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爱的自由边界——读《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

    作者:林颐

    多年前,我观看法国影片《大鼻子情圣》,被西拉诺对罗克珊娜的默默守护深深打动.但随着年岁渐长,我开始疑惑:浪漫爱情的对象之所以令我们产生爱意,是因为她或他本身吗?抑或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某个社会网络——文化氛围、语言、思想、规则等的结果?

  • 印度的传统、社会性别和不同的健康途径

    作者:因度·马图拉

    摘要 作者试图理解印度男子和妇女的健康状况存在着永恒差异的问题.社会性别是理解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其意义何在的社会结构范畴.因此,解释以社会性别为基础的不同的健康途径的主要参数是传统价值、社会网络和行为.

  • 中国城市老年人自感健康与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玲;雷鹏;吴擢春

    目的 探讨中国城市老年人自感健康与社会网络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老年人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08年开展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从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两个方面,用优尺度回归分析评估社会网络对城市老年人自感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中国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感健康评分均值为70.96±14.79分,主要经济来源为自己或配偶的比例为83.53%;每周与邻居交往、参加亲戚朋友聚会、社会聚会和从事力所能及劳动的比例分别为76.08%、25.96%、10.94%和18.31%;对自感健康评分的影响重要性分别为0.039、0.070、0.023和0.022,仅次于身体健康状况.结论 社会支持/参与是独立于身体健康状况之外的自感健康的风险因素.社会参与情况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区域经济水平和来自配偶和子女的支持.社会网络内部不同构成要素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 80后城市女性产后抑郁、社会支持与互联网使用的质化研究

    作者:朱瑞娟

    目的:通过访谈,了解互联网在80后城市青年女性产后获取社会支持中的作用,为产后抑郁的防治开展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全国范围内31位80后城市女性进行深度访谈。结果互联网已经成为城市青年女性产后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83.9%的受访者将互联网视为孕产期获取信息支持的首要途径,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女性产后获取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网络健康信息的良莠不齐使得受访者,特别是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人群,在使用互联网获取社会支持时,无法鉴别健康信息的真伪,无法获取充分的社会支持会进一步影响女性产后的情绪状态。结论在开展产后抑郁预防和治疗的健康教育时,应充分重视新媒体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同时,由于数字不平等的存在,个体之间使用互联网水平存在差异,影响了女性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也应重视多渠道并行。

  • 艾滋病防治领域中的社会网络研究

    作者:李彤;咸云;褚敏捷;庄勋

    艾滋病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病例后,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传播,累计已造成超过2500万人死亡,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网络研究在传染病防治领域中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技术与社会网络分析的结合可以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视角.

  • 城市外来人群艾滋病性危险行为的定性研究

    作者:曹承建;毛一萍;贺风英;朱培华;金慧娟

    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根据性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艾滋病很难在普通异性恋人口中大规模传播,预防的重点应该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不同性社会网络的沟通者,特别是商业性网络和非商业性网络的沟通者,通常承担这一角色者是男性而不是女性.本次研究试图分析城市打工男性人群社会网络及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艾滋病病毒(HIV)经性途径传播的机制.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

    作者:邓君辉;张绍基;李灿

    近几年,从社会网络视角方面对同伴关系及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健康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以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分析为主,首先介绍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两种作用机制,之后,研究相关因素对于青少年同伴关系及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此来促进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的探索研究得以更好地发展.

  •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社会网络及社区养老分析——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

    作者:郝晓宁;薄涛

    目的:通过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的视角,研究探索基于社区视角的养老支持及养老模式,为发展与完善老年健康友好的社会政策体系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北京市老人社区支持及社会网络现状调查的结果,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现阶段社区老人养老的经济支持网络基本是以基于社会保障形式的正式支持为主、家庭支持为辅的混合型网络结构;但日常照顾与精神支持网络主要是以家庭支持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人的社区养老意愿受家庭融洽程度、年龄、是否愿意诉说心事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晚年养老生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社区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养老服务体系构成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一个依托社区、服务居民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这既是解决当代老人养老问题的途径,也是应对未来老龄化人群养老问题的重要战略之一.

  • 美国加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及借鉴意义

    作者:王芳;曹阳;张文杰;王佑

    目的 探讨美国加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相关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美国加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结果 与结论美国加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干预少,集群内部企业网络关系紧密,风险投资十分发达;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 河南省农村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类型与支持者角色的对应分析

    作者:张婷;曾婷婷;吕筠;曹卫华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所接受到的社会支持类型与支持者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个以采供血为HIV主要传播途径的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随机抽取该地区HIV/AIDS存活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个体网络分析范式下的社会支持问卷并进行面访式调查,用对应分析方法 分析社会支持类型与支持者角色之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04份.对调查得到的2227对社会支持类型与支持者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配偶对调查对象的支持主要是照料日常生活和陪伴就医;调查对象主要与父母、子女讨论重大问题和聊天,对他们为信任;借钱和帮忙主要找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非亲属是社会交往、外出和借东西的主要对象.结论 在河南省农村地区,不同的社会支持者角色对应特定的社会支持类型.

  • 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社会网络视角及启示

    作者:柯雄;刘芳;魏艳;李健;陈英耀

    医学新技术是推动医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依托.推动医学新技术的科学合理发展则是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共同追求,而社会网络是加快医学新技术传播的重要理论和分析工具.笔者在简要介绍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梳理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医学技术转化中的社会网络研究情况,并从新技术的管理政策、利用新技术实施疾病诊疗、新技术的知识管理等方面,对社会网络分析在医学新技术应用管理上提出了部分建议.

