量补钾治疗,血钾仍偏低,恢复较慢,考虑该患不是单纯应用利尿性降压药物而导致单纯药物性低钾,可能存在其他继发因素,给肾上腺CT检查:左侧肾上腺内皮增粗约1.3 cm,密度均匀,右肾上腺未见异常改变。结合患者有高血压及低钾血症,影像学CT左侧肾上腺增粗,考虑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大。因我院条件有限,转该患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完善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血、尿醛固酮、24 h尿钾等检查进一步明确。后追踪该患者于上级医院行肾上腺CT检查:左侧肾上腺饱满,左侧肾上腺结合部低密度小结节影,大小约6.1 mm×5.7 mm,为左侧肾上腺微腺瘤或增生可能;右侧肾上腺外侧肢可见一大小约11.3 mm×12.3 mm低密度结节,增强后强化,为右侧肾上腺小腺瘤。静脉盐负荷试验:(盐水前平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AI)0.02 ng/(mL?h),肾素血管紧张素(AII)20.01 ng/mL,醛固酮251.61 pg/mL。立位:肾素血管紧张素(AI)0.02 ng/(mL?h),肾素血管紧张素(AII)21.74 ng/mL,醛固酮(ALD)9 pg/mL,盐水后:肾素血管紧张素(AI)0.02 ng/(mL?h),肾素血管紧张素(AII)25.24 ng/mL,醛固酮130.92 pg/mL;ARR=1431.5, ARR=450盐水抑制率47.1%。综合盐水试验及肾上腺CT结果考虑患者原发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明确,治疗根治方法为手术切除。因该患为双侧肾上腺腺瘤暂不选择手术,对不能手术的患者目前治疗注意补钾,监测,加强随访。该患给予螺内酯20 mg日3次口服治疗。门诊随诊至今患者病情稳定,无低钾血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无再次住院治疗。

  • 14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分析

    作者:梁家正;李黎明;汤坤龙;刘晓龙;朱国栋

    目的: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间连续确诊的143例P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压升高者135例,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占1.39%、28.67%、64.34%。低血钾者占105例。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40者占75.52%,ARR≥40且肾素活性减低者占24.48%,ARR≥40且醛固酮浓度升高者占44.76%,醛固酮浓度升高且肾素活性降低者占12.59%,醛固酮浓度升高者占61.54%,肾素活性降低者占24.48%。B超、CT及MRI检查肾上腺病变阳性率分别为60.87%、100%、90.91%。CT和MRI对PHA的检出率高于超声(P<0.01)。 CT对醛固酮腺瘤和皮质增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2%和55%(P<0.01),MRI对醛固酮腺瘤和皮质增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和100%(P>0.05)。结论:PHA主要表现为中重度高血压,血钾正常者不能排除PHA的诊断。ARR≥40作为切点对诊断PH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CT对PHA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