  • 大学生个体印象管理对其社会网络质量的影响

    作者:郑晓涛;石金涛;郑兴山

    目的:研究个体印象管理对其社会网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社会网络调查法、大学生印象管理量表,对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印象管理建构的提高不利于朋友网和沟通网的强联系人数量的增加(β分别为-1.04和-1.33,P分别小于0.05和0.01;F值分别为4.19和6.45,P分别小于0.05和0.01),而印象管理动机对强联系人的数量并没有影响,并且印象管理动机和印象管理结构都不影响个体为中心网络的紧密性.结论:只有个体印象管理的建构部分不利于其社会网络中的强联系人数量的增加.其他部分对社会网络无明显影响.

  • 澳门老年人社会网络与身体健康状况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曾文;李卫燕;陆嘉燕

    目的 探讨澳门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与身体健康状况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澳门15个老人日间活动中心的741名老年人,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身体健康状况问卷、巴氏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Lawton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66名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不足(49.39%);仅有25.10%的老年人觉得身体健康良好,以骨关节痛/腰背痛症状多(63.56%),出现3种及以上症状的有413人(55.74%),患有3种及以上疾病的有379人(51.15%),以高血压病为常见(57.76%);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有148人(19.97%),居家活动能力不足的有244人(32.9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澳门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与日常活动能力及居家活动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 澳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差,其社会网络亦不足;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与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密切相关.

  • 社会支持对出院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作者:蔡树萍;王益阳

    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1].社会支持能够对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能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及身心健康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 是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或灾难包括重大疾患造成的延迟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综合征.PTSD 的发生率在癌症诊断早期是3%~4%,治疗后再评估则达35%[2].出院后癌症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能够减少PTSD的发生和减轻症状.

  • 男性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对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文卿;潘绥铭

    目的 考察男性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及其对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年7-8月,对生活在北京的男性流动人口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385名调查对象中,139人曾在调查之前的12个月中有过商业性行为,27人在商业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核心应酬网”成员的商业性行为及对安全套的态度和行为,对调查对象的相关行为具有显著的规范效应,加入社会网络变量的统计模型显著提升了解释能力.结论 社会网络因素能为解释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性行为提供显著贡献,未来面向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研究和干预均应关注社会网络的作用.

  • 广州市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子韩;蔡卫平;朱亚静;周倩;郭艳

    目的 探讨广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HIV/AIDS病人41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HIV/AIDS病人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评定,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信息情绪性支持、实际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得分,分别为(48.1±27.8)分、(47.5±29.5)分、(48.7±30.2)分、(48.6±29.5)分和(47.7±30.8)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一般慢性病病人得分.社会支持网络成员中位数为2(0~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已婚/同居、家庭月收入>5000元、城镇户籍等,是感染者社会支持、信息情绪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的有利因素;同性恋/双性恋/不确定性取向为情感性支持的不利因素,独居是实际性支持的不利因素.结论 广州市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较低,年龄、婚姻、收入、户籍、性取向和居住状况等,是社会支持及各维度支持的影响因素.

  • 男男性行为者信息传递网络研究

    作者:朱炜明;林海江;章亚夫;冯济富;何纳

    目的 探索男男性行为者(MSM)内部信息传递网络.方法 在台州市一次MSM同志健康聚会上,对每位参与者随机编码,发放传递信件,由被传达者记录其编码后传递给其熟识的朋友,如此接力直至主持人宣布停止;对传递过程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 到会MSM 170人,发放传递信8张,传递141人次,共覆盖100人.传递网络呈两张子网,子网1规模72人,密度0.0178,平均联结度2.33,平均距离9.41,2-核心22人;子网2规模28人,密度0.0463,平均联结度2.36,平均距离5.04,2-核心22人.结论 台州地区MSM内存在着覆盖范围较广的信息传递网络,值得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该网络开展健康教育.

  • 江苏省建湖县暗娼人群社会网络特征及其与性病艾滋病传播关系研究

    作者:陆玉忠;王健;王标;王伟炳;陈文明

    目的 了解暗娼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其与性病艾滋病传播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在该人群中开展防制性病艾滋病工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建湖县抽取研究对象,共有400名符合条件的暗娼接受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网络特征、近6个月内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异性朋友(非商业性伴)数量等.结果 建湖县暗娼在社会网络中的联系方式以社交软件(QQ或微信)为主(89.3%),多为每天都使用(90.0%),每周至少联系一次的联系人有16个.77.8%的暗娼偶尔会与其网络成员间聊私密/敏感话题(如性行为、顾客等).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会对近6个月内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产生影响.聊敏感话题的频率、咨询网络是否存在,会对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异性朋友(非商业性伴)数量产生影响.结论 暗娼的社会网络有其独特性,会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产生影响,对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策略具有参考意义.

  • 社会网络与HIV传播

    作者:杨红梅;吴尊友;王克安

    艾滋病病毒(HIV)在人群中主要是通过无保护性交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等途径传播.由于这些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有密切接触和特定关系的人群之间,因此HIV的传播遵循一种结构化的、非随机的传播模式.

  • 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在研究MSM HIV感染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婧;龚向东;蒋宁;岳晓丽;陈祥生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高、风险行为普遍,一部分人同时与女性保持性关系,性关系网络复杂,是HIV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与传统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风险行为不同,社会网络理论从网络视角研究人际关系及其对个体行为和疾病传播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社会网络在HIV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该文综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国内外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社会网络分析和干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性网络结构特征影响MSM感染和传播HIV的风险;2)社会网络可通过网络成员间的同伴压力、行为准则和社会支持影响MSM的行为和健康状况;3)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干预方法在MSM中可行且可减少风险行为.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